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北三省课件

东北三省课件

我来归纳:
1.分析东北三省的农业发展条件。(从地形、气候、河流
等自然环境因素,及政策、历史原因、人口等人文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
2.东北三省主要的农作物。 3.如何兼顾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农业与环境保护。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53年鞍山钢铁厂
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阅读课本P20文字和图6.20,分析东北三省工 业发展的条件、布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有利: 冻死害虫,积雪厚,给土壤带来丰富的水分 不利: 天气寒冷,农作物生长缓慢,只能一年一熟;
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我来归纳:
1.找出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
2.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分析归纳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4.联系生活说说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对生活、生 产的影响。
3.东北三省的气候
气温特点: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2、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相比,哪里更湿润?为什么? 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量比华北平原少, 所以较湿润。
降水特点: 湿润,降水集中在夏季。
小结
• 东北三省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冷湿
• 思考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1)纬度较高
漠河雪期9个月
梳理归纳
位置范围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地形和气候特征 自然环境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东 北 三 省
发展条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主要农作物
合理开发利用 发展条件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可持续发展方向
小测
(1)山脉①
河流④ 邻国⑧
;河流②
;城市⑤ 。
,
;
(2)B地形区是 ,主要农作物有 (写出三种),这里是我国最大的 商品粮基地,分析这里成为商品 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有: 。 (写出三条)。 (3)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东北地区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为了保护沼 泽湿地,国家在③处建立了 。 (4)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 业基地,其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是 。
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的开垦,使 北大荒成为年产70亿千克的国家重要商品 粮基地。 其中,大豆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7%, 玉米产量占全国的53%,在我国有着不可 替代的地位。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阅读课本P17文字,归纳出东北三省农业发展
的条件及开发“北大荒”带来的影响。 2、读图6.17理解什么叫湿地,湿地有哪些作用, 三江自然保护区主要的保护对象是什么? 3、结合P18活动,讨论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 品粮基地有哪些条件?
完成《分层导学》基础检测P11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分析:
如何将 “北大荒”
地形 农业发 展条件 河流 历史 政策 科技
人口 分布
气候
变成 “北大仓”
完成P18活动题
但是这片荒原有一项非常宝贵的资源---肥沃 的黑土地,这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 10 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特点,及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冷湿自然环境 产生的原因及对东北三省农业影响。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阅读课本P14文字和图6.11、6.12,归纳出 东北三省的范围、地形特点,理解“山环水 绕”和山脉排列呈“马蹄形”的含义。 2、读图6.11,找出东北地区周围的山脉、河 流,并找出其排列的规律,看看俄罗斯和 朝鲜分别在东北的什么方位。 3、阅读课本P15文字和图6.13,分析东北的气 候特征及该地气候冷湿的原因。并思考P16 活动题。 完成《分层导学》基础检测P11
停止开荒,建立 一批自然保护区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 土壤水分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 的沿海地区。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洪、调节 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
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我来归纳:
资源分布和交通布局对东北工业部门及其分布的影响。
读课本P20回答:
近年来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未来如何发展?
存在问题: 1、资源枯竭 2、产业结构单一 3、设备陈旧 4、技术落后 5、污染严重
城市转型: 1、摆脱对资源的 过渡依赖; 2、大力发展高科 技含量、高附 加值、低耗能 的产业。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位置和范围
黑龙江
(1)位置:
吉林 辽宁
位于中国的
东北部 (2)范围: 包括黑龙江省、 吉林省和辽宁省
2、
山脉排列像马蹄吗?
北 极 你能从中感受到东北气候的特征吗? 村 —— 漠 河
在寒冷的天气,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 滴在风中飘荡,当碰到在零度以下的树枝等物时,不断 的积累,冻结,再次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做“雾 凇”。俗称树挂。
2、思考P21-22活动题,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 的特点。
完成《分层导学》基础检测P11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分析: 我国最大的 重工业基地 的发展条件
发展 历史 资源 工业发 展条件
交通
劳动力
科技
政策
完成P21活动题
读图6.20回答: 1、东北三省重要的工业 中心有哪些? 大庆、哈尔滨、长春、 沈阳、鞍山、大连 2、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 钢铁、机械、煤炭、 石油加工、森林加工 3、资源分布对工业部门 及其分布有何影响?
P22活动3
P22活动3
形成原因:大庆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伊春的森林资源丰富;
鞍山的铁矿资源丰富;
P21活动1、2
1、铁路运输、 内河运输、
海上运输等便利 2、主要矿产地几乎都 有铁路通过。
铁路修到甲、乙两 地主要是为了开采当地 的矿产;并保卫边疆。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其工业发展优势: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重.难点运用
<分层导学>P11、12:第3、4、6题
<分层导学>P13:第6题
小测
• 1、填出下列地理事物 山脉:① 、② 、③ 平原:⑤ 。 • 2、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 • 3、 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第二课时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天苍苍、地茫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片衰草枯苇塘”

齐齐哈尔雪期8个月
穿
完成P16活动题
沈阳雪期6个月
1.三地的雪期从北向南逐渐变短?
活动2 ②漠河与长春相比: 纬度较高,雪期较长, 积雪厚度较厚。
①延吉与长春相比: 延吉位于长白山地,且距海近, 降水多,积雪厚度较大。
活动3 传统民居特点及原因

屋顶坡度大:有利于冬季屋顶积雪下滑, 墙厚、窗小:有利于防寒保暖。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情境荟萃
东 北 虎
情境荟萃
学习目标
1、通过地图和资料的阅读分析,让学生 认识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 气候等特征,理解东北冷湿气候的 原因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通过读图、思考活动题进一步培养 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 3、通过书本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会分析地理问题。
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适宜机械化耕作
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说说东北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
东北三省人口少,粮食产量多,除了供当地人们 的需求外,还能有很大剩余作为商品化。
长期开荒,东北已面临着什么样的环境问题?
湿地面积锐减 生态环境恶化
如何将东北的发展和湿地的保护更好地结合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