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长客运专线浙江段HCZJ-7标(DK274+900.645~K275+194.825)路基过渡段施工工艺总结报告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九局集团杭长客运专线浙江段项目经理部第三分部二O一一年三月二十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过渡段施工 (2)(一)、施工准备 (2)(二)、各项检测及控制标准 (3)(三)、施工方法 (5)(四)、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9)(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测量仪器使用计划表 (11)(六)、过渡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 (11)四、过渡段施工结论 (11)1、过渡段级配碎石+5%及两侧A、B组填料填筑 (11)2、松铺厚度 (12)3、碾压组合 (12)4、雨季防排水 (12)5、过渡段级配碎石+5%水泥松铺系数 (12)6、各项实验检测结果对照记录: (13)四、过渡段沉降观测 (14)1、沉降板 (14)2、路基面沉降监测桩 (14)3、沉降仪 (14)4、观测频率 (15)过渡段路基施工工艺总结一、工程概况杭长客运专线浙江段7标,DK274+900.645~DK275+194.825路基长294.18m,前接松树蓬特大桥后于西坞特大桥相连接,DK275+058处设1-2m框架涵1座。
DK274+900.645~+938、DK275+112.5~DK275+194.825段为路桥过渡段,纵向坡率1:3。
DK275+025~+275+058、DK275+058~+075为路涵过渡段,纵向坡率1:5 。
过渡段基床表层及基床表层以下均以级配碎石+5%水泥分层填筑。
过渡段两侧填料为A、B组料填筑、表层以下级配碎石+3%水泥分层填筑和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5%水泥分层填筑。
二、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3、新建铁路杭州至长沙客运专线浙江段7标《路基工程设计施工图》;4、《杭长客运专线路基施工实施细则》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设计指南》三、过渡段施工(一)、施工准备1、路涵过渡段施工前先进行涵洞两侧采用基坑混凝土回填,回填高度为涵洞设计涵底高度。
由测量组对现场原地面进行测量推算填筑坡脚线与包边土填筑宽度,以便控制现过渡段基底的标高及平面位置。
用白灰线作标记,用红油漆在涵洞两侧涵身左中右位置分别标示出过渡段分层填筑的压实厚度刻度线及包边土1:1坡度线来控制填料厚度和每层包边土填筑范围。
刻度线尺寸分15cm和30cm。
在靠近涵身两侧压路机不能压实部位采用夯机夯实,此部位分两层夯实,每层厚度为15cm,其他压路机能够压实的部位分层厚度为30cm。
2、机械进场后对过渡段原地面进行平整、碾压处理,挖掘机挖出多余弃土方,小型夯机配合压路机进行原地面静压处理。
3、DK275+025~+275+058,为路涵过渡段填筑高度h>3m,平整碾压过后进行试验检测,地基系数K30≥60MPa/m、二次变形模量EV2≥45MPa,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过渡段铺设。
4、过渡段级配碎石+5%水泥填料来自于江山市阿健石材经营部,配合比为:碎石粒径0-5(50%): 5-16(30%):16-31.5(20%):水泥5%,运距为23Km,从搅拌生产到运输到施工现场共需35~40分钟。
过渡段AB组料(包边土)料源来江山市长台毛坞头采石场,运距为24Km。
5、过渡段填料最佳含水量为 4.6%,为减小在运输过程中水份损失太大,拌和时含水量控制6%左右,运输过程中采用浸水土工布覆盖填料。
(二)、各项检测及控制标准过渡段级配碎石+5%水泥及A、B组料填层(包边土)压实标准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5%水泥填层及A、B组料填层的压实质量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 vd、和孔隙率n、Ev2四项指标控制。
检验数量:1、孔隙率:每个过渡段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率n各3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2、E vd:每填高约30cm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 vd 3点,其中1点必须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缘处;3、E v2:二次变形模量E v2 检测2 点,每层进行检测;4、K30:每填高约6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
过渡段基地原地面处理质量符合下表过渡段填筑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表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料(AB料)复查项目及频次(三)、施工方法1、垫层施工路涵过渡段垫层施工总厚60cm,从下至上依次:15cm碎石+5cm 砂+土工格栅+5cm砂+10cm碎石+5cm砂+土工格栅+5cm砂+15cm碎石,其中土工格栅横向铺设每幅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路基两端回折3m.2、松铺系数在过度段施工时,参照武广客运专线经验数值对AB料、级配碎石+5%不同料压实成同一厚度时各松铺厚度(AB料松铺系数为1.13,级配碎石+5%水泥松铺系数为1.3)。
3、碾压组合路基两侧AB料包边土与级配碎石+5%(同步碾压)、遍数(静压1遍、弱震4遍、静压1遍)可满足各项压实要求,并能在1小时45分完成施工。
4、上料、摊铺、整平在过渡段填筑施工时先进行级配碎石+5%填筑,填筑前测量组精确放样出填筑宽度及与两侧B料搭接位置,进行上料,,松铺厚度参照武广客运专线工艺压实试验以确定系数1.3进行施工,级配碎石+5%水泥摊铺同样采用人工找平,填料压实厚度控制在30cm,级配碎石+5%水泥摊铺完成后进行B料包边土摊铺工作,包边土摊铺由人工进行找平控制集料窝产生,松铺厚度根据参照武广客运专线经验数值1.13进行。
B 料包边土每施工60cm厚铺设一层双向抗拉强度≮25KN/m土工格栅1层,土工格栅幅宽为4米,搭接长度为35cm,用U形丁进行固定,土工格栅上料前禁止机械碾压。
5、碾压待B料包边土与级配碎石+5%水泥填筑完成后立即进行碾压施工,碾压机械采用振动式压力机碾压并配合小型机具夯实(压路机不能碾压部位),对包边土、级配碎石+5%水泥同时碾压,碾压顺序也参照武广客运专线工艺压实验确拟定为先静压1遍、再弱振4遍、静压1遍。
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
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
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压实厚度控制在15cm。
6、台阶设置路涵过渡段与相邻路堤地段台阶设置为1:5陡坡,每个台阶高为60cm、宽度为3m。
包边土与级配碎石+5%水泥连接采用1:1陡坡,每个台阶高60cm、宽度为60cm。
每60cm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抗拉强度不小于25KN/m,宽度为3m.7、过渡段填筑分层DK275+058路涵过渡段表层以下级配碎石+5%水泥填筑总厚度为2.3m,从基底开始以每层30cm压实厚度进行填筑6层,最上面2层压实厚度为19cm,共填筑8层。
9、报检过渡段在每层施工完成并在各项试验合格的基础上报请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0、渗水墙施工渗水墙由无砂混凝土块和排水槽组成,在台背过渡段填筑第一层压实结束后,将排水槽位置由人工按设计尺寸挖除级配碎石+5%水泥,首先填筑10cm中粗砂用小型夯机夯实后在中心位置放置直径10cm软式透水管,在填筑20cm中粗砂夯实,进行下层级配碎石+5%水泥。
无砂混凝土块根据过渡段填筑高度的增加而由人工进行加高。
11、过渡段沉降观测过渡段施工前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各项沉降观测设备的埋设工作,并做好防护,由专人定期进行观测。
12、养护级配碎石+5%水泥从拌合完成至填筑压实不得大于2小时,每层填筑施工完成后如不能及时进行下层级配碎石+5%水泥填筑,需对填筑完成部分进行土工布洒水覆盖养生。
13、防排水施工前做好相应临时排水工作疏通台背两侧排水沟,雨水天气及时排水、对未完成部分进行覆盖,避免对过渡段、填料造成浸泡。
线路中线路桥过渡段主要形式示意图线路中线DK275+058过渡段设置图(四)、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1、横向结构物(路涵)两侧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与相邻路堤设台阶方式连接。
2、在过渡段填筑施工时先进行级配碎石+5%水泥填筑,完成后再进行AB料包边土填筑,施工过程需衔接紧密,以便减少级配碎石+5%水泥整体施工时间,保证从拌和到填筑完成的整过过程在2小时内完成。
3、夏季施工,环境温度较高,为了防止水份损失太大,将级配碎石+5%水泥的含水量控制在出场含水量6%左右,并在运输过程中采用浸水土工布覆盖。
4、如果上层填料不能及时填筑时,以填筑施工完成配碎石+5%水泥应进行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
5、靠近结构物两侧2m以内及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 时,必须使用小型内燃是夯机夯实。
6、在压路机进入过渡段碾压时,由于过渡段设计纵坡较陡,所以要对原台阶坡度进行休整出一条宽3米的缓坡,方便压路机进入施工现场,每填筑碾压完成一层过渡段填料就要按设计恢复一节台阶,并进行夯实处理。
7、涵洞两侧必须对称填筑,在填筑过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每层均应做好纵横向排水坡。
8、基坑底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
9、沉降观测元器件的及时保护,在沉降板的周围设置保护架,插彩旗等防护措施。
施工流程框图是(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测量仪器使用计划表(六)、过渡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四、过渡段施工结论1、过渡段级配碎石+5%及两侧A、B组填料填筑在过渡段填筑施工时先进行级配碎石+5%水泥填筑,完成后再进行AB料包边土填筑,施工衔接需紧密,以便减少级配碎石+5%水泥整体施工时间,保证从拌和到填筑完成可以在2小时内完成。
2、松铺厚度根据压实机械的施工情况,级配碎石+5%水泥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39cm,压实厚度可以控制在30cm内,两侧A、B组填料填筑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35cm,压实厚度可以控制在30cm。
3、碾压组合英格索兰振动压路机碾压6遍,碾压组合方式:先静压1遍+弱振4遍+静压1遍。
辗压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由轮迹重叠1/2,速度控制在3.0km/h,辗压时均匀,无漏压、无死角、无明显轮迹。
过渡段靠近建筑物边缘及沉降元器件周围,采用小型夯机按压实度15cm分两层压实,能满足压实要求。
4、雨季防排水路基在雨季施工时,应缩短作业循环的时间。
施工前做好临时排水工作,修筑排水沟,按照设计侧沟位置人工开槽0.3m深0.4m宽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内壁应进行砂浆抹面,防止雨水浸泡路基本体。
5、过渡段级配碎石+5%水泥松铺系数由以上数据得出级配碎石+5%水泥松铺系数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