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700136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授课单位:艺术设计系
学时: 96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系(部)主任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是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努力培养引导学生敏锐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以生活为创作设计第一源泉的思想,也是培养学生陶瓷绘画能力与设计能力的必修课程之一,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起并着决定性作用,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现代陶艺设计与制作、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2.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课程的主导设计思想是创新,教学内容新颖,将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的理论技法与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术有机地溶于一体。

本课程充分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注重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行业知识、岗位知识、相关学科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等内容相互融通。

具体理念:
(1)、面向职业岗位,关注素质结构
(2)、基于工作过程,建立职业环境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5)、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渠道
3.设计思路
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陶瓷装饰设计制作能力的专业课程。

它是将的陶瓷釉下彩产品制作、陶瓷釉上彩产品制作、陶瓷花纸设计等课程综合在一起,构建学习领域课程,课程设计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授课过程实施“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人才要求和企业行业岗位的需要,突出高职特色,融传统陶瓷装饰、现代装饰设计的理论知识与典型工作任务融于一体,将陶瓷装饰与陶瓷花纸设计联系起来,锻炼实践应用能力。

(1)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往传统的灌输式,建议采用课堂理论讲授与企业顶岗实
训相结合的方式,聘请企业实践专家与教师共同授课,师生共同讨论、学生相互交流、建立团结协作式的教授与学习模式。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与终身学习习惯。

(3)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使现代化、多功能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

教师将新的知识、新的内容、新的方法及时充实到教学之中,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

同时强调先进的教学手段要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4)建设艺术设计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室与陶瓷工艺室,陶瓷手绘装饰实际工作项目与陶瓷装饰设计工作项目引入教学之中,根据客户实际任务要求,转变原来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完成实际设计任务的同时掌握职业技能。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具备能力:
(1)具备交流沟通及团结协作能力,掌握客户需求,完成沟通洽谈任务。

(2)能够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具备考察报告基本的写作能力。

(3)掌握常用设计软件的使用,能够独立完成小型项目的设计任务。

(4)掌握陶瓷装饰训练设备的应用与操作知识,会进行陶瓷手绘装饰及花纸设计。

二、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团队团结协作能力,掌握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的设计创意方法原理,具备陶瓷装饰设计能力以及实际项目实践设计技能,使学生掌握传统陶瓷绘画语言,了解并掌握一定的陶瓷绘画技法。

通过该门课程学习,学生会自我构建设计知识体系,把握该门课程与其他设计课程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基本职业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陶瓷新彩装饰技术进行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的专业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有良好的学习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装饰技法与装饰手段的创新,使之能够综合运用陶瓷新彩的装饰知识,解决陶瓷产品装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关键能力目标:通过专业项目的设计与制作,获得工业产品制作过程与方法的普适性规律,从中找到规律性的关键要素,加以理论总结和经验的归纳;养成勤于采集信息、整理资料、分析、综合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使学生心灵得到美的陶冶,情绪得到艺术的舒放,审美能力和美学素养得到提升,逐步建立起传播独特的火焰文化和现代陶瓷装饰设计的理念;能够对陶瓷装饰设计职业工作有虔诚、奋发的态度和职业责任感;同时通过项目合作完成,提高社会沟通、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四、课程实施
1.教学条件
(1)、软硬件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条件要求:校内实训基地要具有符合实训要求的全套生产设备和材料,且性能先进,另有负责教学辅助的专职实验人员。

校外实训基地及条件要求:建立与课程配套的相关行业优质企业构成的校外定岗实
习实训基地,保证全部学生半年以上定岗实习实训的需要。

网络资源建设:本课程计划建成网络课程网站,并使其逐步优化提升。

(2)、师资条件
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艺术设计和陶瓷艺术设计类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与艺术设计企业及相关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并在陶瓷艺术设计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

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2.学生已有基础
学生在学习此学习领域课程时应具备绘画的基础知识技能,同时具备相应的人文知识。

3.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根据授课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法综合应用,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如:在课程准备阶段,注重运用建构主义任务型教学法,挖掘创新潜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程启动阶段以“引导式教学法”为主启发学生创意的构想。

在施完善阶段重点运用“头脑风暴法”对课程学习进行归纳完善和提高,解决课程学习中出现的关键性和典型性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结论性的知识。

而在课程学习的经验总结阶段,则采用互动交流的“沙龙式”座谈形式,使学生们畅所欲言地发表观点、交流体会。

此外,在课程的运行中我们认识到,实施生产性的项目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基础技能和理论知识传授的功能与作用,按照技能培养和素质培养的目标要求,经过多年摸索,我们逐渐总结出一套以企业具有典型性的实际生产项目与具有综合知识含量的学习项目相互结合、穿插转化的教学方式。

其中学习项目是由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的。

同时再配合仿真教学等相关方法形成一套以教学流程为主线的、较为具体的教学方法。

4.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以学生互评、企业人员评价、专业教师评价相结合体现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将形成性评价和中介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课程的讲评、阶段性评价与课程的结课总评有机结合,对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

5.推荐教材和指导书
张文兵曾军《陶瓷新彩技法》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制作与本课程紧密相扣的电子课件与电子杂志及教学视频。

六、其他说明
使用本课程标准时,为了更好的突出专业特色同时结合课时数可以对部分内容适当的进行增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