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园林栽培学之二》PPT课件
《园林栽培学之二》PPT课件
• 各物候期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前一个物候期为 后一物候期的基础。
h
10
物候观测
• 树木物候现象是同周围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反映了 过去一个时期内气候和天气的积累,是比较稳定的 形态表现。长期物候观测可了解树木生长发育的季 节变化与气候几千天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为树木 栽培提供依据。
• 物候的基本规律
h
13
林木群体的生长发育
A 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规律 林木群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内部 结构和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均有所不同,并表现出一定 的阶段性。 幼树阶段:定植成活后到郁闭前,可分为成活阶段和 郁闭前阶段。 成活阶段:生长缓慢、个体小、抗逆性弱,采取措施 保证成活、提高保存率。 郁闭前阶段:树木根系和树冠扩展快、适应性和稳定 性渐强;需及时抚育管理(h松土除草、灌溉、施肥、14
园林树木栽培学 之二
h
1
续上篇
h
2
促进果实发育的栽培措施
首先,从根本上提高包括上一年在内的树体贮藏营 养的水平。
第二,运用整形修剪的技术措施,使树体形成良好 的形态结构。
第三,保证肥、水供应。 第四,根据具体情况适时采用摘心、环剥和应用生
长激素来提高座果率。
h
3
落叶与休眠:
落叶前叶内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叶绿素分解、光合
h
18
林分生长量指标
总生长量(gross increasement):林分中全部林木在一 定时期内生长的总材积或生物量,通常采用连年 总生长量、定期平均总生长量。
A 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规律
幼龄林阶段:林分郁闭后的5-10年,是森林形成时 期,由个体生长转向群体生长阶段。栽培上创造良好 环境,满足幼林对水、肥、光的需求,必要的修枝、 移植。 中龄林阶段:经过幼龄林阶段而进入中龄林阶段,形 成较稳定的森林外貌、结构基本定型,由高、径速生 期转入树干材积速生期;可持续10-40年。
h
5
在适宜的土壤条件下,树木的多数根集中分布在地下
40~80cm深范围内 。
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在正常情况下,多数与树木的
冠幅大小相一致。所以应在树冠外围于地面的水平投
影处附近挖掘施肥沟,才有利于养分的充分吸收。
园林生产上将深根性与浅根性树种进行混交,利用它
们根系分布上的差异性,取长补短,以达到充分利用
h
7
影响树木个体生长发育的因素
内在因素:遗传性、代谢机能、激素水平等; 环境因素:光、温、水、养分、各种干扰(自 然和人为干扰)
h
8
树木的物候
• 物候观察的意义
(1)了解各种园林树木的开花物候期,可以通过合理 的配置,使树种间的花期相互衔接,做到四季有花, 提高园林风景的质量。
(2)为科学地安排生产提供依据。
、传粉时间; 枝梢生长期:枝梢生长开始、停止日期,形成层开
始活动和终止日期;
h
12
物候观测的主要项目
结果期:果实膨大过程、始熟、正熟、过熟日期; 果实脱落期:始落、盛落、终落日期; 叶变色期:开始变色、全部变色日期; 落叶期:落叶的始落、盛落、终落日期; 冬芽形成过程 休眠期中对低温的反应,如冻害等
h
4
根系生长:
根系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吸收、支持、合成和 贮藏的重要功能;还能分泌有机和无机物质,对树木 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根系生物量约占全株总量的 20-30%,有些树种幼年期可能更高。 根系活动时间比地上部分早,一般周年生长无休眠; 只在土壤水分不足等逆境下根系才会被迫停止生长。 根系生长与树种特性、年龄、栽培管理措施有关,与 土壤条件密切相关。
年龄 一般树种 速生树种
1~3
1~2
4~20
3~10
21~40
11~20
41~60
21~30
> 60
> 30
h
17
B 林木群体生长量
林分生长与个体生长不同,林分生长通常指林分断面 积和蓄积量随着年龄的增加所发生的变化;林分生长 量测定通常包括如下几方面。
林分平均高(Mean Height) 林分平均胸径(Mean DBH) 林分胸高断面积(Basal Area) 林分蓄积量(Bole (Trunk) Volume) 林分生物量(Biomass)
h
15
A 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规律
幼龄林阶段: 中龄林阶段: 成熟林阶段:高生长明显减缓,冠形稳定;材积和
生物量生长量达高峰,在后期趋于下降,可持续 10-40年。 过熟林(衰老)阶段:林木生长显著减缓,健康度下 降,抗逆性降低,开花结实量急剧下降。
h
16
林分发育阶段及其相应的年龄
林分生长 发育阶段 幼树阶段 幼林龄阶段 中龄林阶段 成熟林阶段 过熟林阶段
地下空间及水分和养分的目的。
h
6
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土壤温度:最佳温度为15~20℃ 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达最大持水量的60~80% 时,
最适宜根系生长。 土壤通气:通气良好根系密度大、分枝多、须根也多。
城市铺装路面,造成土壤坚实,影响根系的穿透和 发展。 土壤营养:土壤营养可影响根系的质量,如发达程度、 细根密度、生长时间的长短 土壤有机养分:有机肥可促进树木吸收根的发生。
和呼吸减弱、氮磷等养分回流。生理性落叶是由低
温和短日照诱导所致;但不良环境如干旱、病虫害
等也会引起落叶,这种不正常落叶对树木生长不利。
落叶后树木进入休眠,休眠是树木对不良环境的一
种适应,处于休眠状态的树木对不良环境具有很强
的抵抗力。
在气候温暖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常绿树种通常周
年生长,没有集中的落叶期、无休眠。
(3)为确定绿化造林时期和树种栽植的先后顺序提供 依据。
(4)为育种原材料的选择提供科概念:树木每年随季节气候变化,发生与季节相适 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变化,呈现一定的生长发育规 律、有顺序的动态时期,称为物候期。如萌芽、开 花、结果、落叶等。
• 物候期是树木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同化了原产地环境 条件而形成的,各树种的物候期对外界环境各有一 定要求。
顺序性:各物候期有严格的时间先后次序;
不一致性:同一树种不同器官物候期通过的时间不
同,并受环境强烈影响;
重现性:因环境变化的影响,同一物候现象重复出
现,如二次开花、二次生h 长;
11
物候观测的主要项目
萌动前状态:落叶树的芽形芽色、常绿树的叶色; 萌动期:芽膨大、萌发最盛和完结日期; 展叶期:展叶的开始和最盛日期; 开花期:花芽出现、膨大、初花、盛花、终花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