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2.1工程概述 (1)2.2土方工程概况: (3)2.3地下通信电缆 (3)三、施工总体安排 (3)3.1施工总体部署 (3)3.2工期计划 (3)四、施工方案 (4)4.1土方开挖与护壁施工方案 (4)4.2 土方开挖施工 (5)五、质量措施 (8)六、环保措施 (8)七、安全保证措施 (9)八、事故应急措施 (10)8.1组织机构及职责 (10)8.2报警救援及其他联络电话 (11)8.3应急物资储备 (11)8.4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12)8.5预防事故发生的应急措施 (13)8.6应急响应 (14)站房xx3-1/3-H轴短柱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 xx站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 现行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4 xx站房改造及相关工程施工图1.5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7 现场勘查测量情况1.8 设计图纸:《xx站房(结构第三分册)基础修改》二、工程概况2.1 工程概述由于设计变更增加雨棚钢管柱基础,需在已施工完毕的站房二区2-18/2-F轴承台上增设xx3-1/3-H轴短柱,已施工至-0.3m的xx3-1/3-H 轴框架柱也要调整(xx3-H 轴线向东移1m )。
详见下图: 2-183-12-F 18/F轴承台(9m*9m)3-1/3-H轴框架柱(已施工至-0.3m)3-H变更前示意图变更后即将施工示意图站房xx3-1/3-H 轴短柱与站房二区2-18/2-F 轴框架柱共承台。
18/F 轴自然地坪标高-1.1m ,承台顶标高-10.7m ,xx3-1/3-H 轴短柱及框架柱在2-18/2-F 轴承台上,钢筋锚入2-18/2-F 轴承台内。
短柱尺寸3.25m ×2.35m ×9.3m 。
混凝土强度C45。
短柱边距离2-18/2-F 轴框架柱为150mm 。
2.2 土方工程概况:2.2.1 18f承台顶绝对标高为18.26 m。
±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为28.96m,室外自然地坪约为27.86m,开挖深度约为9.6m。
2.2.2 地质地貌情况:回填土,回填土厚度12.8m。
2.3地下通信电缆承台西侧原基本站台通信电缆沟内有10根通信电缆南北向布置,电缆标高-1.4m。
三、施工总体安排3.1 施工总体部署3.1.1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根据本工程场地情况和设计图纸,确定本方案开挖方式采用支护后人工垂直开挖,护壁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在基坑四角及中间设六个同护壁厚度的混凝土柱,基坑内采用型钢支撑。
3.1.2总体施工安排拆除18轴外脚手架→清理基坑周边至-3.65m→→人工开挖第一节土、破除一节框架柱→浇筑第一层圈梁及护壁→吊机就位,垂直开挖至18F轴承台顶3.2 工期计划清理基坑周边至-3.65m 10月10日~10月13日土方开挖至承台顶10月14日~10月29日四、施工方案4.1土方开挖与护壁施工方案短柱土方采用分节垂直开挖,首先用挖机将基坑周边土层按照1:1放坡降至-3.65m(雨棚钢管柱预埋件底座标高),减少基坑开挖深度;场地平整后,沿基坑开挖边线浇筑250*250mm,C30钢筋混凝土圈梁,内配412钢筋, 6.5箍筋间距150。
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吊机就位,两个班组同时开挖,每次开挖深度500mm。
基坑开挖作业示意图0.5m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开挖第一节土方、破除一节3-1/3-H轴框架柱→砖砌护壁→绑扎护壁钢筋,柱子钢筋→支设模板,浇筑护壁混凝土→第二节土方开挖4.2 土方开挖施工(1)测量放线:施工之前由测量人员用白灰将基槽的尺寸线放出。
并将标高点引测在不易被扰动的位置,土方开挖时以此标高点依据,引测到基坑内。
边挖边抄测标高。
同时在基坑周边设置观测点,用以检测基坑边坡稳定情况。
(2)机械开挖至-3.65m标高,平整场地。
为了减少人工开挖深度,采用机械按照1:1放坡开挖至雨棚钢管柱预埋件底座标高即-3.65m。
随即破除一截3-1/3-H轴框架柱;平整场地后沿基坑浇筑钢筋混凝土圈梁。
基坑开挖支撑示意图基坑四角及中间设200*200mm基坑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柱筋随后人工进行第一节开挖,每次开挖深度不超过为0.5m 。
第一节土方开挖完毕进行护壁和基坑支护施工,破除框架柱。
框架柱的破除采用先剥皮,露出钢筋后整体切割然后用吊车吊至基坑外,破除高度同每节的开挖深度。
第二节依次类推,直至开挖至承台顶标高。
(3)为了防止开挖后土方坍塌,第一步开挖完毕后应立即采用砖砌护壁将基坑内壁土固定,然后绑扎护壁钢筋。
护壁钢筋采用8横竖向间距150mm 。
上下节护壁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
钢筋绑扎完毕验收合格后支设模板。
模板采用3mm 厚钢板外加3根20钢筋做背楞制作,高0.5m 。
相邻模板间用螺栓与焊在模板上的角钢连接。
护壁钢模板48钢管加顶托32地锚模板支撑与连接护壁为250mm 厚C30混凝土浇筑。
(4)开挖过程中,渗水量不大可用人工提升,水量大时用机械(抽水泵)排水。
为保证基坑内土质牢固,上下间距2m 设150mm 槽钢支撑护壁,与预先预埋在护壁内的钢板(3mm 厚)焊接。
地下障碍物随暴露随在平面图上标注具体尺寸,并随时与建设单位、监理联系让其确认办理洽商后方准予挖除。
五、质量措施(1)垂直偏差过大:由于开挖过程未按要求每节核验垂直度,致使挖完以后垂直度超过截面尺寸要求。
每挖完一节,必须根据基坑口上的轴线吊直、修边、使坑壁保持上下顺直。
(2)孔壁坍塌:因基坑土质不好,或地下水渗出而使孔壁坍塌。
开挖前要掌握现场土质情况,缩短每节高度,随时观察土体松动情况,必要时可在坍孔处用砌砖,钢板桩、木板桩封堵;操作过程要紧凑,不留间隔空隙,避免塌孔。
(3)孔底残留虚土太多:成孔、修边以后有较多虚土、碎砖,未认真清除。
在植筋前后均要认真检查孔底,清除虚土杂物。
(4)孔底出现积水:当地下水渗出较快或雨水流入,抽排水不及时,就会出现积水。
开挖过程中孔底要挖集水井坑,及时下泵抽水。
六、环保措施(1)施工现场各种场地布置合理、材料堆放整齐、管线架设成线、设备经常保持清洁、职工穿戴整齐。
(2)施工场地应保持清洁,场地要有专人负责打扫及时清除挖孔过程中的废渣。
(3)搞好生活区的卫生,做到无积水、无散落垃圾,道路通畅;搭建好临时厕所,严禁随地大小便。
(4)坚持带证上岗操作,做好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推行标准化作业的现场管理。
七、安全保证措施(1)渗水时应采用抽水排水措施,桩孔周围应用防、排水设施。
(2)作业人员必须带安全帽、穿绝缘胶鞋,严禁酒后作业,不准孔内吸烟或使用明火,工作每4小时应出孔轮换。
在吊桶上下时工人应停止作业站在防护罩下面或紧贴坑壁站立,若吊大石块或混凝土时人员要全部撤出地面后才能起吊。
(3)从事挖坑作业的工人应挑选健壮的青年并经健康检查和井下、高空、用电、吊装及简单机械操作等安全作业培训且经考核合格,方可进入现场施工。
施工场内一切电源、电器安装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
电器必须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孔口围圈应高出地面0.3m以上,并设有防护拦。
孔口应设盖防护。
(5)夜间作业应悬挂示警红灯。
挖孔暂停时,孔口应设盖防护。
孔内照明设施采用36v安全电压照明。
(6)工人和工作人员上下桩孔所用的电动葫芦、铁桶或吊笼必须是合格的机械设备,同时应配备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以防突然停电,不得用人工拉绳子运送人员或脚踩护壁上下桩孔。
(7)上班前、下班后均应有专人严格检查并且每天加足润滑剂,保证开关灵活、准确。
钢丝绳无断丝。
支架应稳定牢固,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
桩孔内必须放置软爬梯或设置尼龙绳,并随挖深度增加放至工作面,作为救急备用。
(8)人工挖基坑时,当孔内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5%,或作业人员感不适时,应采取通风措施。
(9)人工挖孔深度超过10m时,应采用机械强制通风。
挖孔深度大于15m时不宜采用人工挖孔。
(10)施工现场防护员现场防护,如发现边坡开裂、失稳等情况立即停止施工,组织坑内作业人员及时撤离危险区域。
(11)基坑周边设1.2m高防护栏杆及警示标志。
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和安全警示灯。
(12)开挖时在边坡不易扰动位置设置变形观测点,每天观测不小于2次,如发现基坑变形位移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信号,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带。
并应及时上报给上级领导,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直至危险解除方能恢复施工。
(13)现场应备应急材料(草包、木桩等),万出现险情等,作临时应急之用,做到人员、物资、设备三到位。
(14)基坑周边1.5m范围内严禁堆土,4m范围内禁止走重车。
八、事故应急措施根据本工程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特点以及相关资料,主要针对在本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塌方等各种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保证在万一发生工程或其他险情的情况下有步骤、快速、合理进行处理,确保本工程的顺利进行。
8.1 组织机构及职责为了加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提高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处理能力,xx站架子队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架子队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应急预案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工区的全体施工人员均为应急预案救援的抢修人员,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8.2报警救援及其他联络电话应急服务信息8.3应急物资储备(1)现场设立专职防护员1名,防护员备齐防护备品。
(2)施工人员准备:抢修人员30人,随时应急。
(3)主要施工机具准备:15吨吊机1台、挖掘机1台、抽水泵8台、对讲机8台。
(4)主要材料准备:土方坍塌应急物资:钢板桩20根,装沙袋80个,草袋150个,备土方200立方,随时应急。
大风暴雨应急物资:防水布10卷,铁丝100公斤,雨衣50件,雨鞋50双,应急灯3套。
(5)救护用品准备:担架3个、急救包5个、手电筒10个8.4应急救援工作程序8.5预防事故发生的应急措施8.5.1基坑或承台开挖坍塌事故应急措施由于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达9.6米,地下土体为回填土,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施工现场的安全员应加强施工现场周边情况的巡视工作,测量、工程等监控部门加强基坑周边的监控工作。
尤其下雨及雨后,加大巡视力度,发现周边出现开裂现象应及时通知施工作业人员脱离危险作业区,并迅速上报项目部应急总指挥;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项目部主要领导必须跟班进行作业监督。
夜班值班人员,必须保证手中通讯工具的完好畅通,作业班组人员必须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出现人员伤亡时立即进行救助并保护好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