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造林技术方法探讨论文
摘要:指出了林业造林工作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为生态环境的安全性
提供保障,还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对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基于此,分析了林业造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林业造林前的准备工作及对林业造林的相关
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林业;造林技术;问题;思考
1引言
在新时期的发展下,林业资源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但保证了我国的生态环境良好
运行,还能带动相关经济行业的发展,从而为人们的经济收入提供保障。
然而在种种原因
的影响下,我国的造林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林业事业的发展。
因此,我国林业方
面的相关工作人员有必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有效的林业造林技术。
基于此,本文进行了
相关探讨。
2林业造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存储量小,质量较低
目前我国林业造林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林业造林资源的存储量较小且质量
较低。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林业造林行业面临的挑战也逐渐严峻,而我
国的林业资源却是处于匮乏状态、分布较为集中,没有呈现出分布均匀的效果。
进而导致
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林业造林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很难满足我国经济发展下的总体需求。
2.2林权结构分配不合理
由于我国的林业造林资源通常都是国家所有,展现了较强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在市场
经济发展的不断冲击下,关于林业造林产权问题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导致出现了严重
的结构不合理现象,与当前的经济体系完全脱节,体现出不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2.3监督力度不够
在目前的林业造林发展中,仍然有许多林业部门没有对其引起重视,进而导致其在林
业事业发展中没有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出现了一些林业违法情况,如占用林地、非法乱
砍滥伐等,并且在事后没有给予严厉的惩罚,由于违法成本低,且惩处不严,致使我国的
林业资源年年都会出现被随意损毁的现象。
3开展林业造林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具体林业造林工作前,需要展开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通过整地可以有效改善
造林环境、清除杂木、杂草;在造林工作期间,增强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可以适当改变
地形,使透光度增加等,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3.1林业造林的清理
在进行林业造林技术施工前,对其进行清理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是造林工作的主
要环节之一。
具体是指将林业造林地中的枯草、灌木、枝丫、倒木及伐根等彻底清除,而
清理方式主要包括全面清理、块状清理及带状清理3种,清理方法也主要分为火烧清理、
化学药剂清理及割除清理3种清理方法。
其中割除清理主要是以人工方式为主,也可以借
助机器,如推土机、切碎机等,对造林环境进行清理不但可以有效的改善林业自身条件,
还能保证土壤的透光性,从而促进苗木的顺利生长。
以某地区的林业部门为例,为了对林
业资源进行合理应用,促进林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林业造林环境的清理是十分重视的,
具体清理时,首先采用割除法或是化学药品的方法进行清理,然后再将地表表面存在的杂
草进行割除,将割除之后的杂物进行烧毁,最后向其撒上化学药剂。
从而对整体林业的`
质量提供保障。
3.2相关整地方式
在上述的各个步骤结束之后,该地区的工作人员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整地。
整地是指对
林业造林内部的土地进行翻整,整地方式又分为整部和局部两种,局部整地又包括带状整
地和块状整地。
其中全面整地适用于较平坦的土壤,可以翻耕造林的全部土壤;局部整地
适合翻耕造林的部分土壤;带状土壤呈现出的是长条状的土壤,通常适用于带状整地的地
方有水平带状、水平沟、反坡梯田等。
4关于林业造林的技术方法分析
4.1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又被称之为直播造林,具体是指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
通过这种
方法的使用不但有效的节省了育苗的工序,便于施工,还适用于进行大面积造林工作,然
而此种方法对造林立地条件和管理措施要求也较为严格。
播种造林法的适用条件包括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丰富的树种,如核桃、山杏等,并且对水分的要求也较高。
除此之外,播种造林法主要包括撒播、条播、穴播及块状播种几种。
第一,撒播。
是指将种子均匀的
撒播在造林地中,通常不整地,播种之后不进行覆土,就会使种子在裸露的环境下生长,
进而导致种子容易被风吹走或是鸟兽吃掉,很难顺利的生长下来。
第二,条播。
是指按照
一定的距离进行播种,可以是单行也可以是双行,并且播种之后要进行覆土,其适用的条
件是次生林改造、更新造林等。
第三,穴播。
要严格按照一定的行、间距进行播种,并且
根据每树种的种粒大小,进行均匀的分布,然后覆土压盖,其特点是操作方便简单、灵活,适用的条件广泛。
第四,块状播种。
通过密集或是分散的形式进行大量种子的播种,一般
面积在1m2左右,但其具体施工较为复杂。
4.2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主要是指利用树木中的一些营养器官,如树干、树叶及树枝等或是竹子的
茎作为林业造林的主要材料进而造林。
其主要特点就是能够有效地节省育苗时间和成本、
操作简单灵活、生长速度较快及成活率较高等。
但其对立地条件的要求也高,而分殖造林
法的来源也会受到数量和分布情况的影响。
因此总体来说,此种方法适用于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杨树、柳树、松树等。
4.3合理选择造林树种
林业造林技术方法的使用,应提倡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种植的各类树种,并且适当提
高阔叶林的面积比例,这样不仅能迅速改善造林土壤的内部环境结构和土壤质量,还能有
效改变林业面貌,进而增强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欣赏性,有效预防病害虫的侵害,从而为水土保持、水源充足和调节气候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4.4造林种植方法
在进行林业造林种植时,通常都采用穴植的方式,不论是整部还是局部整地,都要挖
不超过50~60cm的宽度、30~40cm深度的定植穴,而行间距的标准要在
1.8m×2m,密度要达到160~180株/亩,并且在实际栽种时苗木要始终保持
端正状态,根部需要向水平方向舒展。
除此之外,要适当的进行洚浅,从而有效的扩大生
根部位,增强其抗旱能力。
4.5营造混交林在衫、松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下,商品林逐
渐追求经济利益,而纯林存在的缺点就是不利于对土壤地力进行改变调整,适应能力较差,一些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较高。
因此,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生物的多样
性和林型结构出发,加强对衫、松树种的发展力度,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立地
条件较差的造林地,可以适当使用一些适用功能较强的树种,如马尾松同杉木混交套种。
经过实践证明可知,杉松混交实现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不论是两种结合进行造林还是分开
进行,都能推动杉木成林成材,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松树抗耐干旱,主根较为发达,穿透
力较强,不但可以使地表环境发生改变,进而为杉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还能增加土壤
的空隙度,尤其是马尾松根系容易腐烂,空隙的形成,可以促进杉木的健康发育。
(2)
为对林业土壤的接力有效保护,防止病害虫和山火对其产生危害,可以在山脚下种植1
6~20m左右的防火隔离带,而树种的选择可以选择杨梅等具有水分充足且能有效防火
的树种进行种植,从而改变造林土壤的接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樟木、木荷进行混交
种植。
(3)如果处于立地条件较大的造林区域,可以以相关土壤的实际变化情况为基础,使用不规则的块状进行混交,如山脚下、山洼处等采用阔叶林,而其他部位可以采用松树
或杉木。
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做到合理种植,还能达到混交造成的最佳效果。
5结语
在林业造林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整地和造林是其中最基础的两个环节,而通过科学合
理化的整地和造林,不但可以带动相关经济的发展,还能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
进行林业造林工作时,相关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要采用合理的科学技术方法,保证造林技术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为林业事业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申海红.对林业造林技术方法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3(12):220.
[2]马金书.关于植树造林技术的几点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5,35(8):86~87.
[3]陈欢.浅谈正安林业资源与造林技术方法[J].广东科技,2013(20):160~161.
[4]刘永斌.林业资源与林业造林的常见方法[J].科技创业家,2013(18):193.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