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物性学
胶体溶液
1~100nm 超显微镜
悬溶
200nm 光学显
2.1.3 分散系统的胶体
食品胶体的分类
连续相 分散相 类别名称 气体 液体 气溶胶 固体 粉 末 糖 液体 气体 泡 沫 液体 乳胶体 酱 固体 悬胶体 溶 胶 凝 胶 食品举例 弥漫香气的雾 淀粉、小麦粉 砂 掼奶油 、啤酒沫 牛奶、黄油、蛋黄 果汁、汤汁 淀粉糊、肉汤 果冻、粉条、豆腐
绪 论
食品物性学的研究目的
食品物性学的研究历史 食品物性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节 食品物性学的研究目的
•
食品加工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食品化学和食品生化为主—— 食品科学类知识 (食品的化学成分和性质) 以食品机械为主—— 食品工程类知识(设备与机械的开发) 重要的连接部分-------食品物性学
食品物性学可以解决的问题
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
四、 食品的光学性质
是指食品物质对光的吸收、反射及其对感官反 应的性质。 领域:
a)
通过光学性质实现对食品的成分的测定(糖度 仪、酸度仪等)
食品色泽的研究 (判断食品的新鲜程度、 成熟与否、品质的好坏等)
b)
CR-300 色差计
小结
食品物性学历史较短 研究对象多,体系复杂 研究内容主要有力学、光学、热学、电学
2.1 食品物性的胶体性
2.1.1 食品物性构成体系与力学性质的 复杂性 食品的构成:固 体、水、空气等 普通混合物的宏 构成的分散体系。 观物性公式不随 (非对称性 -----系统各相成分的 特异性) 改变而改变,其 物性函数具有对 称性。
分散系统
是指数微米以下、数纳米以上的微粒子, 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浮游悬浊的系统。 (食品的组成十分复杂,多为非均质构造) 微粒子------分散相 气体、液体或固体介质------分散介质(连 续相)
程大学食品工程系加工工艺教研室任教。 曾任教研室主任、食品工程系主任等职, 1994年任教授,被任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副校长、副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 年任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副书记、博士 生导师,并获农业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 家称号。1997年来任九届、十届北京市政 协委员。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食品物性学展望
Neo-psychorheology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食品物性检测系统的研究
第三节 食品物性学的研究内容
定义
研究对象 研究的主要内容
食品物性学:是以食品(食品原料)为研究对 象,研究其物理性质的一门科学。
包含两方面的研究:
1. 食品本身理化性质的分析研究
2. 人的感官产生的感觉性质的研究
研究领域: 食品品质状态的监控(非破坏检测) 电磁物理加工(静电场保鲜、微波加热、
1. 2.
电渗透脱水等)
三、食品的热学性质
为了提高现代食品的商品化和保藏流通功能,
加热、冷却、冷冻成了食品加工的最基本的
方法。
主要研究的是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比热容、潜
热、相变规律、传热规律以及与温度有关的
热膨胀规律等。
了解食品与加工、烹饪有关的物理特性 建立食品品质客观评价的方法
通过对物性的试验研究,可以了解食品的 组织结构和生化变化 为改善食品的风味,发挥食品的嗜好功能 提供科学依据 为研究食品分子论提供实验依据
第二节 食品物性学的研究历史
国外: 20世纪70年代 ——兴起 80年代——形成体系 日本对其研究——较多较早 国内: 李里特教授主编了第一本比较全面系统 的著作《食品物性学》
食品物性学起源——食品粘弹性理论 (弹性理论、流体理论) 食品流变学提出 荷兰人Scott Blair, 1953 质地的提出 texture Szcxesniak, 1963 1968年8月 日本京都召开国际流变学会议 1969年专业杂志《Journal of texture studies》 1989年 种谷真一 《食品的物理》 川端晶子 《食品物性学》
等性质的研究
第二章 食品的力学基 食品的力学性质是食品物性中最主 础
要的性质。本章主要以流变学为主, 阐述食品的力学性质,进而对与食 品力学性质有关的食品的物质结构 特点加以讨论。
主要内容
2.1食品物性的胶体性
2.2食品流变学 2.3食品的粘弹性 2.4粘弹性的基本力学模型
2.5粘弹性测定
特异性:分散相和连续相发生交换变化时, 其物性相差甚远。
2.1.2 胶体(colloid)
表示物质状态的名词,与晶体表示物质分 散度不同的两种状态。 分散度慢而不易结晶的物质。(非均质分 胶体粒子大小和胶体特征 散系统)
类型 液 粒子大小 左右 观察手段 高分子溶液
< 1nm 电子显微镜
一、食品的力学性质 是指食品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振动、流 动、破断等的规律,以及其与感官评价的关 系等。
感官评价的重要内容;
与食品生化变化、变质情况有密切关系; 与食品加工有紧密关系。
压 力 kPa
时间(秒)
果实硬度测定图
二、食品的电学性质
主要是指食品及其原料的导电特性、介电 特性,以及其它电磁和物理特性。
研究对象
初级产品
粮油谷物、水果
肉、蛋、乳及水产品等
从加工的角度 经一次加工
的食品原料
食用油、糖类、奶 粉、面粉等 面团、面包、糕点、 果汁、米粉等
半成品及成品
从组成可分: 无机物、有机物、以及有细 胞结构的生命体; 从食品的形态可分:液态、凝胶状、细胞 状、纤维状和多孔状食品等。
研究的基本内容
食品物性学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oods
教材、教学参考书: 《食品物性学》李云飞等编 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年5月 《食品物性学》李里特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6 月 《Texture in Foods》edited by Brian M.Mckenna,Woodhead Publishing Limited,2003 《农业物料学》赵学笃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年
李里特教授,1948年5月出生于西安,汉族 ,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副书记,食品 工程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西北农
业大学毕业后被国家教委选为出国研究生
,1982年赴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院农畜 产加工工程专业留学,1988年2月获博士学 位,之后在日本山崎面包公司中央研究所
做博士后研究,年底归国在原北京农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