初中历史知识:
三国演义里既有才华又有好结局的谋士,比周瑜和司马懿都强
他是三国演义中最被轻视的一位谋士。
虽然其才华在诸葛亮、周瑜、郭嘉、司马懿等人的光芒下显得有些暗淡,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曹操、曹丕父子心目中的地位。
他为曹魏争夺天下贡献了很多良策,官至太尉、寿乡侯,223年以77岁高龄去世,配享魏文帝(曹丕)庙。
这位颇受曹操父子尊敬的著名谋士就是贾诩。
01、足智多谋的少年郎
贾诩,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147年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
从小志向远大,聪明好学,成年后被地方官府推荐为孝廉,入仕为官。
在一次返乡途中,贾诩等人被叛乱的羌人擒获,贾诩谎称是当朝太尉段颎的外孙,逃过一劫,而一同被擒的人则全部被杀。
为什么贾诩谎称段颎的外孙可以逃过一死呢?因为段颎久镇边关,多次打败羌人,故而羌人非常敬畏段颎。
贾诩谎称是段颎的外孙,羌人不但不敢杀他,还与他结盟后将其送回。
由此可以看出贾诩过人的智谋和随机应变能力。
02、辅佐张绣战败曹操
189年,西凉刺史董卓兵变,废黜了汉少帝刘辩,另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
贾诩投靠了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做个幕僚。
并在同年协助牛辅击败了关中诸侯联军。
192年,吕布兵变杀死董卓,东汉王朝再次陷入了混乱。
山东诸侯曹操趁机坐大,代替董卓成为了掌握朝廷大权的人。
此时牛辅在与吕布的作战中阵亡,其军队由张济、张锈叔侄统领,贾诩随之投靠了张济。
贾诩说服张济与荆州刘表结盟,粉碎了曹操想吞并两军的野心。
198年,曹操征讨张锈。
宛城之战中,贾诩献策张锈,不但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曹操,还击毙了曹操的长子曹昂和心腹猛将典韦,让曹操心痛不已。
199年,曹操和袁绍同时招降张锈。
贾诩以袁绍亲兄弟都不能相容(这里指袁术),何能容异姓诸侯?说服张锈投靠了军事实力较袁绍弱的曹操,获得了曹操的亲自接见。
被任命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03、辅佐曹操争夺天下
200年,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
曹军军粮用尽,曹操问计于贾诩,贾诩说:“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不能过取胜,是想顾及周全啊,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
”曹操称善,后来抓住机会偷袭乌巢,一举战胜袁绍。
河北平定后,曹操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
208年,曹操占领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
贾诩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
211年,以韩遂、马超为首的十部联军,聚集十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曹。
马超受挫后,提出划河为界的议和条件,被曹操拒绝。
马超多次前来挑战,曹操坚守不出,使马超欲急战
速胜不得。
九月,再次提出划地为界的要求,并送子为人质。
贾诩认为可以表面上假意应允,麻痹对方,实际积极准备,伺机歼敌。
曹操又问贾诩如何破敌,贾诩说:“离间他们。
”曹操采用他的计谋,写书离间马超和韩遂,使他们内乱。
曹操视时机成熟,主动对关中联军发起进攻,大胜而归。
从此解除了西北边境的后患。
03、力助曹丕夺得世子之位
217年,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为世子之位争得不可开交,连曹操自己也无从决断。
曹丕虽为长子,但是为人低调,并没有突出的政治或军事才华。
而第三子曹植却不一样,从小聪慧过人,才华横溢,是当时和曹操齐名的文学家,并且还有杨修这样的智谋之士辅佐,在声望上一时盖过了曹丕。
曹丕派人求计于贾诩,贾诩说:“但愿将军能够弘扬道德,培养气度,实践士人的责任和义务,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不做违背孝道的事情,也就可以了。
”曹丕听从了他的建议,刻意磨练自己。
后来,曹操私下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答,曹操问他为何不答,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
”曹操大笑,于是立曹丕为太子。
贾诩认为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当时天下谈论智谋之士时都十分推崇他。
04、劝阻曹丕休养生息,得以善终
220年,曹操病逝,由曹丕继承魏王之位。
为报贾诩之恩,拜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
又分食邑二百,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
222年,吴国和蜀汉翻脸,打得昏天暗地。
曹丕原本是坐山观虎斗,后来看到吴国战胜蜀汉后,主力远在荆州前线,后方防御空虚,就想发兵偷袭吴国。
曹丕问计于贾诩:“我想统一天下,吴、蜀应先征讨哪个?”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执意伐吴。
结果三路大军都被吴国杀败,无功而返。
曹丕回朝以后,拉着贾诩的手说:“不听老卿家之言,果有此败!”贾诩安慰曹丕与民休养生息,等待时机。
223年8月11日,贾诩因病去世,享年77岁。
曹丕赐谥号肃侯,并让其子贾穆袭爵。
曹丕去世以后,配享魏文帝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