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煤矿安全管理与生产姓名 *** 系别安全工程系专业安全技术管理班级 **** 指导教师 ***2012年 5 月 6 日目录摘要 (1)前言 (2)第一章煤矿安全管理的发展与展望 (3)第一节煤矿安全管理的历史 (3)第二节现代煤矿的安全管理 (4)第三节煤矿安全管理的展望 (5)第二章煤矿安全生产的实践 (7)第一节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7)第二节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7)第三节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8)第四节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8)第三章建立安全长效机制 (10)第一节建立健全责任制约机制 (10)第二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10)第三节责任体系落实 (10)第四节现场管理机制 (11)第四章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3)第一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性 (13)第二节职工的培训 (13)第三节现场职工自救和互救 (13)第四节矿山救护队建设 (13)第五节实施职工健康保障体系 (14)第五章加强“一通三防”管理 (15)第一节提高认识 (15)第二节抓好四道防线管理工作 (15)第六章结语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摘要煤矿行业属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建立和落实长效机制,才能彻底扭转安全上的不利局面。
因此,在一个时期或者更长时期逐步形成安全生产久安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生产“一通三防”前言煤矿安全事故是一个可怕的无底洞,一旦发生就会影响生产甚至造成全面停产,形成巨大的损失,并且它吞噬生命,损害健康,给人留下身心的创伤。
国家本着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负责任的精神,正确地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明确了安全的地位和安全工作的根本方法。
又提出了“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进一步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安全基础不实,部分应该被淘汰的设备还一直在使用,煤矿重点攻关课题的研究速度缓慢,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
第一章煤矿安全管理的发展与展望第一节煤矿安全管理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煤矿灾害严重、灾害多的国家,常发生的灾害有瓦斯灾害、顶板灾害、矿井火灾、水害、冲击地压、尘害和热害等。
我国煤矿灾害危害严重,年瓦斯涌出量在100亿立方米以上。
1998年以来,采取了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监察机构、制定煤矿安全生产法规、开展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增加煤矿安全投入和实施责任追究制度等重大举措。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指示和工作部署,加强领导,强化监察,深化整治,综合治理,全国小煤矿总数由1997年的8.2万个,减少到目前的2.3万个,总共关闭小煤矿近6万处。
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的产量比例由4:2:4变为5:2:3,煤矿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2000年5.86,2004年3.08,2005年上半年2.75)。
但是,由于我国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基础还很薄弱,一些深层次和历史遗留问题还远未得到彻底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煤矿安全事故仍然处于高发态势,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截至2005年4月,全国煤矿总数为24813处。
其中国有重点煤矿681处,纳入45户重点监控对象的有414处;在27个省(市、自治区)1264个市县均有分布。
2006年1至9月份全国煤矿死亡4228人,同比上升7.0%,其中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40起,死亡1159人,分别上升53.8%和165.2%。
一是对煤与瓦斯突出、煤自燃等灾害发生机理的认识仍停留在假说阶段,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二是生产条件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煤与瓦斯延期突出,需要对原有理论进行修正和完善;三是多种灾害的共存及相互转化的理论研究也很欠缺;四是煤矿生产的特殊性、致灾因素多样性和致灾机理复杂性决定了煤矿安全理论研究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积累过程第二节现代煤矿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煤矿综合素质的高低。
煤矿安全与否决定于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环境,而人的安全行为与人的安全心理密切相关。
换句话说,煤矿安全管理,主要是对人、设备和矿井自然环境的安全防护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是核心,因为人的因素是主导、管理因素是关键、物的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条件。
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中,应由事后追查为主转变为事前预防为主,按照人的心理规律和客观规律制定安全预防措施,引入和运用心理科学这个手段更好的为煤矿安全管理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安全管理体系。
具体讲,有以下四种现代的方法:(1)安全系统工程法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导致矿山灾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所以,矿山安全管理必须从整个矿山系统的总体出发,研究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矿山安全大协调系统,建立矿工生命保障、健康;矿山财产安全;矿山环保、信誉的目标管理体系。
过去,矿山安全管理多局限于单个矿井、单个灾害种类、单个侧面的管理,局限于具体的灾害事件的管理,即进行孤立的管理,其管理成果应用有限,很难进行实质性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因此,矿山安全管理应向综合化和系统化方面发展,即大力开展对多矿区、多矿种、多种矿山灾害的总体安全研究,使之真正做到“安全减灾,综合防治”。
(2)安全评价法安全评价也称为危险评价或风险评价,是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矿山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损失与伤害程度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并以既定的指数、等级或概率值做出表示,再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便消除危险或将危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3)事故预测与预防法事故预测:矿山灾害事故具有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再现性的特征;意外事故是一种随机现象,对于个别考察无具有不确定性,但对于大样本,则表现出规律性。
因此,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是研究矿山灾害事故规律、进行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
事故性质:小概率事件;随机现象;大数法则。
预测方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线性回归预测法;灰色预测法;趋势外推预测法;主次因素薄弱环节预测法;规反馈预测法等。
事故预防:矿山灾害事故的预防模式可分为事后型模式和预期型模式两种。
事后型模式是一种被动的对策,即在矿山灾害事故或灾难发生后进行整改,以避免同类事故再度发生的一种对策。
这种对策遵循如下技术步骤:矿山灾害事故发生——调查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提出整改对策——实施对策——进行评价——新的对策。
预期型模式是一种主动、积极地预防矿山灾害事故发生的对策。
显然这是现代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
其基本的技术步骤是:提出矿山安全或减灾目标——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主要问题——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方案——评价——新的目标。
(4)安全目标法矿山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方法是,根据当前矿山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由上级制定出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或一季)矿山安全管理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将安全目标分解落实到下级各部门或个人,要求下级各部门或个人根据上级制定的安全目标和保障措施,来制定自己的安全目标和保障措施,并将其付诸实施;然后,再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作为进一步搞好矿山安全目标管理的依据。
简言之,矿山安全目标管理就是让矿山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矿工亲自参加安全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既定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由此可见,矿山安全目标管理是一种重视人、激励人、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动态管理方法,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矿山安全的整体优化,即使矿山生产达到最佳的整体安全运行效应。
总之,安全是煤矿生产的头等大事,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是人,人又有心理活动,因此,在煤矿安全上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才能抓住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才能使安全工作做到有预见性和主动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三节煤矿安全管理的展望1、煤矿管理需要的进步首先加大煤矿安全科技投入,建议国家将煤矿灾害防治技术对策纳入国家相应的科技计划,作为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使我国煤矿灾害防治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次要完善煤矿安全科技创新体系,建议发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整体优势,把该院建设成为承担煤矿安全基础和共性关键性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国家煤矿安全创新基地,国家在财政上对其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并在该院设立煤矿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对中国矿业大学的煤炭主体专业学生实行减免学费的政策,支持在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第三,提高煤矿准入、安全生产条件和技术保障能力,建议设立煤矿安全标准研究专项,制定煤矿安全准入和安全生产技术条件强制性标准,以及标准实施的管理、监督和责任追究等法规,逐步提高办矿、安全生产及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门槛条件;压减安全保障性差的产煤地区的生产规模,继续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国有煤矿;通过关闭、改造、整合等形式压减小煤矿数量,减少危险源;建议国家调整煤炭行业税赋过高的状况,取消铁路建设基金,继续实行国债资金项目和财政补贴方法,逐步消除企业安全欠账;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提高煤炭行业生产力水平;加强煤炭行业全过程管理,提高国家对煤炭资源的控制和保护力度,从源头上防止煤炭资源的无序开采;劳动社会保障部加紧制订井下职工最低工资收入标准、最低入井津贴标准。
2、进一步规事故调查处理,从严查处事故。
一是将事故调查的程序进一步理顺。
将原各监察科负责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全部归到事故调查科,使事故报告更及时、准确,也便于监督。
二是进一步规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和调查工作真正做到依法进行。
三是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使每起事故都做到事故原因清晰,责任划分准确,处理得当。
事故结案率达到100%。
四是督促事故防措施的落实。
使措施落实到位,责任人处理到位。
3、实行工作月计划审批制度,提高了效率、规了程序。
新的一年,在总结去年监察月工作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监察工作月计划制度。
监察月工作计划由去年的计划一个地区变成了具体的煤矿,而且具体到了要重点查处什么问题,使监察工作更趋于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
每个监察员工作更有序化。
第二章煤矿安全生产的实践第一节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在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有些人将它们对立起来,视为一对矛盾,这种熟悉是错误的和片面的。
安全与生产之所以不是一对矛盾,就是由于它们根本不是对立着的双方,安全生产相相互依存关系,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而言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安全。
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生产。
人们常说:“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就是这个道理。
在熟悉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上,我们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用对立同一的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和现象,既要承认安全与生产存在着本质的必然联系,又要承认安全与生产之间存在着区别,正确理解与把握安全生产的辩证关系,反对形而上学,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观点,杜尽把安全与生产完全割裂开来的片面孤立的思想,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克服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