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摘编

信息摘编

关注消防关爱生命(通讯员薛莲)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以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确保安全,10月16号下午第四节课,我校特邀惠山区消防大队李副大队长来校给高一学生作了一次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讲座。

在讲座中,李教官主要就报警、灭火器的种类及使用、疏散逃生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等方面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并且,学校还计划在本周六开展一次实地火灾逃生演习,进一步提高学生遇到火险时,逃生、自救和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近年来,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多渠道地增加师生安全防范知识和经验,以创建“平安校园”、“绿色校园”。

让绿色充满校园——“无锡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洛社,人杰地灵,交通发达,经济繁荣。

座落在该镇的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品味着传统文化的甘醇,吮吸着古今文明的滋养,得天独厚,春华秋实,桃李满园。

洛社高级中学是江苏省首批三星级高中,也是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2004-2005年度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无锡市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先进学校和模范学校,是中国科技大学电化教育实验学校、苏州大学和扬州大学教育实习定点学校、江苏大学教改实验基地,是全国高考考点设置学校。

学校中,崭新的行政楼气势非凡,安静的教学楼绿荫环抱,现代化的实验室设备齐全,整齐的宿舍区温馨舒适。

整个校园芳草缤纷,佳木葱茏,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充满诗意和活力。

学校在六十六年的办学历史中,与时俱进,薪火相继,为国家培育了二万五千多名优秀人才,历届校友,人才辈出,若群星璀璨,遍布祖国和世界各地。

这里,是一方播种和放飞希望的热土,是广大学子读书求学的美好殿堂。

绿色美化篇1996年,洛社镇政府易地新建洛社高级中学。

校园东部为教学实验楼和行政综合楼,中部为文化活动中心、餐饮中心和购物中心,西部为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南部为运动场。

学校布局合理,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2004年起,学校耗资2000多万元建造了国际标准的400米标准运动场、改建了文化活动中心、学校景观改造和弱电系统的改造。

同时,学校通过重新整饰环境、打造人文景观,实现环境的美化和人文化。

学校主体建筑饰以砖红色外墙,辅以明快的白色线条,传达出沉稳内敛的气质,走廊墙壁上悬挂的艺术书画,辉映出高雅的文化氛围。

学校景观有独特的设计。

入口广场由校训碑和六根石柱组成,石柱刻有出自《论语》的“文”、“行”、“忠”、“信”、“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文字,彰显着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洛中学子心中的圣殿——王羲之的“洗砚池”掩映于绿树红瓦中,诉说着洛中悠远的历史;“孔子讲学处”群雕昭示着我校秉承儒学传统的风貌,体现了我校教师的教育理想;由校友捐资助建的“思源苑”象征着我校桃李芬芳;“希望之光”雕塑昭示着洛中充满希望的明天。

校园内佳木葱茏,光影参差,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充分体现了我校环境育人的理念。

通过营造环境的净化、美化、人文化,学校已建设成了高雅的文化殿堂、优越的学习场所,逐步形成绿色校园、书香校园和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也被评为“惠山区文明单位”,获得了“无锡市园林式学校”等称号。

绿色管理篇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决定着这一代青少年因受环境教育影响而产生的行为认知和价值取向,它既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中营造热爱环境、宣传环保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树立绿色理念,开展环保行动,学习环保知识,自觉地参加校内外各项环保活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尽一份努力与爱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真正让洛社高级中学的校园成为绿色校园。

1.健全组织体系,形成管理网络。

学校由一名校级行政领导(陈建良副校长)分管环境教育工作,校长任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组长,从解决实际问题着手,从上到下成立和健全环境教育组织,保证环境教育工作在决策、师资、设施、经费上没有后顾之忧。

并建立、健全环境教育管理制度。

成立了学校爱委会。

在此基础上,学校定期开展环境专项整治,不断发动学生参与环保工作,提高环保意识,开展环保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作用,在校环保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定期组织教导处、学生会、团总支等各职能部门做好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如:黑板报、宣传橱窗、环保专刊,组织环保征文比赛,平时检查督促教室、寝室的环境卫生及绿化保护等工作;及时统计学校环境教育成果,利用网络加强宣传力度。

2.加强管理,形成整洁型、守纪型校园。

学校依据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工作规范,施行规范化管理。

我校学生中有一千左右寄宿于学校,寄宿生管理是学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我校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推行“三制”管理模式,就是:对寄宿学生实行半军事化、“封闭”性的管理制度,实行班主任问责制(从早晨寄宿生起身到晚间熄灯睡觉,班主任老师需要全程负责)和领导、老师值勤制(每天晚上有一位领导、三位教师住校值勤,全校则有一名门卫负责通夜全校值勤,全校秩序十分井然有条)。

我校建立了一系列制度,针对学生的各种规范汇编成了《洛社高级中学学生手册》。

我校努力营造净化、美化、文化的育人环境。

首先制订了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卫生常规检查、评比激励机制等,成立了爱卫会,建立了完善科学的卫生管理网络,保障了卫生工作的常效管理,实现校园“净化”。

学校还进行了“美的宿舍”、“美的教室”评比等特色系列活动。

校内可绿化面积的绿化率达90%以上,校园洁净,教室整洁,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无卫生死角。

学校特定周二高一宿舍卫生大扫除,周三全校大扫除,周四高二宿舍卫生大扫除。

形成定期的打扫制度,并做好检查和评比工作,坚持及时反馈,并与班级评优、班主任津贴挂钩。

3.加强监督,形成节约型校园。

学校食堂正在创建“A级食堂”,食堂卫生达标,煤烟、油烟排放符合标准,不使用一次性饭盒、塑料袋。

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成立了学校的保安大队和每个班级的水电管理员,监督用水和用电情况。

学校的水龙头无滴水现象,厕所干净无臭味。

学校号召学生从节约每一张纸开始,几乎每个班级都设立了一个收集废饮料瓶的箱子。

把平时攒下的饮料瓶卖钱充实班费购买净水或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

4.加强监控,形成安全型校园。

学校注重环保知识学习,树立环保意识。

学校有一个标准通风化学实验室,所有实验室都按要求水电到位。

实验室采用电子化管理,实验的通知以及器材预约都可以在网络上下单完成。

学校被评为“无锡市实验教学标准化学校”,学校实验室被评为“无锡市先进实验室”。

医疗室的废液等交由医院统一处理。

食堂建立了一整套工作规范,制度上墙。

锅炉房每年年检,餐厅就餐环境好。

学校注重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周边环境的宣传和治理。

各项安全工作已经成为惠山区学校层面上的翘楚。

绿色教育篇根据学校为高中的实际情况,在绿色教育中树立了以地理、政治等课程的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为有力武器的教育策略。

并要求有关老师在课堂上,以地理课为主阵地,讲到和环境有关的课题时,要对学生进行有关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教育。

定期组织知识讲座,传播绿色理念。

开展环保活动,每月进行绿色先进班级评比。

围绕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环境日、臭氧层日等纪念日举行活动,积极配合市环保局有关环保宣传活动,向社会宣传绿色理念。

积极倡导学生能自觉地保护周边生态环境,懂得节约资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环境道德观念。

在学校的具体活动中,我们和科技节的活动相结合,搞了一个“环境保护”演讲比赛和“变废为宝”的废品制作比赛。

我们还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开展了“寻找校园中的美”主题活动。

活动不仅让学生找出校园中美的一面,也让学生找出校园中不是太好的地方,以利于改进。

绿色宣传篇为了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作用,在校环保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定期组织教导处、学生会、团总支等各职能部门做好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如:黑板报、宣传橱窗、环保专刊,组织环保征文比赛,平时检查督促教室、寝室的环境卫生及绿化保护等工作;及时统计学校环境教育成果,利用网络加强宣传力度。

宣传途径主要有:1、“绿色学校”专题网页。

学校专门在洛社高中的网站上开辟了“绿色学校”专题网页。

既引起学生对创建工作的关注,也加强学校对创建工作的宣传。

2、学校“共青团之声”广播站。

通过一周两次的广播对学生进行宣传与教育。

3、学校“星光”电视台。

每周播放科普教育片,由学生自己录制、编辑节目,宣扬人文校园。

4、黑板报。

黑板报是班级宣传的主阵地,而主题黑板报评比“绿色校园的美”让学生用一双探索的眼睛去学习,去探求,去发现,对学生进一步感受绿色校园与人文校园的特色,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努力,近年来洛社高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高考成绩连年来不断刷新,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这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更可喜的是,学校在10月份接受了江苏省评估院的四星级学校的评估,四星级学校的荣誉基本上花落洛中。

全校师生纷纷表示,将以更努力的姿态来迎接新的挑战,洛中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环境建设、教育和事迹简介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爱”为切入点,以情感教育和情感投入为基本手段,把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行为提上了教育日程,把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家长、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环境教育越来越显得重要,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体系中的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贯彻实施,我们作了专门研究,并进行座谈,集思广益,并广泛征求意见。

学校在近年来,在“无锡市园林化学校”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校环境的硬件投入,在投入大量资金改造了老行政楼、学生公寓楼的基础上,投入800万左右的资金改造了操场,建成了具有国际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

在今年6月,还将加大投入,进行景观改造。

建成后,学校不仅成为绿色校园,还将成为精致校园。

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决定着这一代青少年因受环境教育影响而产生的行为认知和价值取向,它既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中营造热爱环境、宣传环保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树立绿色理念,开展环保行动,学习环保知识,自觉地参加校内外各项环保活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尽一份努力与爱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真正让洛社高级中学的校园成为绿色校园学校由一名行政领导(陈建良副校长)分管环境教育工作,校长任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组长,从解决实际问题着手,从上到下成立和健全环境教育组织,保证环境教育工作在决策、师资、设施、经费上没有后顾之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