饘音占1. 稠(粥):“~粥之食。
”2. 煮或吃(稠粥):“~于是,鬻于是,以餬余口。
”庠序庠音翔泛指学校。
殷代叫庠,周代叫序。
谨庠序之教。
——《孟子·梁惠王上》圉yǔ仲叔圉:就是孔文子。
1. 养马的地方:~人。
2. 边陲:“亦聊以固吾~也”。
3. 防御:“其来不可~”。
4. 同“圄”。
5. 古代乐器名。
戡kān用武力平定叛乱:~乱。
~夷(平定、征服)。
李戡,李敖之子。
酢音做宾主互相敬酒(酬:向客人敬酒,酢:向主人敬酒),泛指交际应酬擘(bo4)大拇指:~画(计划,布置。
亦作“擘划”)。
~窠(指在印章或石碑上用直线划出来的方格子,以使刻写的字整齐)。
巨~(喻杰出的人物)。
~肌分理(喻分析事理很缜密)。
同掰bai捭阖(音百合)分开:~阖(指用手段分化或拉拢)。
禊 xì〈名〉(1) 古代于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礼 [an ancient sacrifice held on the edge of a river]武帝禊霸上还。
——《史记》(2) 又如:禊日(禊事活动之日);禊祭(古人在春秋二季所举行的临水祓除不详的祭事)龀(齔)chèn ㄔㄣˋ◎小孩换牙(乳齿脱落长出恒齿):童~(年幼)。
瘳chōu ㄔㄡˉ◎病愈。
◎损害,减损。
悛quān ㄑㄩㄢˉ◎悔改:~心。
~改。
~革(悔改)。
~容(悔改的表情)。
怙恶不~(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过而不~,亡之本也。
籴(糴)díㄉㄧˊ◎买进粮食,与“粜”相对:~米。
遏~(阻止灾区来买粮食)。
粜(糶)tiào ㄊㄧㄠˋ◎卖粮食:~米。
~谷。
~粮。
兗(兖)yǎn ㄧㄢˇ〈名〉◎同“沇”。
水名。
也作“渷”。
◎地名。
1.古州名,我國古代九州之一。
漢武帝置十三郡刺史。
轄區約當今山東省西南部,明代為兗州府。
2.縣名。
在山東省中部偏南,津浦鐵路經此。
◎括,箭的末端。
◎姓。
槌chuíㄔㄨㄟˊ◎敲打用具:~儿。
棒~。
鼓~子。
◎古同“捶”,敲打。
◎古代架蚕箔的木柱。
枹bāo〈名〉枹树。
有的地区叫小橡树 [glandbearing oak;Japanese silkworm oak] 一种落叶乔木,叶子互生,略呈倒卵形,边缘有粗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
种子可用来提取淀粉,树皮可以制栲胶fú〈名〉(1) (形声。
从木,包声。
本义:鼓槌) 同本义 [drumstick]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宋·苏轼《石钟山记》(2) 又如:枹端(鼓锤的头);枹鼓(鼓锤和鼓)挟(挾)xiéㄒㄧㄝˊ◎用胳膊夹着:~持。
~山超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
◎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要(yāo )~。
~制。
~势(仗势)。
◎心里怀着(怨恨等):~恨。
~怨。
~嫌。
挟,俾持也。
——《说文》挟其枪。
刈耨鑮。
——《国语·齐语》右掖曰挟。
——《管子·小匡》注挟经秉枹。
——《国语·吴语》挟制 [coerce]今有奸雄曹操,挟寡人行势,当识也。
——《三国志平话》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三国志·诸葛亮传》挟天子以征四方。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柙xiáㄒㄧㄚˊ◎关闭猛兽的笼槛,亦指押解犯人的囚笼或囚车。
◎古同“匣”,收藏东西的器具。
柙,槛也,以藏虎兕。
——《说文》虎兕出于柙。
——《论语·季氏》兕 sì〈名〉(象形。
本义:雌性犀牛) 同本义 [male rhinoceros]兕,如野牛而青,象形。
——《说文》唐叔射兕于徒林。
——《国语·晋语》兕甲寿二百年。
——《考工记·函人》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颛zhuān ㄓㄨㄢˉ◎愚昧:~蒙(愚昧无知)。
◎善良:~民(善良的百姓)。
◎〔~顼xū〕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同“专”。
蘧qúㄑㄩˊ◎惊喜的样子:~然。
~~。
◎古同“蕖”,芙蕖,荷花。
◎〔~麦〕即“瞿麦”。
◎〔~庐〕古代称旅舍。
◎姓。
怍 zuò〈动〉(1) 惭愧 [be ashamed]怍,惭也。
从心,作省声。
——《说文》。
按,乍声。
容无怍。
——《礼记·曲礼》孝子临尸而不怍。
——《礼记·祭义》灵公心怍焉。
——《公羊传·宣公六年》自憎惭怍。
——《聊斋志异·促织》(2) 面色改变 [change complexion]颜色毋怍。
——《管子·弟子职》。
注:“谓变其容貌。
”将即席,容毋怍。
——《礼记·曲礼》稗bài ㄅㄞˋ◎一年生草本植物,长在稻田里或低湿的地方,形状像稻,是稻田的害草。
果实可酿酒、做饲料。
◎喻微小的,琐碎的:~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市井传闻。
后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为“~~野史”)。
~史(记载轶闻琐事的书)。
膂 lǚ〈名〉(1) (形声。
从肉,旅声。
本义:脊梁骨) 同本义 [backbone]膂,篆文吕从肉,从旅。
——《说文》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
——《书·君牙》而使内处心膂,外总兵权。
——《文选·庾亮让中书令表》注引贾逵《国语》注:“膂,脊也。
”(2) 按:“膂”是后起字,为别于姓吕的“吕”和黄钟大吕的“吕”。
又如:膂烈(刚强)膂力 lǚlì[physical strength] 体力;力气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射。
——《后汉书·董卓传》膂力出众硁硜 kēng<象>(1) 刚劲有力的击石声 [sound of striking stones]石声硁。
——《史记·乐书》(2) 又如:硁吰(声音响亮有力);硁訇(大声)(3) 〈形〉坚定的样子 [firm]。
如:硁守(固执;保守);硁硁之节(浅见固执的节操);硁硁之态(浅见固执的样子)硁硁 kēngkēng[shallow and stubborn] 形容一个人见识浅薄又非常固执的样子不知老大王克守臣节,硁硁不贰,虽在羑里,定无怨言。
——《封神演义》鬻yùㄩˋ◎卖:~歌。
~画。
~文为生。
卖儿~女。
◎〔淫~〕水流溪谷之间。
◎古同“育”,养育。
愬sùㄙㄨˋ◎同“诉”。
shuòㄕㄨㄛˋ◎恐惧的样子。
谮 zèn〈动〉(1) (形声。
从言,赞( zǎn)声。
本义: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 同本义[calumniate;slander]谮,谗也。
——《玉篇》彼谮人者,谁适与谋?——《诗·小雅·巷伯》夫人谮公于齐侯。
——《公羊传·庄公元年》。
注:“如其事曰诉,加诬曰谗。
”浸润之谮。
——《论语·颜渊》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谮。
——《韩非子·奸劫弑臣》[牛金星]因谮其( 李岩)欲反。
——《明史》(2) 又如:遭谮(遭到诽谤谗害);谮语(谗言;说别人的坏话);谮人(诬谗他人);谮害(进谗言伤害)圉 yǔ〈动〉(1) 同本义 [arrest;stop]圉,囹圉,所以拘罪人也。
——《说文》圉,禁也。
——《尔雅》不圉我哉!——《周书·宝典》。
注:“圉,禁也。
”终莫之圉。
——《太玄·卷三疆》。
注:“圉,止也。
”守圉之国,用盐独甚。
——《管子·轻重甲》其来不可圉。
——《庄子》(2) 养马 [keep horses]不有行者,谁扞牧圉?——《左传》(3) 通“御”( yù)。
抵挡,防御 [defense]然不能以此圉鬼神之诛。
——《墨子·明鬼下》其来不可圉。
——《庄子·缮性》瘖者可使守圉。
——《淮南子·主术》〈名〉(1) 监狱 [jail]小圉不下十数。
——银雀山汉墓竹简《尉缭子》(2) 又如:圉空(圄空,牢空着)(3) 养马的地方 [horse stable](4) 养马的人 [groom]马有圉,牛有牧。
——《左传·昭公七年》(5) 又如:圉人(《周礼》官名。
掌管养马放牧等事;泛称养马的人);圉牧(饲养牛马的人)(6) 边境 [border]孔棘我圉。
——《诗·大雅·桑柔》亦聊以固吾圉也。
——《左传》【 漢典网】煨wēi ㄨㄟˉ◎在带火的灰里烧熟东西:~白薯。
◎用微火慢慢地煮:~牛肉。
珏juéㄐㄩㄝˊ◎合在一起的两块玉。
钰(鈺)yùㄩˋ◎宝物,珍宝。
◎坚硬的金属。
昱yùㄩˋ◎日光,光明:~~(明亮的样子,亦作“煜煜”)。
◎照耀:“日以~乎昼,月以~乎夜”。
禳ráng ㄖㄤˊ◎祈祷消除灾殃:~解。
~灾。
雩yúㄩˊ◎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一种祭祀:~祭。
~禳(出雨消灾)。
瞽gǔㄍㄨˇ◎盲人,瞎子:“离娄微睇兮,~以为无明。
”◎瞎:~者。
◎古代乐师。
◎不达事理;没有见识;“弃老取少谓之~。
”簸箕Bòjī傩nuóㄋㄨㄛˊ◎行走姿态柔美:“佩玉之~”。
◎古代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舞。
~戏(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演员戴木面具,多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式动作表现请神驱邪、祈福及简单的战斗故事)。
~神(传说中驱除瘟疫的神灵)。
杇同圬圬wūㄨˉ◎泥瓦工人用的抹(mǒㄇㄛˇ)子。
◎抹(mǒ)墙。
韫yùn ㄩㄣˋ◎收藏,蕴藏,包含:~椟。
~蠢(愚蠢)。
石~玉而山辉。
碚bèi ㄅㄟˋ◎〔北~〕地名,在中国重庆市。
侗dòng ㄉㄨㄥˋ◎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族。
~剧。
◎诚实的样子。
tóng ㄊㄨㄥˊ◎幼稚,无知。
绌chùㄔㄨˋ◎不足,不够:支~(款项不够分配)。
左支右~。
相形见~(相比之下显得不足)。
◎古同“黜”,罢免,革除。
亶dǎn ㄉㄢˇ◎实在,诚然,信然。
袛dīㄉㄧˉ◎〔~裯(dāo)〕短衣。
祇qíㄑㄧˊ◎地神。
說文解字:“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
”如:“神祇”。
◎安心。
《詩經•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
”鄭玄•箋:“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
”◎大。
《易經•繫辭下》:“不遠復,無祇悔。
”裯chóu(1) 短衣 [jacket;underwear]裯,衣袂袛裯也。
——《说文》汗襦自关而西或谓之袛裯。
——《方言》四被荷裯晏晏兮。
——《楚辞·九辩》惟有布衾敝袛裯。
——《后汉书·羊续传》(2) 单被。
泛指衾被 [thin quilt]。
如:裯衽(被褥)(3) 床帐 [bed-curtain]肃肃宵征,抱衾与裯。
——《诗·召南·小星》籀zhòu◎〔~文〕古代的一种字体。
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
亦称“大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