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景观设计师模拟题与答案题

园林景观设计师模拟题与答案题

1、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园林类型是人工山水园。

22、建置在城镇里的私家园林,绝大多数为宅园。

53、皇家园林(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形式是一池三山。

71、东方园林的代表是中国园林,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

2、西亚园林的代表是叙利亚,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学园。

3、欧洲园林的代表是古代意大利,主要特色是以规则式布局为主。

1、由于城市的新鲜空气主要来自园林绿地,所以城市园林绿地被称为“城市的肺脏”。

542、园林植物能通过吸附有毒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因此被称为“过滤器”。

3、园林植物能杀死病菌,因此被称为“净化器”。

574、园林植物对土壤的净化作用是因为植物的根系能吸收、转化、降解和合成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591、园林是自然风景景观和园林景观的综合概念。

662、园林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工程设施三个方面。

663、植物类景观包括森林、草原、花卉三大类。

714、山水是中国山水园的骨架。

805、地形是园林的基底骨架,地形分为陆地和水体二部分,陆地分为平地、坡地、山地三类。

806、山地包括自然山地和人工堆山叠石,按山体的构成材料分为土山石山土石山。

807、石山分为天然山石和人工塑石两种。

土石混合的山有土山点石和石山包土两种做法。

808、一般山体可分为观赏山和登临山,又有主山次山客山之分。

9、按水体的使用功能,可分为观赏的水体和开展水上活动的水体两类。

10、闸坝的主要作用是蓄水和排水,喷泉常与水池、雕塑同时设计,结合为一体。

8111、汀步石既是水中道路,又是点式渡桥。

8412、中国造园历来盛行用山石特置观赏峰石。

851、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最大特点是艺术意境美。

1002、园林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种形态。

1003、图形是由线条围合而成的平面形,一般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类。

4、静态均衡也叫对称平衡,动态均衡也叫不对称平衡。

动态均衡创作法有构图中心法、杠杆均衡法、惯性心理法。

108-1095、产生和谐的来源,一是同类景物之间,二是不同景物之间。

1136、创造和谐的方法有相似协调法、近似协调法、整体与局部的协调。

7、世界公认的最佳数比关系是黄金分割理论,基本含义是:两个因素的比值近似1:0.618 。

1148、三远视景包括仰视高远、俯视深远、平视中远。

1339、园林风景景观序列包括:基调、主调、配调、转调。

13710、光谱中近于红端区的颜色为暖色系,近于蓝端区的颜色为冷色系。

11、在春秋或寒冷地区宜多用暖色花卉,夏季或炎热地区宜多用冷色花卉。

14112、园林内色彩的来源有三大类:自然山水和天空的色彩、园林建筑和道路、广场、假山石的色彩、园林植物的色彩。

1421、树列设计的形式有两种:单纯树列和混合树列。

1542、行道树设计形式通常分为树带式和树池式两种。

1563、树群设计有单纯树群和混合树群两种。

1624、混交树群的树木种类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 10 种。

1635、树群一般应用于具有足够观赏视距的环境空间里。

1636、疏林可设计成疏林草地、疏林花地、疏林广场三种形式。

164-1657、根据树种特性,林带的株距一般为 1-6米。

1658、植篱造型设计一般有几何型、建筑型、自然型。

1681、公园出入口的主要设施有大门建筑,出入口内外广场。

2442、山地公园园路的坡度应小于12%,如超过12%应当做防滑处理。

2453、公园中广场的形式有自然式和规则式。

2471、常用的行道树种植方式有树带式和树池式两种。

2722、人行道绿化带上的株距一般不小于树冠直径的 2 倍,雪松等宜遮挡实现的常绿树,株距应为树冠冠幅的 4-5 倍。

2743、人行道绿化带的设计以规则与自然相结合形式最为理想。

2754、分车绿带的种植可分为封闭式种植和开放式种植。

2765、中心岛俗称转盘,为了避免影响视线,装饰绿地切忌种植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

2811、广场空间形态主要有平面型和空间型两种,已建成的城市广场绝大多数是平面型。

3302、一般来说,广场围合程度越高,越容易形成“图形”。

3343、德国学者克里尔认为,广场空间有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是矩形、圆形、三角形3364、被建筑完全包围的广场称作封闭式,被建筑部分包围的广场称作开放式。

3361、在居住区公共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 ,其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宽度不小于 8m ,面积不小于 400平方米。

3572、在组团绿地中,为了保持较高的绿化覆盖率,又有充足的铺装活动场地,可以在铺装地上留种植穴种植高大乔木,形成树荫式铺地广场。

3663、组团绿地主要依靠园林树木围合绿地空间,在具体配置中应避免在靠近住宅建筑处种树过密,组团绿地内必须有一处开敞明亮的园林空间。

4、临街组团绿地在布局中一般采用规则式布局。

3685、宅旁宅间绿地和庭园绿地时居住区绿化的面积的50% 。

3716、一般在宅间道路北侧布置落叶乔木做行道树。

3737、高层塔式住宅四旁绿地宜成片种植地被、草坪和布置乔灌木树丛。

3748、郊野高档住宅社区一般容积率为 04—0.6、绿地率为 40%以上、人口密度为每公顷 40-60人。

3771、单位附属绿地不对社会公众开放,也被称为专用绿地。

3792、工业企业绿地规划和建设的优点是:投资小、见效快、收益时间长。

3、工业企业绿地布局一般分为厂前区绿地和生产区绿地,大型工厂还有生活区绿地。

3824、工厂大门绿地布置首先要考虑方便交通,其次要与建筑物形体色彩相协调。

3855、工厂行政福利建筑区绿化,一般在建筑物附近采用规则式布局,远离建筑物的块状绿地可以根据地形变化采取自然式布局。

3866、如厂区道路较窄只能种植一行树,应将树木设计在东西向道路的北侧,以利采光;南北向道路应设计在西侧,以利遮阳。

3871、风景名胜区也称为风景区,海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国家级风景区。

2、我国风景名胜资源包括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4113、国家公园应当有超过 20 km2的核心景区。

411第一章中国园林概述1、中国古典园林按基址和开发方式,可分为( B)中国古典园林按布置形式,可分为(A )中国古典园林按隶属关系,可分为(C )中国古典园林按地域,可分为(D )A、自然式和规则式B、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C、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D、江南、北方、岭南、巴蜀、西域2、一般来说,人工山水园按面积划分,小型的为(A ),中型的为(B ),大型的为(C )2A、0.5hm2以下B、0.5-3hm2 C、3hm2以上D、5hm23、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生成期相当于(A ),转折期相当于(B ),全盛期相当于(C ),成熟期相当于(D ),成熟后期相当于(E )6-10A、殷、周、秦、汉B、魏、晋、南北朝 C、隋、唐D、两宋到清初E、清中叶到清末4、古籍里称为苑、苑囿的园林属于(A),称为园、池馆、别业、草堂的属于(B )2-5A、皇家园林B、私家园林 C、寺观园林 D、公共园林5、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是( D)7A、草圃B、瀛洲C、精舍D、灵囿6、中国园林最主要的特点是(C )10A、诗情画意B、蕴涵意境C、本于自然,高于自然D、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多项选择1、下列各项中属于皇家园林的是(ABC )2A、御苑B、苑C、宫苑D、山池E、园墅2、下列各项中属于私家园林的是( ADE )3A、园B、苑C、苑囿D、草堂E、别业3、中国古典园林按使用性质,可分为( ABCE )2--6A、宫廷园林B、陵墓园C、府园D、私家园林E、公共园林4、中国南北气候差异悬殊,根据不同地域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分为(ABCDE)A、北方园林B、江南园林C、岭南园林D、巴蜀园林E、西域园林5、按园林布置形式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 BD )2A、天然式B、自然式C、人工式D、规则式E、混合式第二章外国园林概述(一般)1、日本古代皇家园林把“一池三山”的格局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自己特点的(D )28A、枯山水B、茶庭C、离宫书院 D、水石庭2、日本古代园林学习和借鉴的主要是(A )27-30A、中国园林B、西亚园林C、欧洲园林D、古印度园林多项选择1、世界园林公认的三大系统是( ABC )27A、东方B、西亚C、欧洲 D、古埃及 E、古印度2、在日本古代园林发展的中期出现的造圆形式有(BCD )28-30在日本古代园林发展的后期盛行的是( CE )A、水石庭B、寺园C、茶庭 D、枯山水 E、离宫书院1、地球上由森林绿地供给的氧为(D )53A、30%B、40%C、50%D、60%2、垂直绿化的墙面温度比没有绿化的墙面温度(C )54A、高5度左右B、高8度左右 C、低5度左右 D、低10度左右3、大片绿地调节湿度的范围可以达到的距离为相当于树高的(D )A、2倍B、5倍C、10倍D、10-20倍4、城市空气中污染物质中,数量最多的是(B )56A、粉尘B、二氧化硫C、氯气D、氟化氢第四章园林构成要素(次重点)1、构成大地景观骨架的是(D )66A、植物B、河流C、道路D、山岳2、划分名山类型的一般原则是( D)66A、以历史为依据B、以尺度为标准C、以其时作参照D、以岩性为基础3、大地景观的血脉是( C)68A、山脉B、植物C、水D、道路3、平地坡度为(A ),缓坡的坡度为(B ),中坡的坡度为( C),陡坡的坡度为( D),80A、0.5-2%B、8-10%C、10-20%D、20-40%4、山地的坡度一般大于等于(B )A、40%B、50%C、60% D、70%5、园林绿地中最常见的建筑是(A)85 有平台挑出水面观赏风景的园林建筑是(C )86在园林中作透景、隔景、框景,起导游和组织空间等作用的建筑是(B )86A、亭B、廊C、榭D、厅、堂6、园林中供登高远望的高层建筑是(A ),高且大的建筑称为(B ),成组的游宴场所、起居客舍称为(C ),较为高敞、安静的园林建筑称为(D )A、楼、阁B、殿C、馆D、轩多项选择1、园林工程包括(ABCD )66A、山水工程B、道路桥梁工程 C、假山置石工程 D、建筑设施工程E、城市改造工程2、动物类景观包括(ABCDE )72A、鱼类B、昆虫类C、鸟类 D、两栖爬行类 E、哺乳类3、鸟类一般可分为(ABCDE )72A、鸣禽B、猛禽C、走禽 D、游涉禽 E、攀禽4、名胜古迹景观包括( ABCD )72-77A、古代建设遗址B、古建筑 C、古工程 D、古战场E、石窟5、文物艺术景观包括( ABCDE )78-79A、石窟、壁画B、碑刻、摩崖石刻 C、雕塑艺术品D、诗词、楹联、字画E、出土文物、工艺美术品6、民间习俗与节庆活动包括(ABCDE )79-80A、民族歌舞B、生活习俗、地方节庆C、民间技艺D、民族服饰E、神话传说7、平地按地面的材料分为( ABCE )80A、土草地面B、砂石地面C、铺装地面D、彩色地面E、绿地种植地面8、山在园中可做(ABCD )81A、主景B、前景C、隔景D、障景E、漏景9、按水体的形式,水体水景可分为(ABC),按水流的状态,水体水景可分为(DE )81A、自然式B、规则式C、混合式 D、静态 E、动态10、园路按功能可分为( ABC )82A、主干道B、次干道C、游步道 D、土草路 E、混凝土路11、游憩建筑设施包括(ABCD )85-94A、科普展览建筑B、文体游乐建筑 C、游览观光建筑 D、园林建筑小品 E、餐饮类建筑12、服务类建筑设施包括( ABCD )94A、饮食业建筑设施B、商业性建筑设施 C、住宿建筑设施D、摄影售票房E、大门13、公共类建筑设施包括( ABCDE )94-97A、导游牌、路标B、停车、存车处 C、供电照明D、供水、排水E、果皮箱、厕所14、管理类建筑设施包括( ABCDE )97A、大门、围墙B、办公室、广播站 C、变电室、温室D、医疗、保卫E、食堂宿舍第五章园林艺术基本原理(次重点)1、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是( A)101A、线条B、图形C、体形 D、韵律2、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得统一,说的是(A )104-109景物形式中多种相同或相似部分之间重复出现、对等排列与延续,说的是( B)各风景要素和要素中各部分之间,形成无秩序的秩序、不整齐的整齐,说的是(C )对风景艺术品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加以利用,取得相互比较的呼应关系,说的是( D)A、多样统一法则B、整齐一律C、参差率D、对比法则3、使一种或多种景观要素有序排列,保持相对稳定的距离关系是(C )连续出现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是(A ),景物以较大的差别和对立形式出现是(B )两组以上的要素按一定规律相互变化是( D)A、渐变韵律B、突变韵律C、连续韵律D、交错韵律4、某种要素或线条按照螺旋状方式反复进行是(C ),类似云彩或溪水灵动的表示方法是(D )A、连续韵律B、渐变韵律 C、旋转韵律 D、自由韵律5、在北方的种植设计中,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数量比一般为(D )116在北方的种植设计中,乔木与灌木之比一般为(B )A、1:1B、7:3C、3:1D、1:36、建筑室内空间与室外庭院空间之比至少为(D )景物高度与场地宽度的尺度比例关系,一般为(B )117A、1:1B、1:3--1:6C、1:5D、1:107、地(D)与墙(H)的比例关系小于1时(A ),大于1时( C),等于1时(B )117-118A、空间通过感快而强B、空间通过感平缓C、没有通过感D、产生隔离感8、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D ),能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视距为(C ),能识别景物类型的视距为(B ),能辨认景物轮廓的视距为(A )131A、500mB、150-270mC、30-50m D、25-30m9、人静观景物时,最佳视距为景物(D )132A、高度的5倍B、宽度的3倍 C、高度宽度的各1倍D、高度的2倍或宽度的1.2倍10、视景仰角为45度时可以产生(A ),视景仰角为60度时可以产生(B ),视景仰角为90度时可以产生(C ),视景仰角大于90度时可以产生(D )A、高大感B、宏伟感C、崇高和威严感D、危机感11、俯视角小于45度时可以产生(A),俯视角小于30度时可以产生(B),俯视角小于10度时可以产生(C),俯视角小于0度时可以产生(D)133A、深远感B、深渊感C、凌空感D、欲坠危机感12、人的视距(D)与四周景物高(H)之比为1时,给人以(A ),为2-3时,给人以(B ),为4-8时,给人以( C)134A、室内封闭感B、庭院亲切感C、空旷开阔感D、朦胧感13、给人以兴奋欢乐或危险恐惧感觉的颜色是( A),给人以明亮高贵或焦躁卑俗感觉的颜色是( C),能给人以温和纯净或颓废病态感觉的颜色是(B ),能给人以希望庄重或低贱感觉的颜色是( D) 142A、红色B、黄色C、橙色 D、青色14、能给人以秀丽宁静或悲伤压抑感觉的颜色是(D ),能给人以华贵典雅或忧郁恐惑感觉的颜色是(B ),能给人以严肃温暖或消沉感觉的颜色是( C),能给人以神圣清爽或哀伤不祥感觉的颜色是(A ) 142A、白色B、紫色C、褐色 D、蓝色15、能给人以平静朴素或消极憔悴感觉的颜色是(C ),能给人以肃穆坚实或神秘忧伤感觉的颜色是(B )142A、白色B、黑色C、灰色 D、黄色四、多项选择1、形式美的表现形态包括(ABCDE )101-104A、线条美B、图形美C、体形美 D、光影色彩美 E、朦胧美2、下列各项关于墙或绿篱的高度在空间分隔上的感觉规律,正确的表述是(ABCD )118A、高不超过30cm时,有图案感,没有空间隔离感,多用于花坛草坪边缘处理B、高为60cm时,稍有边界划分和隔离感,多用于台边或建筑边缘处理C、高位90-120cm时,有强烈的边界隔离感,多用于安静休息区的隔离处理D、高160cm时,产生空间隔离或封闭感,多用于障景、隔景或封闭处理E、高200cm及以上时,恢复图案感3、韵律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 ABC )121A、不规则B、规则C、半规则D、对比E、朦胧4、就造园而言,取得整体性的一般方法有(ABCD )125A、分隔与联系法B、主次分明法C、层次联系法D、形体对位法E、旋转法5、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位置(垂直视角)为(ABC )132A、45度B、27度C、18度 D、15度 E、6度6、园林道路系统布局的类型有( ABCDE )137A、串连式B、并联式C、放射式 D、分区式 E、环形和多环式第六章园林植物种植设计(重点)1、根据园林植物应用不同,可以把种植设计分为( A)150-154根据植物生境不同,可以把种植设计分为(B )根据植物应用空间不同,可以把种植设计分为( C)A、树木种植设计、草花种植设计、蕨类与苔藓植物设计B、陆地种植设计、水体种植设计C、户外绿地种植设计、室内庭园种植设计、屋顶种植设计D、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2、按一定间距,沿直线或曲线排列种植的园林树木景观叫(B )154-159按一定间距,列植于道路两侧或分车绿带上的乔木景观叫(A )用一株树木单独种植成景的园林树木景观叫(D )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叫( C)A、行道树B、树列C、对植树 D、孤景树3、树列设计一般乔木间距为( C)、灌木为( A)154A、1-5米B、2-3米C、3-8米 D、5-10米4、正方形树池边长宜为(B ),长方形树池边长宜为( C),圆形树池直径宜为(D )156A、2mB、1.5mC、1.2mx2m D、不小于1.5m5、行道树定植株距一般为(B ),高大乔木为(D ),初种小树可(A ),最后定植(C )156A、2.5-3mB、5mC、5-6mD、6-8m6、行道树的安全视距一般采用( C)156A、50mB、40mC、30-35mD、20m7、用多株(两到十几株)树木做不规则近距离组合种植的园林树木群体景观叫(A )159-用几十株树木组合种植的树木群体景观叫(C ),成片成块种植的大面积树木景观叫(B )A、树丛B、树群C、树林D、林带8、树列常用于(A ),行道树常用于(B),对植树常用于(D),孤景树常用于(C )155-159A、道路边、分车绿带、建筑物旁、水际、绿地边界、花坛 B、道路两侧、分车绿带C、局部空间的主景,如草坪、广场、湖畔、桥头、岛屿、路端、花坛、建筑前庭D、路端、出入口、公园两侧、桥头、石级两侧、庭院左右9、混交树群对乔木层树种的要求是(A ),对亚乔木层树种的要求是(B )162A、树冠姿态优美、树群冠际线富于变化 B、开花茂盛或有艳丽叶色C、以花灌木为主D、适当点缀常绿灌木10、混交树群设计应考虑群落生态,乔木层树种应为(A ),亚乔木层树种应为(B ),灌木层多为(C )162-163A、阳性树种B、稍耐荫阳性或中性树种C、半阴性或阴性树 D、喜阴树种11、树林根据结构不用分为(B ),根据树种不同分为(C ),根据形态不同分为(D ),根据用途不同分为(A )163A、休憩林、防护林B、密林、疏林C、单纯林、混交林D、片状林、带状林12、密林的郁闭度一般为(D ),疏林的郁闭度一般为( C)163A、20-30%B、30-40%C、40-60%D、70-100%13、矮篱的设计高度为(D ),中篱为(C ),高篱为(B ),树墙为(A )A、150cm以上B、120-150cmC、50-120cmD、50cm以下四、多项选择1、行道树设计要考虑的主要内容是(ABCD )155-156A、道路环境B、设计形式C、树种选择D、定干高度E、风俗习惯2、行道树一般要求树木具有的特点包括(ABCDE )156A、适应性强B、姿态优美C、生长健壮、树冠宽大D、萌芽性强E、无污染、过敏性少3、孤景树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ABCDE )157A、形体高大B、姿态优美C、树冠开阔D、枝叶茂盛E、花果叶枝等有观赏特质4、混交树群的多层结构包括( ABCDE )162A、大乔木层B、亚乔木层C、大灌木层D、小灌木层E、草皮层5、屋顶花园的设计形式有(ABCDE )178A、地毯式B、花圃式C、自然式 D、点线式 E、庭院式第九章公园规划设计(次重点)1、公园按隶属关系可分为(A ),按位置可分为(C),按性质可分为( B)A、国家公园、省市县区属公园B、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体育公园C、室内公园、郊外公园、火山公园 D、文化休息公园、近邻公园、陵园2、内容和设施比较完善的公园是(D )225A、儿童公园B、纪念性园林 C、古典园林 D、市区级综合性公园3、市级公园面积一般为(C ),区级公园面积一般为( B),儿童公园面积一般为(A )225A、5hm2B、10hm2左右C、10hm2以上D、20hm24、居民可以到达市级公园的时间应为(D ),居民可以到达区级公园的时间应为(A )225A、步行20分钟(min)B、步行30分钟(min)C、乘车20分钟(min)D、乘车30分钟(min)5、公园游人容量是服务区范围居民人数的( B),50万人口的城市公园游人容量应为全市居民人数的(A )230A、10%B、15%-20%C、20%D、40%6、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宜为( C)230-231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居住小区游园的游人人均面积宜为(B )风景名胜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宜为(D )A 、15m2B 、30m2C 、60m2D 、100m 27、动物园面积一般为(C ),地方性特殊动物园面积一般为(A ),综合性植物园面积一般为(B ),专类性植物园面积一般为(D )234A 、5-10hm 2B 、10hm 2左右C 、20hm 2 以上D 、大于40hm 2 8、儿童公园面积一般为(B ),居住区小公园面积一般为(C ),小游园面积一般为(D ),A 、10-20 hm 2B 、2-5 hm 2C 、2-10 hm 2D 、1000 m 2 以上A 、B 、C 、D 、四、多项选择1、应当作为公园规划设计依据的是( ABCDE )229A 、国家和地方城市园林绿化的有关政策B 、国土规划C 、区域规划D 、城市规划E 、绿地系统规划2、公园中广场按功能不同可分为( ABC )247A 、集散广场B 、休息广场C 、生产广场D 、机动车停车场E 、非机动车存放处第十章 道路绿地规划设计(重点)1、高速干道的联系距离为(B ) 快速干道的联系距离为(A )267A 、10-40kmB 、20-60kmC 、30-70kmD 、40-80km2、 快速干道的行车速度为(D )交通干道的行车速度为( C )区干道的行车速度为(B ) 支路的行车速度为(A )267A 、15-25km/hB 、25-40km/h C 、40-60km/h D 、70km/h 以上3、人行道的宽度一般不小于(B )274A 、1.0mB 、1.5mC 、2.0mD 、2.5m4、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在2.5m 以下的(A ),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在2.5m 以上的(B ),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在26m 以上的( C ),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在10m 以上的(D ) 274A 、考虑垂直绿化B 、种植一行乔木一行灌木 C 、种植两行乔木或复层式种植 D 、株行数和树种可多些或布置成花园式林荫路 四、多项选择1、城市道路绿地布置形式有(ABCDE )270-271A、一板两带式B、二板三带式C、三板四带式D、四板五带式E、其他形式2、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ABCDE )272A、行道树绿化设计B、绿化带绿化设计C、交叉路口绿化设计D、交通道绿化设计E、路侧绿化带绿化设计3、树带式种植行道树的布置方式有(ABCDE )272A、间植式B、花坛式C、通透式D、空间开合式E、宽带游览式4、在交叉路口视距三角形内不能有( ABC )281A、建筑物、构筑物B、广告牌 C、树木 D、矮灌木 E、丛生花草5、路侧绿带可分为(ABCDE )282A、开放式休息绿地B、园林景观路C、林荫路D、步行街 E、滨河绿带第十一章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次重点)1、一般位于城市中心位置、通常是城市行政区中心的广场是( D)304-309供市民游玩、娱乐、交流的广场是(C )有明确主题、展示城市历史的广场是( B)在轴线和中心位置以雕塑、碑、柱等为标志的广场是(A )A、纪念广场B、文化广场 C、休闲广场 D、市政广场2、以有效地组织城市的人流、车流为主要目的城市广场类型是(B )B最古老的城市广场类型是(D )结合城市遗存古迹保护和利用设置的城市广场是( C)在设计上具有“有法无式”、“随形就势”特点的城市广场是( D)A、宗教广场B、交通广场C、古迹广场D、商业广场3、按照广场的平面形式,城市广场可以分为(B )315按照广场的剖面形式,城市广场可以分为(A )A、平面型和立体型B、单一形态和复合形态 C、上升式和下沉式 D、圆形和梯形4、单一形态广场可以分为( B),复合形态广场可以分为(A ),规整形广场可以分为(C ),立体型广场可以分为(D )315A、有序复合和无序复合B、规整形和自由形C、方型、梯形、三角形、圆形D、上升式和下沉式5、在广场空间围合各种类型中封闭性极强的是(D),封闭感较好的是(C ),领域感较弱的是(C),封闭性很差的是(A),最传统、最多见的是(C D)A、一面围合B、二面围合C、三面围合D、四面围合6、人与物体能产生亲切感的距离是(B ),人看不到物体具体形象的距离是(C ),宏伟街道和广场空间的最大距离是(D )334A、500mB、25m左右C、1200mD、不超过140m7、当建筑物围合界面高度和人与建筑物的距离为1:1、夹角为45度时(B ),当建筑物立面高度和人与建筑物的距离为1:2、夹角为30度时(C )当建筑物立面高度和人与建筑物的距离为1:3、夹角为18度时(D ),当建筑物立面高度和人与建筑物的距离为1:4、夹角为14度时( A),A、围合感消失B、产生良好的封闭感C、是创造封闭感的极限D、后侧建筑成为组织空间的一部分8、封闭式广场与开放式广场的区别是(D )336A、地形的高低B、面积的大小C、周围建筑的高低D、围合界面开口的多少9、主要用于广场周围或长条形地带,用于隔离遮挡或作背景的绿地种植形式是( C)342-把几种树组成一个树丛,有规律地排列在一定地段上的绿地种植形式(A)在一定地段内,花木种植疏落有致,不受统一的株行距限制的绿地种植形式是(D )A、集团式B、花坛式C、排列式D、自然式第十二章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重点)1、一般城市居住生活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D )352居住区绿地占城市居住区生活用地的(C )352A、10-15%B、20%C、25-30% D、50%左右2、居住区绿地面积一般为(A )354居住小区绿地面积一般为(B )354组团绿地面积一般为(C )354-355A、10000(1h)m2 以上B、4000 m2 以上C、1000--2000 m2 以上D、20000(1h)m2 以上3、居住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A )354-356居住小区公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C )组团绿地距离住宅入口最大步行距离应在( B)A、80-100mB、100m左右C、400-500mD、1000m4、居民步行到居住区公园的时间距离一般为(B )354-356居民步行到居住小区公园的时间距离一般为(D )居民步行到组团绿地的时间距离一般为(A )A、2-4分钟(min)B、5-8分钟(min) C、8-15分钟(min) D、20分钟(min)5、要形成舒畅自然的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绿地的规划面积应占居住区总用地的(B )356要形成舒畅自然的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居住区内的绿化覆盖率应达到(D)356A、20%以上B、30%以上C、40%以上D、50%以上6、1993年我国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 B),旧居住区改造绿地率不低于(C )357A、50%B、25%C、30%D、40%7、1993年我国制定的绿地率标准为,低层住宅区的绿地率为(B ),多层住宅区的绿地率为(C),高层住宅区的绿地率为(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