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专题复习——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一.历年平面镜杭州中考题(10年)36.(4分)右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
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
(12年)35.(6分)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
反光镜结构如右图所示,两手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人射到其中一平面镜,(1)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2)证明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会逆向射回。
(14年)34.(7分)右图为发光点S和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的位置情况。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列两小题:(1)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2)推导证明S′点和S点到平面镜距离相等.二、平面镜成像实验: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______关系;2. 实验中要求蜡烛A和蜡烛B ,目的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像A'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4.实验中应选择_______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观察像时,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所以应选择较______的玻璃做实验。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效果好;6.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8.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兰同学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 ,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 。
都无法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10.实验中用棋子代替蜡烛 (能不能)做实验,实验中看不清棋子的像你认为应该 .小明同学发现用棋子做实验时看不清棋子的像,发现用手电筒照射玻璃板上的像也能看清楚像,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 。
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 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 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
他这样做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11.在实验中,珍珍同学用左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_____(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12. 小红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无意中将铅笔接触到玻璃板,发现笔尖与其在玻璃板中的一个像距离为6mm ,聪明的小红马上明白并得出玻璃板的厚度为 mm 。
13.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0.5cm 的玻璃板(P 、Q 两个平面都是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他们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 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A ′和A ′′处,如图所示。
其中A ′处的像是蜡烛A 通过玻璃板的 (填“P ”或“Q ”)平面成像得到的。
(2)他们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 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 。
三.历年凸透镜成像杭州中考题(11年)13.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往下移(13年)20.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凸透镜前l. 5倍焦距的地方,当它向与它同侧的距离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移动时,它所成的像( )A .变大B .变小C .先变小后变大D .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变小(15年)31.(6分)在利用光具座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中,(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的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过程中,( )(选填物距或像距)的测量误差较大,原因是( )。
(16年)31.(7分)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回答下列问题:(1)光屏上的像的性质为 。
(2)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 。
(3)从图中读出物距为 cm ,并推算出焦距为 (选填字母)。
A .ƒ<15 cmB . 15cm <ƒ<20 cmC . ƒ>30 cm(4)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是否仍然成像? 。
物距U (厘米) 5.0 6.0 7.0 8.0 像距V (厘米) 4.5 5.5 6.5 7.5四、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实验刚开始时,依次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同一高度, 其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测焦距:(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_____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_____(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_____(填“5cm”或“10cm”)。
(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3.如果蜡烛燃烧时间较长, 蜡烛变短, 则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移动,若想使烛焰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当凸透镜不动时,光屏应向_____移动,当光屏不动时,凸透镜应向 _____移动.4.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能找不到像,原因可能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要看到虚像,必须从(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往(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看才能看到。
6.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7.当光屏上有一个由凸透镜所成的清晰明亮的倒立像, 若用黑纸把该凸透镜的上半部挡住,则光屏上的像将会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模拟考题: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
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
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
则光屏上的像是________。
(2)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此时透过透镜会观察到像,这个像一定是_____(填“实像”或“虚像”)。
(3) 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
他把光屏取下来,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凸透镜方向观察,如图所示。
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离凸透镜较近时就看不到这个像了,请分析并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__(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2)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____(填“虚像”或“实像”)。
3.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选填“上”或“下”);(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
(4)当蜡烛因燃烧而逐渐变短时,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将随之 (填“向上移”或“向下移”)。
4.在利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1)小雨同学只能在光屏下边缘看到一个残缺的像,这是由于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____________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