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
故事讲了巨人的花园因为巨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变化而变化,最后巨人在小男孩的启发下,醒悟了,明白了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
故事讲了巨人的花园因为巨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变化而变化,最后巨人在小男孩的启发下,醒悟了,明白了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拟定为以下几点:
1.能根据课文想象画面,明白快乐应与大家分享的道理。
2.能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1.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2.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叶圣陶先生的教学核心思想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本着这一教学思想,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一)导读促悟法
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二)想象促悟法
引导学生读书,并展开想象,理解课文。
三、说学法
教为学服务。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方法。
根据大纲“以读为本”的教学精神,本课可引导学生运用议论法和自读法来理解课文。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回顾,指导学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为下面的自读理解及小组学习做好准备。
(二)读文想象,感受体验
在读文过程中,我让学生根据课文想象画面,在小组中交流,谈感受,之后再在班上交流汇报,学生评议。
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在汇报中自然而然地领悟文中得蕴含的道理。
(三)总结全文,初识童话特点
这一环节是在学生学习完课文后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对本篇童话的写法的的了解,初识童话体裁的特点,为下面的习作写童话做好准备。
(四)课外拓展,丰富提高
这一环节通过选择一种展示方式,扩大自己的阅读面,提高语文素养。
五、说板书
板书是一个微型教案,它条理清楚,呈现文章线索,简单明了,突出文章的重点。
我的板书设计是:
凝视
9.巨人的花园﹛是这么回事} 分享快乐
有孩子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