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DOC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DOC

尚双塘车辆段市政配套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一、工程概况
长沙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一期工程尚双塘车辆段市政配套工程,占地面积约28 万平方米,主要施工内容为站场土石方工程,场区处理及边坡加固防护工程、排水沟、场区道路、平交道口、绿化景观、段内围墙、室外管沟及管线预埋套管、室外构筑物、室外动力照明及室外给排水设备采购安装工程等。

二、编制依据
⑴、《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尚双塘车辆段工程招标文件》;
⑵、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尚双塘车辆段工程招标图纸;
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2013;
⑷、《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尚双塘车辆段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5)、施工承包合同,现有设计图纸;
(6)、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环保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
三、土方工程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本工程中土方工程属于主要工程,以红砂岩填筑站场路基为主。

土方工程由于操作不善和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质量通病和导致的质量事故,其危害程度往往很大,如造成轨行区沉陷、开裂、位移、倾斜,甚至断裂、摧毁。

因此,对土方工程施工必须特别重视,按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认真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

现将土方工程施工中常遇到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3.1、挖方边坡塌方
1.现象在场地平整过程中或平整后,挖方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发生塌方或滑塌现象。

2.原因分析
( 1 )采用机械整平,未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坡度过陡或将坡脚破坏,使边坡失稳,造成塌方或溜坡。

(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开挖边坡,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侵入坡体内,是图的粘聚力降低,坡脚被冲蚀掏空,边坡在重力作用下失去稳定而引起塌方。

(3)软土地段,在边坡顶部大量堆土或堆建筑材料,或行驶施工机械设备、运输车辆。

3.预防措施
( 1 )在斜坡地段开挖边坡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合理放坡,不使过陡,
同时避免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而造成塌方。

(2)在有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应做好排、降水措施,以拦截地表滞水和地下水,避免冲刷破面和掏空坡脚,防止坡体失稳。

特别在软土地段开挖边坡,应降低地下水位,防止边坡产生侧移。

(3)施工中避免在坡顶堆土和存放建筑材料,并避免行驶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振动,以减轻坡体负担,防止塌方。

4.治理方法
对临时性边坡塌方,可将塌方清除,将坡顶线后移或将坡度改缓;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
方,在将塌方松土清楚后,用块石填砌或由上而下分层回填2:8 或3:7 灰土嵌补,与土坡面接触部位作成台阶式搭接,使接合紧密。

3.2 填方边坡塌方
1.现象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造成坡脚处土方堆积,坡顶上部土体裂缝。

2.原因分析
(1)边坡坡度过陡,坡体因自重或地表滞水作用使边坡土体失稳而导致塌陷或滑塌。

(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结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填方土料采用了淤泥质土等不合要求的土料。

(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密实度差,粘聚力低,自身稳定性不够。

(4)坡顶、坡脚未做好排水措施,由于水的渗入,土的粘聚力降低,或坡脚被冲刷掏空而造成塌方。

3.预防措施
(1)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
(2)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填方边坡坡度,当填方高度在10m 以内,可采用1:1.5;高度超过10m,可做成折线形,上部为1: 1.5,下部采用1:1.75。

(3)填方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避免采用繁殖土和未经破碎的大块土作边坡填料。

边坡施工应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水平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

当采用机械碾压时,应注意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对不要求边坡修整的填方,边坡宜宽填0.5m,对要求边坡整平拍
实的填方,宽填可为0.2m。

机械压实不到的部位,配以小型机具和人工夯实。

填方场地起伏之处,应修筑1:2阶梯形边坡。

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1:1.5斜坡形,以保证结合质量。

(4)在气候、水文和地质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对粘土、粉砂、细砂易风化岩石边坡以
及黄土类缓边坡,应于施工完毕后,随即进行防护。

填方铺砌表面应预先整平,充分夯压密实,沉陷处填平捣实。

边坡防护法根据边坡土的种类和使用要求选用浆砌或干砌片(卵)石及铺草皮、喷浆、抹面等措施。

其中以铺草皮较为经济易行,不受边坡高度限制,边坡坡度亦可稍陡。

(5)在边坡上、下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4.治理
方法边坡局部塌陷或滑坡,可将松土清理干净,与原坡接触部位作成阶梯形,用好土或3:7 灰土分层回填夯实修复,并做好坡顶、坡脚排水措施。

大面积塌方,应考虑将边坡修成缓坡,作好排水和表面罩覆措施。

3.3 填方出现橡皮土
1. 现象填土受夯打(碾压)后,基土发生颤动,受夯击(碾压)处下陷,四周鼓起,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人才上去有一种颤动感觉。

在人工填土地基内,成片出现这种
橡皮土(又称弹簧土),将使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变形加大,地基长时间不能得到稳定。

2.原因分析在含水量很大的粘土或粉质粘土、淤泥质土、腐殖土等原状地基土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进行回填时。

由于原装土北扰动,颗粒之间的毛细孔遭到破坏,水分不易渗透和散发。

当施工时气温较高,对其进行夯击或碾压,表面形成一层硬壳,更加阻止了水分的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

这种土埋藏越深,水分散发越慢,长时间内
不易消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