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 小小说(那山那水)卖雪的老人

初中语文 小小说(那山那水)卖雪的老人

卖雪的老人
下雪的日子里,一个早已消失的村子,一个早已逝去的老人,总会从我的记忆深处缓缓走来,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年,我们一家六口蜗居在抚州文昌桥西的一个名叫桥脚下的贫民窟,一间门朝抚河四壁漏风的木板房里。

那时,父亲没有工作,在街上拉板车。

母亲在桥头摆了个地摊,卖些铁制农具。

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我和弟弟的个头都很矮,又黑又瘦,就像花圃里开败了的孱弱的花朵。

那年,弟弟6岁,我8岁。

那时学校不兴素质教育,放学早。

我和弟弟常到建筑工地去敲砸拆房时掉下的水泥块,从里面抽出旧钢筋和铁丝,拿到收购站去卖,换些零用钱。

要是在夏天的傍晚,街上歇凉的人多,我和弟弟还常抬着一大桶井水,沿街叫卖。

爷爷见我们懂事,总心疼地抚摸着我们的小脑袋,有时还会散几个糖块作为犒赏。

我不知爷爷是从哪里弄来的钱,但我们最开心的事就是获得他的糖块。

那年冬天,城里几乎天天下雪,到处白茫茫,寒气直往骨子里钻。

呼啸的北风刮得我家的纸窗啪啪作响。

此时,卧病在床的奶奶听到外面的风声,不住地咳嗽,爷爷咒骂鬼天气不想让人活。

而父母也整天阴着脸,好像谁欠他们的债一洋。

我和弟弟怕惹父母生气,哪里也不敢去,一放学便老老实实待在家里。

总算盼到雪后初晴,我和弟弟的心情特别好,便跑到大街上玩耍。

街上散步的人很多,大家的脸上都带着喜气,因为过几天就要过年了。

正走着,我看见前面围着一堆人。

我忙扎进人堆看热闹,只见一个老人坐在小木凳上,身后放着两大筐雪。

原来竟有人卖雪!
我看见一个小女孩走到老人面前,说要买只雪兔。

我一愣,只见老人抓起一团雪,三两下工夫便揉捏成一只小白兔。

然后,他从衣兜里取出两粒红豆,嵌入白兔的头部,算是两只红眼睛了。

接着,他用一根竹签插入雪兔身上,便笑着递给女孩。

忽然,弟弟尖叫起来,说:“这不是爷爷吗!”
我一愣,再三打量,不会错,果然是爷爷。

我忙捂住弟弟的小嘴,要他别出声。

不久,一位阿姨牵着一个男孩走到爷爷面前。

男孩嚷着要买只雪狐。

雪狐多难捏啊!我暗暗为爷爷叫苦。

可是,爷爷仍三两下工夫便揉捏出来了,还活灵活现呢。

男孩接过雪狐,乐得合不拢嘴。

约莫半个钟头,我看见爷爷卖出了十多只“小动物”。

他那冻得发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我不知道那里面藏着的到底是喜悦还是酸楚。

我家怎么会落魄到这步田地?我差点伤心得哭起来。

这时,一个小女孩哭着跑到爷爷面前,说:“老爷爷,我想买个圣诞老人。

可是我没有钱,我用糖纸换行吗?”
我想,这下爷爷该犯难了。

不料,爷爷却笑吟吟地说:“行!不过,你得先让我亲一下!”
于是,我看到了爷爷亲吻小女孩的感人场面。

他捧起小女孩的脸,在她的小脸上啪地亲了一下,就像亲自己的孙女一样。

要是爷爷有个可爱的孙女多好!我看见爷爷的脸上灿烂如花。

这年冬天,爷爷的手冻得皲裂,一沾水便钻心地疼。

而我和弟弟却从爷爷的手中获得许多糖块。

我们的欢笑声冲散了奶奶的咳嗽声,给破败的木板房带来了不少生气。

这是一个至今值得怀念的冬天。

数年后,奶奶咳嗽得更厉害了,痰里带着血丝,不久就去世了。

后来,我们家里渐渐殷实起来。

爷爷似乎再也没去卖雪了。

再后来,父母带着我和弟弟搬进了城市深处的商品房,告别了蜗居木板房的日子。

可是,爷爷说什么也不肯搬离那个濒临抚河名叫桥脚下的地方,他要守着奶奶的遗像,度过自己最后的时光。

爷爷去世的时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天上下着鹅毛大雪,下了三天三夜。

父母说下这么大的雪,在这些年里都很少见呢。

而我却认为这才正常,因为苍天有情,要用无尽的雪花送别一个曾贫穷得卖雪的老人。

选自《青年博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