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PPT课件

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PPT课件

⑦拆线后加强肩关节活动,如鼓励患者自己进餐;做画圈及滑轮运动;双 手合并向前,向上伸直练习;手臂外展旋转练习等,以增加肩关节活动 范围,锻炼和恢复患肢功能。
健康教育
1、活动:术后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坚持患
肢功能锻炼至少三个月。两年内患肢不能输液。
2、避孕: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以免促使乳腺癌的复发。 3、化疗或放疗:化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一旦出现骨髓抑
影响创面愈合 ❖ 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以促进淋巴回流;肢体肿胀
严重者,可戴弹力袖或使用弹力绷带促进回流,局部感染应用抗生素。
2.皮下积液
❖ 由皮瓣活动遗留空腔,皮下渗液引流受阻导致的, ❖ 可采用创面持续负压引流及皮瓣良好的固定来防止。
皮瓣坏死
❖ 是最常见的乳腺癌术后并发症 ❖ 轻的只会引起皮瓣边缘坏死,范围不大,也
❖ 地区因素 欧美多于亚洲,白种人发病率较高。 ❖ 饮食习惯 高脂饮食、肥胖人发病率高,饮酒也有
一定影响。 ❖ 乳腺增生的恶变 ❖ 一侧患乳癌,有子宫或卵巢原位癌病史者。 ❖ 其他因素 放射线及其他致癌物质等。
临床表现
❖ 乳房肿块
早期:患侧无痛性、单发 小肿块。
晚期:肿块固定、皮肤溃 破、恶臭溃疡,似菜花。
术后存在的护理问题
一、疼痛 患者术后都会有伤口疼痛的必然性,针
对此问题,指导患者家属正确使用镇痛泵以 减轻疼痛。镇痛泵效果不佳时,可使用止痛 药物。
切口和引流的观察
1)术后用绷带或胸带加压包扎,应注意患侧肢体远端的血液供应情况(皮 肤颜色、温度、脉搏)如皮肤紫绀色,皮温低,脉搏扪不清,提示腋部 血管受压,及时调节绷带松紧度,以患侧上肢血运恢复正常为宜。绷带 松脱滑动应重新加压包扎,减少创腔的积液,使皮瓣与胸壁紧贴。
乳腺癌的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但比较肯定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种: ❖ 性激素的变化 以更年期45-50岁及绝经期前后60-65岁居
多。 ❖ 激素因素作用 初潮年龄早,在12岁前初潮。绝经晚,55岁
以后,行经超过40年,不孕、未哺乳及初产年龄大,绝经期 后长期雌激素替代,发病率高。 ❖ 遗传因素 母女关系高10倍,姐妹高2-3倍
乳腺癌围手术期 护理
乳腺外科 郭燕
乳腺癌定义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在各种 内外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失去正常 特性而异常增生,以致超过自我修复的 限度而发生癌变的疾病。
关于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全球每年 约有 120万妇女患有乳腺癌,50万人 死于乳 腺癌。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较快, 已超过宫颈癌。发病率为10 万分之40,乳腺 癌多发于40 到60岁的女性,男性少见。
热情迎接患者,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护士、 病区环境及规章制度。手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帮 助患者正确面对癌症。消除焦虑,正确面对疾病。
知识缺乏:缺乏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告知患者与本疾病相关的知识,如病因, 协助患者进行相关化验及检查围手术期间如 何配合医护人员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患者 对此有所了解,以配合患者消除心理障碍, 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 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不会影响伤口愈合。 ❖ 坏死范围较大者,应及时将坏死部分剪除,
清创换药,作好植皮前的创面准备,以便早 期植皮
功能锻炼
①术后当天先进行患肢的握拳和转腕运动,每次1分钟,每日3-5次。
②术后第1-3天开始增加肘关节屈伸运动,每次2分钟,每日3-5次。 ③术后第3-5天开始练习用手掌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廓的动作,每次2分钟,
处理原则
手术治疗为主,辅助化学药物、放射、 内分泌、生物等综合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乳房改良根治术、保留乳房的乳房癌切除术、 乳房癌根治术、单纯乳房切除术、乳房癌扩大根治术。
❖ 化疗药物治疗 ❖ 新辅助化疗 ❖ 内分泌治疗 ❖ 放射治疗 ❖ 生物治疗
乳腺癌术者案例
患者,女性,40岁,右乳肿物2年余入院。入院 时T 36.3、P 80、R 18、BP 95/60 完善术前化验 检查无异常,行术前准备,备皮、禁食水。于2014 年1月16号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毕于13:10分安 返病房,回房时全麻已清醒,生命体征平稳,遵医 嘱给予外科术后一级护理,平卧位,禁食水,氧气 吸入,心电监护,胸带加压包扎,胸壁、腋下引流 管各一根,止血、补液药物治疗。
查体
乳腺钼靶片提示:右 乳外上可见
2.0cm*1.5cm团块状 影,上缘清晰,致密。
❖彩超示:
右侧乳腺外上见范围约1.7cm*1.2cm 低回声,边界尚清,形态规则,回声欠 均。
确诊标准
❖ 术中冰冻:右侧乳腺浸润性癌 ❖ 确诊:右乳癌 ❖ 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
❖ 术前评估
焦虑:担心手术安全、乳房外形的改变。
制(血白细胞计数<4×10/L)应暂停。注意保护皮肤。出现 放射性皮炎及时就诊。
4、义乳或假体 5、自我检查
自我检查
❖ 看:
面对镜子双手下垂,仔细看乳房两边是否 大小对称,有无不正常突起,皮肤及乳头是 否有凹陷或湿疹。
❖ 触:
左手上提至头部后侧,用右手检查左乳, 以手指之指腹轻压乳房,由乳头开始做环状 顺时针方向检查,逐渐向外(约3-4圈)至全部 乳房检查完整为止,并用同样方法检查右边 乳房。
2)引流管护理:为了防止创腔积液、皮瓣坏死,术后放置引流管:胸骨旁、 腋下两根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低负压吸引状态,一般术后4-5天创 腔无积液,创面皮肤紧贴可拔管。引流拔出后出现皮下积液,应严密消 毒后抽液,加压包扎。
并发症预防
1.患肢水肿预防:
❖ 软枕抬高上肢平卧 ❖ 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扶,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以防腋窝皮瓣滑动
每日3-5次。 ④术后第5-7天可以用健侧手帮助患侧上肢做向上抬举的动作,直到超过头
部,每次3分钟,每日3-5次。
⑤术后7-9天逐日进行梳头练习,并可用患者的手指尖顺着贴在墙上的标尺 渐渐向上爬行,逐步提高,每次3-5分钟,每日3-5次。
⑥术后9-12天逐渐使患肢手掌越过头顶,尽可能摸到对侧耳朵,每次3-5分 钟,每日3-5次。
❖ 卧:仰卧平躺,肩部稍垫高,举起右手臂,
左手触摸右侧腋下,乳房尾叶有无肿块。同 法检测左侧 乳房及腋下。
❖ 拧: 最后再以大拇指和食指挤压乳头,注意
有无异常分泌物。
谢谢!
❖ 改良根治术是最常用的手术 方式。
❖ 在男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 较晚,诊断时分期较晚,生 存率较女性乳腺癌差,总体 5年生存率为36%~66%。
乳腺癌的特殊检查
❖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早期发现 的最有效方法。
2、B型超声检查 3、近红外线扫描
❖ 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1、细针穿刺 抽吸细胞作细胞学诊断 2、空芯针穿刺 取出肿瘤组织条作病理学检查 3、病理学检查 切下肿块作病理学检查 4、细胞学检查 乳头溢液图片细胞学检查
❖ 乳房外形改变
局部隆起、酒窝征、乳头扁平、回缩、内陷
❖ 转移征象
淋巴转移:多见于患侧腋窝。 血运转移:转移至肺、骨、
肝。
骨上淋巴结转移 ---
❖ 炎性乳房癌
患侧乳房红、肿、热、且 硬。
❖ 乳头湿疹样乳房癌
男性乳腺癌
❖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疾病, 其诊断率不及乳腺癌的1%。
❖ 男性乳腺癌大部分是浸润性 导管癌(85%~95%)。
术后评估
❖ 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 ❖ 舒适的改变 ❖ 引流效能降低的可能 ❖ 有感染的危险 ❖ 潜在并发症---患侧上肢水肿及功能障碍;皮
下积液;皮瓣坏死;肺不张、肺炎 ❖ 知识缺乏---缺乏有关乳腺癌预防及术后功能
锻炼的相关知识 ❖ 自我形象紊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应去枕平卧位6小时 后改为半卧位,以减轻腹部张力,遵医嘱给 予氧气吸入,多功能心电监护,告知患者及 家属吸氧及使用心电监护的注意事项。妥善 固定各引流管,防止脱落打折,保持引流管 通畅,观察引流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引 流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做好口腔护理, 防止口腔感染。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创造安 逸、舒适的环境,保证患者呼吸充足,从而 提高机体抵抗力,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