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铜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练习题及详细答案一、铜及其化合物1.浅绿色盐X仅含四种元素,不含结晶水,M(X)<908g•mol-1,某小组为了探究X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上述实验中,得到23.3g白色沉淀 E、28.8g红色固体G和12.8g红色固体H。
已知:①X分解成A、B、C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②常温下B呈液态且1个B分子含有10个电子。
请回答如下问题:(1)写出B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在隔绝空气、570℃温度下加热X至完全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请写出G溶于D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实验检验固体C中是否仍含有X: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u4(OH)6SO4 Cu4(OH)6SO4Δ4CuO+SO3↑+3H2O↑Cu2O+2H+=Cu2++Cu+H2O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解,再加入少量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中含有X,反之则没有。
【解析】【分析】浅绿色盐X在570℃、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分解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得到A、B和黑色固体C,常温下B呈液态且1个B分子含有10个电子,B为H2O,A和水反应生成的D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E,E只能为BaSO4,则D为H2SO4,A是SO3;23.3g白色沉淀E的物质的量为0.1mol,黑色固体C可能为Fe3O4、CuO、C等,黑色固体C隔绝空气在1000℃反应生成气体F和红色固体G,G能和H2SO4反应生成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应为Cu2O在酸性溶液中的歧化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所以黑色固体C为CuO,G为Cu2O,气体F为O2,红色H为Cu,蓝色溶液I为CuSO4,然后结合反应产生的物质的质量计算物质的量,利用物质的量的比等于原子个数比,结合其不含有结晶水,确定X的化学式,并进行有关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SO3,B是H2O,C是CuO,D是H2SO4,E是BaSO4,F是O2,G为Cu2O,H为Cu,I为CuSO4,X是含有Cu、H、O、S四种元素的化合物。
(1)B为H2O,水分子中H、O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电子式为:;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在浅绿色盐X中n(Cu)=2n(Cu2O)=2×28.8?g144?g/mol=0.4mol,n(CuO)=0.4mol,n(S)=n(BaSO4)=23.3?g233?g/mol=0.1mol,n(CuO):n(SO3)=0.04mol:0.01mol=4:1,仅含四种元素,不含结晶水,设化学式为:Cu4(OH)m SO4,Cu4(OH)m SO4Δ4CuO+SO3↑+2mH2O↑,根据氧元素守恒得:m=6,符合M(X)<908g/mol,所以X化学式为Cu4(OH)6SO4;(2)X在隔绝空气、570℃温度下加热发生Cu4(OH)6SO4Δ4CuO+SO3↑+3H2O↑;(3)砖红色固体G是Cu2O,与足量稀H2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u、CuSO4、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2H+=Cu+Cu2++H2O;(4)黑色固体C为CuO,如含有X,则可用检验SO42-的方法检验,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解,再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中含有X,反之则没有。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的测定,属于计算型推断,物质的颜色、溶解性是推断突破口,氧化亚铜与酸的反应是推断中的难点,注意利用守恒计算X中给微粒的量,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适当训练有关Cu的化合物推断并与有机物联系。
2.将单质Fe和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一起放进烧杯中,搅拌、静置。
根据下述不同情况,填写金属单质或金属离子.........的符号。
(1)充分反应后,若Fe有剩余,则烧杯中不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
(2)充分反应后,如果烧杯中还有大量的Fe3+,则还会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
(3)如果烧杯中Cu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一半,则烧杯中一定没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一定没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_。
【答案】Fe3+、Cu2+ Fe2+、Cu2+ Fe3+ Fe【解析】【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单质Fe和FeCl2、FeCl3、CuCl2,氧化性:FeCl3>CuCl2>FeCl2,还原性Fe>Cu,铁先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有剩余,则溶液中不存在Fe3+、Cu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单质Fe和FeCl2、FeCl3、CuCl2,则铁先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氧化性:FeCl3>CuCl2>FeCl2,还原性Fe>Cu;①Fe有剩余,则溶液中不存在Fe3+、Cu2+;②如容器内有大量Fe3+,说明金属Fe完全溶解且铜离子没有反应,所以还会有的金属离子是Fe2+、Cu2+;③如有一半Cu2+剩余,说明铜离子已部分反应,所以氧化性强的铁离子已完全反应,则容器内一定没有的金属离子是:Fe3+;则Fe完全溶解,一定没有Fe剩余。
【点睛】考查Fe3+、Cu2+的氧化能力大小的比较,能正确判断固体的成分是解本题的关键;本题中根据Fe3+、Cu2+的氧化性强弱判断反应先后顺序,从而确定固体的成分、溶液的成分;有固体剩余,若固体只有铜,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无Fe3+存在,一定存在Fe2+,可能含有Cu2+;若有铁剩余,一定有铜生成,Fe3+和Cu2+无剩余。
3.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是我国最早冶炼的青铜器,由于时间久远,其表面有一层“绿锈”,“绿锈”俗称“铜绿”,是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的,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
某同学利用以下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铜绿A Cu(OH)2B Cu(1)从物质分类标准看,“铜绿”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2)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答案】C CuO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铜铜绿A Cu(OH)2B Cu,铜被腐蚀生成铜绿,铜绿溶于盐酸生成铜盐,然后加碱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CuO,最后氢气还原CuO得到Cu。
【详解】(1)铜绿是碱式碳酸铜的俗称,所以Cu2(OH)2CO3属于碱式盐,故答案为:C;(2)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Cu(OH)2→④,所以B是CuO;(3)依据铜→①铜绿→②A→③Cu(OH)2→④B→⑤Cu的变化过程,反应②为碱式碳酸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4.实验室以废铜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过程如下:完成下列填空:(1)酸浸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检验过滤Ⅱ的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
(3)从实验流程中可看出影响产品生成的因素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两个:___________,并任选其中一个因素,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
(4)CuSO4溶液和纯碱溶液混合同样也可以制得Cu2(OH)2C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产品中Cu含量的测定步骤是:称取mg样品,用适量稀硫酸完全溶解,加水稀释,调节溶液为中性或弱酸性,再加入过量的KI-淀粉溶液后,用c 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 mL。
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白色)↓+I2;I2+2S2O32-→2I-+S4O62-。
(i)样品溶于稀硫酸后,需加水稀释,控制溶液为中性或弱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
(ii)产品中Cu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_(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NO、NO2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测其pH,若溶液为中性,则沉淀已洗净温度和pH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配比等合理答案也得分)温度过高,碱式碳酸铜会分解生成氧化铜,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或:pH过低,得不到碱式碳酸铜,pH过高则生成氢氧化铜)。
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若溶液酸性过强,则2H++S2O32-→S↓+SO2+H2O,多消耗Na2SO3溶液 0.064cv/m【解析】【分析】废铜屑溶于浓硝酸中转化为硝酸铜,过滤除去滤渣,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除去多余的硝酸,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生成碱式碳酸铜,据此解答。
【详解】(1)酸浸中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随着浓度的降低,会产生一氧化氮(NO),故答案为:NO、NO2;(2)根据流程分析可知,碱式碳酸铜是从含有碳酸钠的溶液中析出的,所以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就是检验沉淀上有没碳酸根离子,操作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溶液中没有出现沉淀,则沉淀已洗净,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溶液中没有出现沉淀,则沉淀已洗净;(3)从实验流程中可看出温度过高,碱式碳酸铜会分解生成氧化铜,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pH过低,得不到碱式碳酸铜,pH过高则生成氢氧化铜,所以影响产品生成的因素有温度和pH,故答案为:温度和pH;温度过高,碱式碳酸铜会分解生成氧化铜,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或:pH过低,得不到碱式碳酸铜,pH过高则生成氢氧化铜;(4)CuSO4溶液和纯碱溶液混合同样也可以制得Cu2(OH)2CO3,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故答案为: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5)①样品溶于稀硫酸后,需加水稀释,控制溶液为中性或弱酸性,若溶液酸性过强,则2H++S2O32-→S↓+SO2+H2O,多消耗Na2S2O3溶液,故答案为:若溶液酸性过强,则2H++S2O32-→S↓+SO2+H2O,多消耗Na2SO3溶液;②根据反应2Cu2++4I-→2CuI(白色)↓+I2、I2+2S2O32-→2I-+S4O62-可得关系式Cu2+~S2O32-,根据题意可知,Na2S2O3的物质的量为cv×10-3mol,所以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为0.064cvg,进而确定产品中Cu的含量为0.064cv/m,故答案为:0.064c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