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性默写。
1.《观沧海》(作者):,以观沧海。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3.《次北固山下》(作者):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海日生残夜,。
乡书何处达?。
4.《天净沙·秋思》(作者):,小桥流水人家,。
夕阳西下,。
5.《峨眉山月歌》(作者):峨眉山月半轮秋,。
夜发清溪向三峡,。
6.《江南风李龟年》(作者):,。
正是江南好风景,。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无人送酒来。
,。
8.《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回乐峰前沙似雪,。
,。
9.《秋词》(作者):,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10.《夜雨寄北》(作者):君问归期未有期,。
,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
,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作者):,秋风吹散马蹄声。
,山入潼关不解平。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痴情化梦以抒发强烈感情的是:3.《潼关》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等句子是:4.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5.《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抒发志向的诗句是:6.《夜雨寄北》中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9. 《夜雨寄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10.《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1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1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13.《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14.《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15.《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16.《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1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评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等诗句是:18.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19.《诫子书》中被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20.《观沧海》中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2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最能抒发作者对友人的安慰之情的是:,。
22.《次北固山下》中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的诗句是:,。
23.写出关于学习的诗句,。
24.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
25.关于爱国的诗句:,。
26.关于友情的诗句:,。
27.关于思乡的诗句:,。
28.关于秋天的诗句:,。
29.运用了对偶的诗句:,。
30.借月抒情的诗句:,。
《论语》十二章默写1.子曰:“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六十而耳顺,,。
”(《》)4.子曰:“,可以为师矣。
”(《》)5.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瓢饮,在陋巷,,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8.子曰:“,饮水,,。
不义而富且贵,。
”(《》)9.子曰:“三人行,。
,。
”(《》)10. :“,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12.子夏曰:“,,仁在其中矣。
”(《》)《论语》理解性默写1.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的是:2.讲个人修养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的是:3.讲个人修养,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的是:4.讲学习方法,强调随时都应该反省自己的是:5.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的是:6.讲学习态度,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是:7.讲学习方法,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的是:8.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的是:9.讲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的是:10.讲个人修养,强调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的是:11.讲个人修养,强调坚守志向的是:12.讲个人修养,阐述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的是:古文默写1.《咏雪》:,与儿女讲论文义。
,公欣然曰:“?”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公大笑乐。
问题:文章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家庭氛围,举例说明。
2.《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太丘舍去,,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答曰:“,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元方曰:“。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友人惭,。
问题:本文出自《方正》篇,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元方的方正?3.《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非淡泊无以明志,。
夫学须静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问题:诸葛亮要告诫儿子什么,结合文章来说说。
《课外名著导读》复习1.《朝花夕拾》,共篇散文,分别是:《》《》《》《》《》《》《》《》《》《》。
《朝花夕拾》原名《》。
其中《》塑造了一个名叫阿长的农村妇女形象;《藤野先生》中“”和“”不仅揭露了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作者“”的动因;《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和“”的故事,进而批判了那种。
2.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包括:《》《》《》《》。
《西游记》被鲁迅称之为“”,林庚先生称之为“”,小说围绕(又名唐玄奘)、(又名)、(又名)、(又名)师徒的主线,写了许多的故事。
孙悟空有、、等超凡能力,其中是在的炼丹炉里炼就的。
他的性格特点是:等。
《西游记》前回讲孙悟空的和的故事;第回到第回介绍,交代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回到第回是故事的主体,讲述,历经重重磨难,终于,的故事。
书中故事大都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其中比较精彩的有、、、、、、等。
7、《峨眉山月歌》选自,作者,字,代主义诗人,被尊称为。
《江南逢李龟年》选自,作者,字,代诗人。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选自,作者,代诗人。
《夜上受降城闻笛》选自,作者,字,代诗人。
《秋词》选自,作者,字,代。
《夜雨寄北》选自,作者,字,号,代诗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选自,作者,字,号,(朝代)诗人。
派家,家,变法“”之一。
《<世说新语>二则》字词解释寒雪日内集..()..()俄而雪骤.()公欣然..()曰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下车引.之()太丘舍去..()元方入门不顾.()与儿女..()()..讲论文义何所似..()...()与友期.行()日中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家君..()《<世说新语>二则》字词解释寒雪日内集..()..()俄而雪骤.()公欣然..()曰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下车引.之()太丘舍去..()元方入门不顾.()与儿女..()()..讲论文义何所似..()...()与友期.行()日中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家君..()《<论语>十二章》句子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论语>十二章》字词解释子.曰()时.习()不亦……乎()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君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四十而不惑.()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不逾.()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堪.()其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饭.()疏食(),饮水.()曲肱.()于.()我如浮云必有我师焉.()善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三军()可夺.()帅也匹夫()笃.()志切.()问仁()在其中矣《诫子书》字词解释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非淡泊()无以()明.()志致远()广才()淫.()慢.()励.()精险.()躁治.()性年与时驰.()枯落()《诫子书》字词解释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非淡泊()无以()明.()志致远()广才()淫.()慢.()励.()精险.()躁治.()性年与时驰.()枯落()《诫子书》句子翻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狼》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