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性格类型及对未来管理工作的影响教学文稿

性格类型及对未来管理工作的影响教学文稿

性格类型及对未来管理工作的影响
性格类型及对未来管理工作的影响
【摘要】性格是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由客观的先天性因素决定,同时受后天的教育、环境等因素影响。

在管理工作中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同时要了解别人的性格类型,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运筹帷幄,处理好自身与他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好管理者的工作。

【关键词】性格管理影响
【引言】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企业对管理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正因为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才显得其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深度剖析自我的性格类型及其对管理工作的影响,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看到自身性格中对未来工作的优势和弊端,利于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我。

一、对性格的认识
性格在我看来是个性与人格的结合,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

它很大的程度上由一个人身上的某些基因决定,具有先天性。

同时在成长的过程中又会受到教育因素、环境因素等各种外在的客观因素影响,因此具有后天性。

一般来说,受先天因素影响形成的个性很难改变,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基因里的东西,而是它与生俱来,已经扎根在一个人的骨子里,从出生那一刻就伴随着你,就如同一个人身上的印记一般难以磨灭。

但是后天因素对性格的影响是可以创造和改变的,其一是客观的外在因素,例如一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
又或者是从小接触的环境。

另一则是主观的个人因素,例如自己做的一些尝试,去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改变自身性格中的一些缺陷等等。

在管理心理学中,对性格的定义是: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是指个体身上特有的、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体轮廓。

个性既包括一个人的身体特点,也包含其心理特点,反映出个体观察、思考、行动和感情等方面的总体倾向。

个性是能解释人们行为的内在“因素”,包括了气质和个体的人际策略。

性格在某种程度上是以道德观点来评价的,各有优劣,所以没有好坏之分。

一个人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偶尔表现出来的行为力式,并不能说明此人的性格特征,只有那些经常性的、习惯性的表现才能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世界上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是没有的,只能说相似性程度的大小。

性格的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其组合后的特征就更多了。

显然,性格是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1]
二、对管理的认识
管理的含义很宽,就我的理解的话就是“管”和“理”的结合,其中“管”是指严格地按照规则去执行,而“理”则是其中的规则和道理。

先有“理”,才能去“管”,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创定一套明确的规则,让下属了解,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应该做的做好了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不能做的做了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再细化一些,就是“职责分明”,根据下属的性格特点,把部门的总职责拆解,划分成数个岗位分到合适的下属身上去。

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范围、权限、可用的资源,并提供合理的
考核与激励机制,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就可以让团队和谐共进。

这就是为什么性格在管理中起着那么至关重要的影响。

研究性格在管理工作中的影响的目的就在于对组织的个人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并能够相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管理。

为此,必须了解性格对管理的影响,树立对性格的正确认识,掌握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性格的类型及自我分析
性格作为人的独特心理特征的总和,并无好坏之分。

我认为,在评价人的性格时,不可认为这一类个性好,那一类个性不好。

因为任何一类性格都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例如,有的人热情直率、精力充沛、生气勃勃是他的优点,但急躁任性、情绪易于冲动又是他的缺点;而有的人既有冷静、踏实、待人真挚等优点,又有沉默寡言、反应迟缓等缺点。

由此可见,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性格类型,培养和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克服和改造其消极的一面。

在管理心理学中,性格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方面对性格进行分类;
1.机能类型说。

按照理智、情绪、意志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的情况,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2.向性说。

按照人的心理能量和活动倾向于内部或外部,可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

内向型的人表现为沉静,深思熟虑,反应慢,不善于交际,显得孤僻;外向型的人则对外部事物感兴趣,善于交际,感情外露.开朗等。

但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属于中间型。

3.独立—顺从说。

根据一个人的独立性程度可划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

顺从型的人独立性差,易受暗示,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意见,有依赖性。

独立性的人则相反,善于独立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等。

4.文化一社会类型说。

以人的社会意识倾向性,把人的性格分为理论型、实际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和宗教型六种。

[1]
按照以上的分类为标准,本人的性格类型应该属于情绪型理智型,内向型外向型,独立型和实际型的综合。

来解释一下,首先,是内向型和外向型,我的性格是对于陌生的人比较的慢热,少话的,表现得比较沉静,但是这并不是全部。

在工作上面对一些新的人,我采取的是一种非常积极并乐于与之交流的态度,会主动打开话匣子,去和对方接触和交流,表现得比较的开朗和善于交际。

当然我的态度也会因人而异,如果是面对比较开朗健谈的人,自然比较容易聊起来,再慢热也比较容易打开话匣子。

其次是理智型和情绪型,表面上看来两种类型似乎没有办法重合,但是在我的性格里面,大多数时候是能够理智沉稳地处理事情,但是在一些问题反复出现并难以解决的时候,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表现出一些焦虑和急躁,这同时也是本人性格里面的一种不足吧,因此我理解为理智型和情绪型的综合。

最后是独立性和实际型,在我的角度看来,自己是属于比较独立的类型,从小到大各方面都不需要父母操太多的心,有多年在校住宿生活的经验,生活上也能够自理,什么问题也可以独立解决并不会太依赖别人。

对于实际型的理解其实我不是那么清楚,在我看来我是属于理智型的,能够比较理性地思考,同时比较实际比较现实,不会空想主义,不切实际。

四、自我性格对未来管理工作的影响
西方管理心理学根据性格的结构和管理者的行为,可以将管理人员的性格分成三种类型:积极刚勇型、消极怯懦型和折衷型。

积极刚勇型管理者的行为特点为:活泼,有坚强的信念,有时候甚至过分地信任自己,积极地做正当的事,遇事不顺利也不灰心,有斗争性,由于自己的行为伴随愉快的事,所以行为被强化了。

消极怯懦型管理者的行为特点为:缩手缩脚,对社会活动不感兴趣,生活单调;话题少,依赖性强,一切听从别人指挥,使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停留在狭小的范围内;虽然消极但很敏感,自卑感很强;由于遇到的都是不愉快的事,因而对于采取行动持消极态度。

折衷型管理者的行为特点为:积极与消极的折衷型,做事没有条理,有点慌张情绪;令人感到有点任性与不诚实;有时有冒险行动,有时则逃避行动,其行动伴随有愉快的与不愉快的极端变化;做事、办事不利索。

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管理人员,应以积极刚勇型为主,但是,这种性格类型的管理者也有弱点,如过于自负,喜欢别人顺着他等。

消极型管理者虽然不理想,但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使之转化,增加其刚勇性的一面,在工作中更有于劲。

对于折衷型领导者,则要通过多接触来增加与他的亲密程度,最终使其性格向积极刚勇型转化。

[1]
根据上文中对自身性格的分析,结合西方管理心理学对管理人员的性格分类,本人的性格对未来的管理工作可能产生以下的影响:
(有利影响)
1.外向的性格有利于未来管理工作中和各个方面的人打交道,积极,健谈,乐于交友,开拓人际关系网,方便多渠道搜集信息和完成工作。

2.理智和实际型的性格能够让我在管理工作中更加沉稳,踏实,理性,着眼于实际情况,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分析,脚踏实地,不会空有想法,不切实际,纸上谈兵。

3.独立的性格会使我在管理工作中更加自主独立地完成任务,不会依赖别人,不轻易麻烦上级,更多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队的合作完成工作,是工作完成的更有效率和质量。

(不利影响)
1.慢热的性格不利于与陌生的人打交道,沉默寡言无法和他人交流想法,对外的印象可能过于保守和冷静,难以与人熟络起来,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开发。

2.情绪型的性格可能会使我遇到突发事件和面临多重问题的时候产生焦虑和急躁的情绪,不利于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严重甚至可能引起他人的不满和产生一些小矛盾。

3.理智和实际的性格可能会使我在管理工作中过于沉着冷静,有时按部就班,被条条框框所约束,过于保守,缺少灵活性。

其实,很多成功的管理者的性格特征和行事风格都是后天在工作中养成的,拥有合适的性格或者风格不一定就是一个适合的管理者,管理者要求的各种综合素质和基层经验都非常丰富。

每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都有他独特的性格和风格,没有那两个管理者是完全相同的,当然他们之间虽然有着相同之处,但
是单纯从相同之处着手反而变得主管。

所以成功的管理者都是在工作中不断培养起来的,在起初都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都有这样那样的性格缺陷,但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弥补,发扬优点,改进缺点,才成功的走下去。

【参考文献】
《管理心理学》、《管理学》
【注释】
[1]管理心理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