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业务技术总结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我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在市政府和市以下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市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任务。
为深入总结人口普查业务开展工作中的经验和作法,进一步促进以后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现将我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业务技术总结如下:一、准备阶段(一)扎实做好人普“五落实”工作自我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虞爱华市长和章钢常务副市长多次听取市统计局关于人普工作的情况汇报,并给予解决实际困难。
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宣政[2009]63号),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五落实”,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负其责,积极支持配合人普工作。
各县市区也高度重视“六普”工作,按照工作计划进行了全面部署。
在市政府领导下,我市扎实做好“五落实”工作,为六普顺利开展做好前期准备。
一是机构落实。
2009年11月4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成立宣城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通知》(宣政办秘[2009]195号),今年根据市直单位机构改革情况,对领导组成员又及时进行了调整。
领导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章钢任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副组长和成员,按照《通知》精神组建了宣城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综合协调、普查业务、宣传动员、数据处理等四个小组,具体组织实施人口普查各项工作。
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村、居委会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人口普查机构组建工作,为全市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经费和“两员补贴”落实。
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落实了人普经费,并列入了2010—2012年财政预算,市本级列入预算160万元,2010年普查经费已拨付到位80万元。
各县市区人普经费2010年已到位327万元,保证了人普工作正常开展的需要,各县市区政府按人均不低于500元标准已落实“两员”补贴906.72万元,乡镇、街道办事处已落实两员补贴422.72万元,有的村、居委会按各自财力也给予相应的补贴,充分调动两员的积极性。
如泾县“两员”补贴县级财政落实人均800元,宣州区洪林镇对普查指导员补贴1200元,普查员补贴1000元。
补贴的数额确定按工作量、按登记人数等方式,发放方式有提前预发部分,待登记结束后全部发放;有的与登记质量挂钩,对登记工作进行考核后按考核结果确定发放。
三是人员落实。
在从市统计局抽调得力人员到市人普办工作的基础上,在市委组织部大力支持下,正式调入2名选调生到市统计局从事人普工作;在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6月份从全市范围内公开选调了2名公务员参与人普工作。
各县市区人普办也通过各种渠道充实人员满足人普工作的需要。
四是办公地点落实。
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落实了5间办公室,并对办公室进行了翻新。
购置了电脑、传真机、办公桌、文件柜等办公必备设备,满足了人普办集中办公和储藏人普物资的需要。
五是责任落实。
在全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暨第二次经济普查表彰大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章钢与各县市区签订了六普目标责任书。
各县市区同乡镇、街道办事处,乡镇、街道办事处同村居委会也都签订了六普目标责任书。
市人普办按照“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原则,明确了后勤保障、综合试点、宣传动员、业务培训、登记调查、数据处理等各环节中各责任人的职责,层层落实责任。
(二)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营造浓厚人普氛围市人普办根据《安徽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制定了《宣城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同时也要求各县市区制定相应的宣传计划,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按照“早发动、广宣传、重实效”的原则,市本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针对流动人口这一调查难点群体,开展了着有成效的宣传活动,一是在宣城日报刊登了《致返乡过节朋友的公开信》;二是借助社区、村委会加强基层宣传,并要求返乡外出务工者向所在社区、村委会留下工作地点和联络方式等;三是在市主要商业区开展现场咨询。
市人普办在高速路口设立了大型宣传广告牌,在市区主要街道利用路灯竿悬挂旗开展人普宣传,7月28日,市人普办主任汪东来在宣城日报发表题为“学习贯彻《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认真做好我市人口普查工作”的署名文章,加强人口普查条例的宣传贯彻。
8月6日,宣城市电视台邀请市人普办主任汪东来和市人普办常务副主任戴琪参加《沟通》节目录制,以“人口普查我们大家的事”为主题,就为什么要开展人口普查,人口普查与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目前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我们能够为人口普查做些什么等问题向电视观众作了详细介绍,社会反响良好。
9月1日召开了全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会议,各县(市区)人普办、宣传部、宣城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了会议。
9月30日,安徽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启动仪式在我市成功举办,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在市教体局的支持下,全市中小学在10月第二周开展了“人口普查工作一堂课”活动。
10月30日晚,宣城市人普领导小组组长章钢常务副市长做入户登记调查动员讲话,在市三个电视频道连续播放一个星期。
从10月31日至11月10日播放人口普查宣传专题片,宣城市电视1、2、3台同时播放。
11月1日章钢常务副市长参与入户登记,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在人普入户登记期间市级新闻媒体上每天都有人普宣传报道。
各县市区也结合各地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如绩溪县在县电视台从除夕夜开始在每晚黄金时段4次播放人口普查滚动字幕;宣州区特制了5000多张刊载人口普查知识的新春明信片发放到基层、社村、学校和居民手中;旌德县与新艺广告公司合作,制作LED电子显示屏字幕广告;泾县在国道205线、省道322线及城区分别设立固定宣传牌;宁国市设立的大型人普宣传广告牌和在街道两旁的千面人普宣传彩旗;广德县在开展中小学“人口普查工作一堂课”活动中将《致全省人口普查住户的一封信》发放给学生,并让学生家长签字,充分利用了学校、老师、学生对家长的影响力,发挥宣传效果,广德县人普办还开展了人普宣传“万人签名”活动,全县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声势浩大。
在入户登记前各县市区领导都进行了电视讲话。
我市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人普宣传,为人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广大普查对象家家配合人口普查,人人如实申报普查数据,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
(三)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进行实战演练。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进度和准备工作进展情况,我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宣州区人普办于2010年6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在宣州区西林办事处九同社区组织实施了宣城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历经方案制定、组织协调、宣传发动、业务培训、区域划分、地图绘制、清查摸底、长表抽样、入户登记、编码与快速汇总等环节。
此次试点从各县、市、区抽调人普办办公室主任或办公室副主任和两名业务骨干直接担任普查普查员,试点结束后各县市区总结了人普综合试点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试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市人普办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了综合试点工作,以文件形式印发了《宣城市全国第六次普查综合试点工作总结》下发各县市区,并抄送给省人普办。
本次试点由县市区人普办业务骨干亲自担任“两员”,达到了锻炼队伍、培养骨干、推动工作的目的。
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实效。
(四)多渠道选聘能胜任人普工作的“两员”,建立“两员”信息库。
选聘高素质能胜任人普工作的“两员”是确保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
为切实做好我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两员选聘工作,夯实人口普查工作的基础,《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有关规定,制定了《宣城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两员选聘工作指导意见》,就选聘条件、工作职责、管理方法等做出具体的规定,要求各县市区以高质量、高标准、责任心强的要求,做好两员选聘工作。
各县市区按两员选聘时间表如期完成了“两员”选聘工作,并建立了“两员”信息库,加强对“两员”的管理。
此次人口普查我市共选聘14582名“两员”,同时还配备了5%的预备两员,以防不时之需。
(五)精心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乡级综合业务培训市人普办重视人普业务培训,根据分级培训要求,8月9日至8月18日,市人口普查办公室组织县、镇两级普查业务骨干,分两期在黄山市黄山区进行了为期10天的综合业务培训,县、镇两级普查业务骨干共计23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
为扎实有效地搞好普查业务的培训工作,市人普办做了充分准备,认真备课,制作了讲授课件,市人普办四位同志分别对“人口普查方案及工作安排”、“摸底细则”、“普查小区绘图”、“长表抽样”、“快速汇总”、“普查表填表说明”等十一个专题进行了系统讲解,同时聘请了具有丰富普查经验的泾县统计局副局长、泾县人普办副主任茅进对“‘两员’选调、小区划分、乡级人口普查工作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详细讲解。
培训过程中穿插了习题测试及讲解,并对整个培训业务进行了串讲及总结,现场解答了参会代表提出的各种问题。
市级培训结束后,各县市区人普办对乡镇业务骨干和普查指导员进行培训,乡人普办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了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市人普办下基层对业务培训进行了检查指导。
通过培训,“两员”基本做到掌握技术要领和业务流程,严格按普查条例和普查方案开展入户登记工作,为我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
(六)精心组织区域划分、地图绘制绘制清晰的普查小区地图,做到普查小区全面覆盖、无缝连接,建筑物标绘不重不漏、清晰准确,是高质量登记人口的重要基础,是确保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
我市认真组织开展普查区域划分和绘图工作,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的要求,普查小区的规模原则上按一个普查员能够承担的工作量确定,一般控制在80个住房单元左右或250人左右,经过实地察看后,我市进行了普查区的划分,全市共划分为894个普查区、10881个普查小区。
按照规定流程:村级人口普查小组结合普查小区边界实地划分情况,在《普查区地图底样》(影像图)上,标绘各普查小区的边界线,并收集相关信息。
考虑到遥感影像资料的清晰度和可视度问题,为保证小区规模的合理性,具体做法如下:1、召开“普查小区划分”培训会,分级培训,确保普查员掌握普查小区图绘制技术细节,力保培训到位。
2、乡镇统一组织,按照“普查小区规模合理、完整覆盖、尽可能以明显的地物地标和不打乱责任区”的原则,实地勘察,确定普查小区边界,并手工绘制《普查小区示意图》。
3、根据《普查小区示意图》,组织实地核实边界,勘察标绘建筑物,并通过实地观察、走访情况熟悉的人员收集相关资料的方式,对建筑物的住房单元和普查对象进行预判估算,初步掌握小区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