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东坡传》整体阅读方案.doc

《苏东坡传》整体阅读方案.doc

《苏东坡传》阅读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拓展课内知识在高二完成林语堂《苏东坡传》的阅读,实现对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材中出现的苏东坡作品等课内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与理解苏东坡,读懂其人与其文。

2、提升阅读能力在任务驱动下,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方法,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可以帮助我们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的书。

3、探究人生意义通过阅读《苏东坡传》,引导学生从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养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促使他们去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从而更好地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成长,不断走向成熟。

4、培养思辨品质通过整本书阅读,了解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形象,同时,引进其他人笔下的苏东坡形象,开展比较阅读,理解为何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是这样的形象,为何与其他人笔下的苏东坡形象不一样,进而思考真实的苏东坡形象究竟该是怎样的,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思辨的阅读品质。

二、活动准备
(一)分析学情教情
1、访谈调查。

(1)你读过哪些苏东坡的作品?称了解有关苏东坡的哪些东西?诸如诗词、文章、书画、生平等。

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这些的?教材、课外读物,还是百家讲坛,抑或影视作品
(2)你了解林语堂吗?读过他哪些作品?
(3)你现在一年大概阅读几部文学作品?主要阅读哪类书?影响你阅读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没时间,不知阅读什么书,还是家长、老师反对,抑或觉得和考试联系不紧密?
(4)你对以下几组对象的关联性有何看法?课外阅读与语文课堂教学、阅读与成绩、阅读与人生。

(5)你父母反对你阅读吗?他们知道苏东坡吗?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苏东坡的?他们读过苏东坡的哪些作品?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吗?
2、整理并分析学情教情。

(二)明确阅读意义
1、打通课内外,以更宏大的视角审视教材中苏轼的作品
把教材中收录的苏轼作品,诸如小学课文中的《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初中课文中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少I·I出猎》等、高中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放到苏轼整个生命历程,人生长河中去品读,从而更准确、
更深刻地理解这些作品的内涵,更全面、更透彻地形解苏轼这个人。

2.沟通你我他,以更庄严的态度思考自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活着究竟为何?该如何活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这些庄严、深刻的问题。

短平快的快餐式阅读、消遣式阅读,都是无法解决的。

只有阅读经典、阅读原典,开展整本书阅读才能促使我们更好地思考感悟,从而更好成长。

三、阅读方案:
(一)确定阅读版本
尽量用宋碧云译本。

(二)明确阅读流程;
(1)阅读活动程序先师生自由读,再小组交流,然后班级展示。

(3)阅读课时安排高二第二学期结束前阅读,共安排16课时,其中课内展示4课时,安排全年级《苏东坡传》阅读交流一场。

(三)明确阅读要求。

(1)不动笔墨不读书。

①在书本空白处写下随机感触。

②大致确定探讨、交流的方向是人物点评与语言欣赏。

③完成一篇800字以上的阅读心得。

(2)体会传记的特点。

①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

②找出一句体会深刻的评述。

③用简短的语言说说你读本书后的体会。

四、活动计划(也可按每周1课时,具体到每章来展开,即1课时读5章,活动1课时)
第一周(2课时)
阅读任务:
1.阅读教材中苏东坡的诗文。

2.阅读林语堂介绍及创作背
3.阅读序。

活动设计:
1.学生分小组诵读教材中选录的苏东坡作品。

2.推选小组代表,谈谈对苏东坡的认识和对其作品的理解。

3.教师提供有关林语堂和创作背景的资料,让学生补充阅读。

4谈谈从序中读到了什么。

第二周(3课时)
阅读任务:
1.阅读《苏东坡传》卷一第一章至第五章。

2、阅读《苏东坡传》卷二第六章至第九章。

活动设计:
1.概括每章的内容。

2.列出苏东坡的出生、童年、少年、赶考、结婚、初入仕途等情况。

3.勾画圈点,摘抄关键词句,撰写阅读心得。

4.针对教师设计的相关问题,交流阅读感悟。

第三周(3课时)
阅读任务:
1.阅读《苏东坡传》卷二第十章至第十四章。

2.阅读《苏东坡传》卷三第十五章至第十八章。

活动设计:
1、概括每章的内客。

2.列出苏东坡与王安石在政治上的分歧,画出苏东坡贬谪路线图。

3.品读鉴赏苏东坡在黄州的相关作品。

4.给处于生命困境中的苏东坡写一封信。

5.探究林语堂对王安石的评价为何有失偏颇?
第四周(4课时)
阅读任务:
1.阅读《苏东坡传》卷三第十九章至第二十三章。

2.阅读《苏东坡传》卷四第三十四章至第二十八章。

活动设计:
1、概括每章的内客。

2、比较苏东坡两次在杭州为官的作为,分析背后的原因。

3、分析影响苏东坡命运的几位重要女性。

4、评述苏东坡的性格对其命运的影响。

5、描画出苏东坡整个浮浮沉沉的生命轨迹。

第五周(4课时)
阅读任务:
1.阅读《苏东坡传》附录·
2.阅读余秋雨等人笔下'的苏东坡
3.观看《百家讲坛》相关评说。

活动设计:
1.比较分析不同作者笔下苏东坡不同的形象。

2.撰写。

我眼中的苏东坡。

3.探讨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是真实的苏轼吗?
4.总结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与基本步骤。

五、活动过程:
按照活动计划,分五周展开具体阅读。

下面将活动计划做一些说明:
(一)把书读薄,整体了解苏东坡的一生
1、可以让学生在通读整本书的基础上,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梳理苏东坡不同人生阶段的生命轨迹,学会筛选信息、提取信息、归纳概括。

让学生概括,之后小组交流评析,师生商议确定后按“章节、标题、内容”列出图表。

2、学生概括归纳后,可以以某一点为线索,如:东坡官职的变动、东坡的社会关系等等标画出苏东坡的人生轨迹图。

之后,相互交流,相互评析。

(二)把书读厚,更好地理解苏轼作品的内涵
结合整部传记,引导学生把教材中出现的苏东坡的作品对应到具体的生命时段,把诸如《饮湖上初晴后雨》《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一一密列出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放到苏轼整个生命历程、人生长河中去品读,从而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这些作品的内涵。

(三)质疑与思辨,用以下三个问题评析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
1、苏东坡真如林语堂所写的那样完美吗?
2、林语堂对王安石的评价客观吗?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四)思考与表达,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东坡
1、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展开交流汇报请学生先在互助学习小组发言交流,再由小组推荐到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也可以找出一句体会深刻的评述,或找出一处最感动自己的细节片段,用简短短的语言说说自己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东坡。

2、以“我看苏东坡的------”半命题,写读书报告。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评述,如苏东坡的爱情、苏东坡的亲情、苏东坡的治水、苏东坡大的被贬、苏东坡的美食、苏东坡的诗作、苏东坡的绘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