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市区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苏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1995.08.11
【实施日期】1995.08.1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修改依据】本篇法规已被《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苏州市市区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发布日期:2004年7月22日实施日期:2004年7月22日)修改
【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苏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发布日期:2006年9月28日实施日期:2006年12月1日)废止
苏州市市区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
(1995年8月11日发布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清洁、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
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市区的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负责、专业人员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苏州市市政公用局是本市市区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各区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区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市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和各区环境卫生管理所负责城市环境卫生的具体管理工作。
市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设置的环境卫生监察队对环境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街道办事处按照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有关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市建设、房管、规划、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卫生、交通、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协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本办法。
第五条城市垃圾清运、处置实行收费制度。
市、区清洁服务司应当经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资质审核,并接受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有享受良好卫生环境的权利,同时有维护环境卫生、爱护环境卫生设施和遵守城市环境卫生各项规定的义务。
第七条市政公用、教育、文化、卫生部门和新闻单位应当加强环境卫生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和提高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和公共卫生道德水平。
火车站、长途汽车站、轮船码头、公交线路始末站、风景旅游点等人流集散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对游客进行遵守环境卫生法规的宣传教育。
第八条城市清洁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严格履行职责,切实做好保洁工作。
一切单位和个人应当尊重和珍惜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阻挠其履行职责。
第九条对在城市环境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环境卫生管理
第十条公民应当爱护公共卫生环境,禁止随地吐痰、便溺和乱丢烟蒂、果皮、纸屑及乱倒垃圾(含建筑渣土)、污水、粪便等废弃物。
第十一条市区禁止饲养鸡、鸭、鹅、兔、犬等畜禽动物;因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特殊需要饲养畜禽的,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接受所在地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并落实环境保洁措施。
第十二条各类化粪池、储粪池的产权单位(产权人),必须向所在区清洁服务公司申报登记,按规定交纳费用,并服从统一管理。
纳入管理的化粪池、储粪池(包括辖区内的公共化粪池、储粪池)发生满溢,区清洁服务公司必须立即清除。
第十三条货运车辆运输的液体、散装货物,应当密封、包扎、覆盖,避免泄漏、遗撒;装卸货物后,应当做到场地清洁。
产生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单位在施工、清运过程中抛洒滴漏影响道路整洁的,应当负责及时清除。
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当倒入垃圾箱内,各类车辆车内清出的垃圾,应当倒入自备的垃圾容器。
城市应当逐步推广袋装垃圾收集、清运办法。
第十四条因水、电、通讯等施工作业需要开挖路面的,施工单位必须及时清除作业遗留的渣土、废弃物,并修复路面。
第十五条科研、医疗卫生、屠宰场、生物制品厂等单位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