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地形
教学要求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通过读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
3.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讨论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3课时
【引入新课】
1.过渡引入:复习上一章所学习的有关中国的人口、民族等知识进行过渡:我们中国人生活在怎样的一个自然环境之中呢?这样的
新课引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把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交代
2.设问引入:根据这节课所要学习的有关地势和地形的知识向学生提问:你知道中国有些地形区?还可以进一步引导:你知道些高原、平原、山脉、盆地、丘陵的名称?这样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景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联系实际引入:从学生所在的地形区讲起如果学生不知道名称可以先从地形的特征引入从学生可以看到的地形景观说起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入新课使学生有亲切感也培养了学生对日常事物的观察能力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带领学生读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明确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根据颜色的分布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2.进一步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颜色的分布推测中国地势是否有可能呈阶梯状分布复习有关地形剖面图知识的基础上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证实刚才的推测
3.完成第23页“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明确三级阶梯的界线同时提出问题:三级阶梯的高度分别是多少?每级阶梯分别以什么地形为主?建议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第22页图2.2时准备一些景观图片让学生对三级阶梯内部的地形区有一个形象的认识这里不必过早地出现大量的地形名称掌握地形种类就可以了
4.对我国的地势特点进行评价这一教学过程可带领学生完成第23页活动的第2题到第4题可采用分组讨论的办法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专题然后派一个代表发言阐述自己小组的观点最后教师应作适当的补充和总结这几个问题的答案要点归纳如下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地形复杂多样】
1.复习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脉、丘陵和盆地读第24页图
2.4我国地形分布大势找一找这五种地形在我国是不是都有分布从而得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结论教学中也可以和已经学过的一些国家进行对比突出我国地形的这一特点
2.讲解关于山脉走向的概念完成第26页的活动1讲解山脉的走向板图的效果也很好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如下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六盘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巨大的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3.对照第24页中国地形图完成第26页活动2和3鼓励学生将这个练习深入下去尝试多分析练习中所没有的山脉界线
4.不同种类的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本节的学习重点之一教师可以分三步进行教学
首先通过第25页的四幅景观图配合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高原的畜牧业、青藏高原的牦牛和云贵高原的梯田说明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是如何巧妙利用和改造自然条
件的
第二步针对教科书第24页的4幅景观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地形种类的特点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最后带领学生阅读第26页的阅读材料并提出问题: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了还是越来越小了?
【山区面积广大】
1.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地形是多种多样的你们知道各种地形分别占我国领土总面积的多少呢?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呢?
2.完成第29页活动的第一项在绘制饼状图的过程中要给学生
必要的指导先计算出所对应的圆心角再将相应的份额标注在图上最
后涂上颜色并添加图例和注记
3.向学生介绍山区所包括的范围并得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结
论
4.讨论山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结合第30页活动的第2项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讨论有利条件另一组研究不利条件
在组内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发言相互补充鼓励不同意见的相互
争论
5.完成第30页的活动第3题这项活动应在学生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地处山区的学校应尽量联系实际探讨解决本地经济发展
的方法和途径;平原地区的学校可以展开如何帮助山区脱贫致富的讨
论研究平原和山区经济的互补性等问题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结合
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研究、讨论
参考资料:
我国的山地类型
我国的山地形态万千依照海拔高度和切割的深度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五个类型
类型海拔高度(米)相对高度(米)
极高山>5000>1000
高山3500~5000100~>1000
中山1000~3500100~>1000
低山500~1000100~1000
丘陵<500<200
三大板块运动示意图
我国主要山脉的形成
山脉主要是由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当地表岩层受到来自地球内部的力的作用时会发生褶皱—断层使有的地方隆起而成山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是地壳运动时受不同方向的力的作用而形成的从板块运动的观点看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是因亚欧板块南移产生南北向的力的挤压而形成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受太平洋板块向西北方向挤压所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则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而产生的
珠峰仍在不断增高
据人民日报1990年9月13日报道:科学家测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每年增高1.27厘米它现在的高度比1953年增加22.86厘米珠穆朗玛峰增高的原因是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以每年5.08厘米的速度互相挤压把珠穆朗玛峰往上挤
大约在1000万年前珠穆朗玛峰还淹没在海里它不断增高的趋势将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