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特征 (一)普遍性 (二)平等性 (三)不可转让性
h
3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
《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 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 事义务。”
就如何确定自然人的出生时间,有三种学说,即一部 露出说、全部露出说、独立呼吸说。
胎儿的法律地位有两种立法主义:一为总括保护主义, 即只要其出生时尚生存,胎儿就和已出生婴儿一样具 有民事权利能力。二为个别保护主义,即胎儿原则上 无民事权利能力,但在若干例外情形下则视为有民事 权利能力。
我国立法对精神病人的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性 能力采取宣告制度。
h
7
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侵权行为、 债务不履行行为以及其他民事违法行为,如违反先合 同义务的行为等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民法通则》第133条就自然人的责任能力采如下判断 标准:自然人致他人损害,即使该自然人为无民事行 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要有财产的,即 有责任能力,应承担责任;无财产的,即无责任能力, 由监护人承担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职责的,可以适 当减轻其责任。
第二讲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h
1
自然人
自然人是基于自然生理规律出生,具有自然生命并作为民事主体 存在的人。
自然人概念与公民概念的区别 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
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h
2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 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合伙
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
企业。
h
17
合伙人的出资
合伙人的出资是合伙进行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民 法通则》第30条规定,合伙人可以提供资金、实物、 技术等作为出资。《合伙企业法》第16条规定普通合 伙企业的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 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用劳务出资。
h
9
监护权的内容
(一)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 (二)担任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 (三)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
h
10
监护关系的终止
1 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自被监护人成年之日起,监护 关系自然终止。
2 对于精神病人的监护,只有病人痊愈,法院作出撤销 其监护的裁决时,监护关系才能终止。
h
4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终于死亡。民法上讲的死亡, 包括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
h
5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独立通过意思 表示,进行民事行为的能力。
《民法通则》按照年龄阶段的不同和理智是否正常, 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
1 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的期间 2 须有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3 须由人民法院进行宣告。
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顺序 解释第25条
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
死亡宣告的撤销
h
14
“长期下落不明其妻继承其遗产并与他人 Nhomakorabea记结婚” 案
“文化大革命”期间,柴某离开家乡,长期未归,下落不明。《民 法通则》实施后的1988年,经其妻夏某申请,法院对柴某宣告死 亡。此后,夏某继承了柴某的遗产,并与宋某登记结婚。2000年, 柴某重新出现回到家乡,要求夏某与宋某离婚,与自己恢复夫妻 关系,共同享有夫妻共同财产。宋某反对柴某的主张,双方发生 争议,诉至法院。
(二)住所:《民法通则》第十五条,《司法解释》 第九条
(三)户籍和身份证
h
12
宣告失踪
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 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为 失踪人的法律制度。是人民在法律上推定方式确认自 然人失踪的事实,结束失踪人财产无人管理,所负担 的义务得不到履行的不正常状态,从而维护自然人的 合法权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制度。
h
16
合伙的概念
合伙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订立合伙合同,共 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营利性组 织。在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上,合伙包括个人合伙、合 伙型联营与合伙企业。
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按照协议,各自提供 资金、实物、技术等,共同经营,共同劳动。
合伙型联营,即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共 同经营,但不具备法人条件的联营。
《民法通则》第20条的规定: 1 须有自然人下落不明满2年的事实 2 须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3 须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宣告。
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
失踪宣告的撤销
h
13
宣告死亡
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 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 亡的法律制度。
(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指自然人具有的通过自己 独立的意思表示进行民事行为的能力。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独立通过意思 表示进行民事行为的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独立 的意思表示进行民事行为的能力。
h
6
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宣 告
3 监护人不宜继续履行监护职责,人民法院可根据申请 撤销。
4 监护人或被监护人一方死亡或者监护人成为无民事行 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h
11
自然人的姓名、住所、户籍和身份证
(一)姓名的法律意义:一,是自然人特定化的社会 标志。二,是自然人维持其个性所必不可少的要素, 是自然人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人格利益。
h
15
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
(一) 个体工商户 自然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
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责任的承担
(二)农村承包经营户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 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为农村承包经营户。
农村承包经营户责任的承担
h
8
监护
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 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履行 监督和保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被监督、保护的 人,称为被监护人。
监护人的设定: (一)法定监护,指监护人是由法律直接规定而设置
的监护。《民法通则》第16条、17条的规定。 (二)协议确定监护人 (三)委托监护 (四)遗嘱监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