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葱八蒜九油十麦七葱指阴历七月可以种葱了,八蒜是说,阴历八月可以种蒜了。
九油是种油菜,十麦指农历十月种麦竹林的间伐应在晚秋或冬季,间伐的原则是“存三”(三度竹)就是四、五年生的立竹。
“去四”(四度竹)就是砍六、七年生的立竹。
“不留七”(七度竹)就是十年以上的老竹不留。
砍伐量的依据是:砍密留稀,不是过密不砍。
砍小留大。
使留竹分布均匀。
5.0.3健壮竹林其立竹年龄组成应为1-2度竹占40%左右,3-4度竹占45%以上,5度竹占15%(5度竹主要养空)。
新毛竹的第1 年为一度竹, 2~3 年生为二度竹, 4~5 年生为三度竹, 6~7 年生为四度竹) , 即砍竹时要留下1~3 度竹, 砍伐四度竹, 砍伐时坚持“ 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弱留强”的原则, 同时做到保留空膛竹, 不砍林缘竹砍伐时间在秋冬季, 春夏毛竹生长旺季不宜砍伐。
农谚春不种,秋无收。
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
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
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老。
有水才有谷,无水守着哭。
水库是个宝,防旱又防涝。
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
人靠饭养,稻靠肥长。
肥田长稻,瘦田长草。
土肥长谷,猪肥长肉。
万物土里生,全靠两手勤。
只要功夫深,土里出黄金。
好种长好稻,坏种长稗草。
三年不选种,增产要落空。
好儿要好娘,种田要好秧。
作物不好胡搭配,乱点鸳鸯要吃亏。
气象农谚麦秀寒,冻煞看牛囝。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桃花落在尘土里,打麦打在泥浆里;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尘土里。
腊雪不烊,种田人饭粮;春雪不烊,断脱人肚肠。
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日落西北满天红,不是雨来就是风。
日出猫迷眼,有雨不到晚。
东方日出白,就要有风发。
月着蓑衣,天要下雨。
半夜无星,大雨快临。
要知明天热不热,就看夜星密不密。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稠稠。
日落乌云洞,明朝晒得背皮痛。
天上起了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棉花云,雨快淋,缸爿云,晒死人。
东南风,干松松;东北风,雨祖宗。
东风急溜溜,半夜雨稠稠。
西风刹南脚,泥头晒勿白。
立夏东南百草风,几日几夜好天公。
小暑起燥风,日日夜夜好天公。
五月南风落大雨,六月南风海要枯。
虹高日头低,明朝着蓑衣;虹低日头高,明日晒得背皮焦。
东虹日头西虹雨。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南天霍西(闪电)火门开,北天霍西有雨来。
东霍霍(闪电),西霍霍,明朝仍旧干卜卜。
广丰民间谚语,历史悠久,唐代时,进士、校书郎王贞白(永丰镇人)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名言。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把它当作谚语,教育后代珍惜时间,传诵至今不衰。
但谚语始于何时,无史料记载。
从内容考究,大部份谚语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且有的内容是封建社会的产物。
如“黄昏出霞,无水洗脚纱。
”脚纱是封建社会小脚女人的裹脚布,辛亥革命后,废除女子缠足,脚纱已自然消失。
又如谚语中所说到的“贞节妇”、“竖牌坊”等语句,都是封建时代的事物。
明、清朝时,十都土纸、五都纸伞名扬县内外,而杉溪当时作为烟茶集散地,经商富户很多,故有“十都纸,五都伞,杉溪小娘(闺女)不用揀”的谚语。
民国时期,谚语有所增加,如“没有金刚钻,不要去补碗。
”广丰利用金刚钻钻孔铆钉补碗,到民国后期才有。
当时运输落后,新碗很贵,老百姓碗破了,为了省钱,请补碗匠补,碗补好后同样可以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谚语遍及到农事气象、社会交往、家庭婚姻、行业技艺,异事趣闻等很多领域,特别是农村谚语渗透于广泛的生产和生活当中,谚语已成为广大人民常用作比喻的口头语言、实用的经验教材、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史料之一部份。
民间谚语,内容丰富,数量颇丰,流传广泛,涉及领域广。
下面收集有关农事、气象、世务、行业及乡土风物等谚语,因其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一、农事谚语农争一般为耕耘,播种,管理收割等项劳作,其中主要农事都有谚语。
如:耕耘犁耕深一寸,抵得一道粪。
田要冬耕,儿要亲生。
赚冬钱不如耕冬田。
落雨耘田,不如睡眠。
浑水栽田浅水戽(耘田)。
播种懵懵懂懂,清明浸谷种(广丰水稻育秧,浸种时间一般在清明节前几天)。
桐子开花,百种出嫁。
桐子开花种花生。
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
枣发芽,种棉花。
芒种芒种,忙收忙种。
过了芒种栽插,不够饲鸭。
立夏前后,种瓜种豆。
头伏油麻二伏粟,白露荞麦处暑豆。
七葱八蒜,九油十麦(七至十数字是指月份)。
过了冬至栽油(油菜),不够老婆搽头。
辣椒栽花茄栽芽。
种要舍得籽,选(简苗)要舍得死。
莫栽馊田,莫栽馊秧(隔夜耖的田,扯的秧)。
年猪喂喂叫,大麦田里跳(种大麦)。
施肥种田无巧,全靠人勤肥饱。
麦浇籽,好到死(麦籽下种时施肥)。
猪壮有夹肉(加倍的意思),田壮(肥的意思)有夹谷。
瘦田加塘土,出谷没补(格外多)。
大粪不过丘,牛粪跑杭州(容易流失)。
人靠天光顿(早餐),田靠落脚肥(基肥)。
管理勤浇勤灌,多收一半。
田里走一走,仓里多一斗。
冬天浇一滴,夏天长一尺。
冬天烧去地边草,来年虫子少。
头道补补丛(补秧),二道尽力捅,三道扯扯稗,四道脚一画(耘田口诀)。
收割小署小割,大暑大割。
九老十收,十老一丢(指收割早稻)。
二、气象谚语气象,对人们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农业,影响极大。
人们历来对气象非常关注,在漫长的岁月中,从天时与农事、气象与季节、天气预测、物象测天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用谚语形式流传下来。
天时与农事新春晴一日,种田不用力。
二月二晴一晴,树木发两层。
二月二雨一雨,秧谷条条竖。
雷打惊蛰,田荒地憋。
立夏不下(下雨),高山莫耙。
六月初一阴一阴,禾稿烂成筋。
六月盖得棉,高山种得田。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热梅冷夏至,种田烂容易。
夏至在月头,边吃边愁(歉年)。
夏至在月中,闲了粜米翁(丰年)。
处暑漏一漏(下雨),种得十工豆。
十月无霜,碓底无糠。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天气太冷,牛被冻死)。
年成熟不熟,但看正月三个六(正月初六、十六、廿六宜晴天)。
六月六阴一阴,米粮贵如金。
交秋(立秋)不响雷,种田人发呆。
十月滴滴嗒(下雨),田缺不用作(堵的意思)。
气象与季节春无三日晴。
立春一日,春暖三分。
春暖致晴,春寒致雨。
春雾晴,夏雾雨,秋雾霜,冬雾雪。
春寒雨,冬寒晴。
春寒多雨水,夏寒无水流。
雷打惊蛰节,二月雨不歇。
未过惊蛰先响雷,四十九日不开天。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要明,谷雨要雨。
四月八,冻死鸭。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连连。
夏至逢,倒墙弄(大雨)。
雨打黄梅头(入霉下雨),四十八日无日头(太阳);雨打黄梅脚(出霉下雨),四十八日打赤脚(天气热)。
五月初一难得晴,六月初一难得落。
吃了端午粽,还有三日冻。
夏至青天,晴到秋边。
打鼓(响雷)送霉,有去无回。
六月六,鸡蛋要晒熟。
归伏无雨一伏旱。
不到夏至不见热,不到冬至不见寒。
大旱不过七月半。
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冬无雨一冬晴。
清爽(晴天)冬至邋遢(下雨)年。
过了冬至无时节,一交雨一交雪。
冬至头,冻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不要被。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
吃了端午酒,扇子不离手。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一说:云盖中秋月,雨打元宵灯)。
春分秋分,日夜一般。
大小雪,烧锅烧不歇(白天时间短)。
一九二九,汗泊雨流;三九廿七,牙齿相滴;四九三十六,门前挂蜡烛(冰柱);五九四十五,关门屋里坐;六九头,抬春牛;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黄狗困荫地;九九八十一,犁耙清出屋。
(冬至后九九歌)。
天气预测早看东来夜看西。
东虹日头西虹雨。
东闪日头西闪风,南闪北闪雨大通。
乌云拦东,无雨也有风。
西边响闷雷,大水滚滚来。
天光(早上)出霞,不到兜巴(不到下午就要下雨);黄昏出霞,无水洗脚纱(裹脚布)。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黄昏落雨日间晴,何愁天下不太平(好天气)。
黄昏上云半夜散,半夜上云地皮烂。
雨打五更,破伞不用撑。
日头送山,大水满滩。
月光生毛(月晕),日头坐牢(阴天)。
落雨见星光明日雨更旺。
落雨怕天笑(时晴时雨),病人怕鬼要(“要”叫的意思)。
风帮雨做媒,风去雨就来。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雨夹雪,落不歇。
雪不烊(融化)等雪娘。
落雪开雪颜(露出阳光),大雪飞扬扬。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云走东,暖烘烘;云走西,穿蓑衣。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今晚花花云,明日晒死侬(“侬”,指人)。
五月南风涨大水,六月南风无水流。
白露秋风夜,一夜冷一夜。
春东风,雨祖宗。
一年三季东风雨,独有夏季东风晴。
早上红云雨不停,傍晚红云天就晴。
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到底。
物象测天久晴雀噪雨,久雨雀噪晴。
蜜蜂迟归,雨来风吹。
盐罐转潮,大雨难逃。
正月猪滚浆,一定要烂秧。
蚂蚁牵线,大雨就见;蚂蚁铺路,拆桥过渡;蚂蚁成群,明天不晴;蚂蚁搬家,大水冲沙。
蛤蟆不开口,担谷烂三斗。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云盖山顶),水缸出汗蛤蟆叫,必是大雨快来到。
鸡在高处叫,雨停天要晴。
螺蛳浮出水,无风就是雨。
河里鱼打花,当天有雨下。
泥鳅跳水,必有大雨。
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烟匈不出烟,必定是阴天。
塘水起泡天要变。
三、世务谚语世务,是人们处世中所遇到的各种事务,包括:勤俭持家,与人交往,家庭婚姻等。
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本题内单列揭露与讽刺一栏叙述。
勤俭与治家越嬉越懒,越吃越淡。
晒死塘底丘,饿死单身汉。
男勤女勤,三餐饱饭不求人。
要跟人家比种田,莫跟人家比过年。
不怕难字档道,只怕懒字缠身。
不怕家中不富,就怕好吃懒做。
后生不收艄,老来背饭筲(讨饭)。
只有病死,没有做死。
赌博钱,图眼前;锄头钱,万万年。
三早当一工。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少时吃苦,老来弥补。
吃不穷,用不穷,算盘(计划)不到一世穷。
手脚慢,早打算。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米缸底省起、不如米缸顶省起。
后生不聚钱,老来叫苦怜。
没有余钱,不要买田;没有余谷,不要做屋。
穷不离猪,富不离书。
吃苦在前,享福在后。
家有三分园,吃茶不花钱。
过年容易过日难。
锄头口内出黄金。
会当家胜过一垄田。
为人交往立得正,坐得正,不怕三脚凳。
手不摸鸡屎,不怕雷公响。
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
人穷亲亦疏,天寒尿亦多。
有福莫享尽,有势莫使尽。
未过八十八,莫笑人家脚拐目瞎。
小时偷油,长大偷牛。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人要实心,火要空心。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有样无样,看看世上。
莫饮过量酒,莫贪意外财。
嬉要有好伴,住要有好邻。
邻厢好,胜金宝。
归门便是客。
出门看天色,归门看面色。
人情一把锯,拉来又拉去。
天晴有得晒,落雨有得收。
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就凉。
人穷莫攀亲情,猪瘦莫逻田埂。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要嬉外婆处,要吃丈母处。
拜年拜年,拜到清明沿。
朋友不怕多,冤家要不得一个。
婚姻与家庭天生一对,地生一双。
苦麻苋菜,各人所爱。
会子弟,不会楝楝家世。
千扛万扛,不如一扛(选女)。
种田不好一年,聚妻不好一世。
劈柴看缕(纹),讨老婆看舅(妻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