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试行)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1)
3.2 (1)
3.3 (1)
4 编码规则 (1)
4.1 代码结构 (1)
4.2 编码方法 (2)
4.3 赋码规则 (2)
4.4 代码表 (3)
参考文献 (5)
前言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引言
为实施全国土地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实现全国宗地编码的标准化,使每宗地均获得一个唯一的代码,以适应土地统一登记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宗地代码的结构和编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领域对宗地进行标识、信息处理和交换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20001.3—2001 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
TD1001—93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宗地 cadastral parcel
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3.2
宗地代码 parcel identifier
按一定的规则赋予宗地的唯一和可识别的标识码。

3.3
地籍区 cadastral district
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行政村、街坊为基础将地籍区再划分为若干个地籍子区。

4 编码规则
4.1 代码结构
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所有权类型、宗地号。

宗地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

4.2 编码方法
4.2.1 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

4.2.2 第二层次为地籍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4.2.3 第三层次为地籍子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4.2.4 第四层次为土地所有权类型,代码为1位,用G 、J 、Z 表示。

“G ”表示国家土地所有权,“J ”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Z ”表示土地所有权争议。

4.2.5 第五层次为宗地号,代码为6位,包括1位宗地特征码和5位宗地顺序码。

其中:
——宗地特征码用A 、B 、S 、X 、C 、D 、E 、F 、W 、Y 表示。

“A ”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B ”
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S ”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上),“X ”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下),“C ”表示宅基地使用权宗地,“D ”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耕地),“E ”表示林地使用权宗地,“F ”表示草原使用权宗地,“W ”表示使用权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地,“Y ”表示其他土地使用权宗地,用于宗地特征扩展。

——宗地顺序码用00001~99999表示,在相应的宗地特征码后顺序编码。

4.3 赋码规则
4.3.1 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定后,其数量和界线尽量保持稳定,原则上不随所依附界线或线性地物的变化而调整。

4.3.2 当未划分地籍子区时,相应的地籍子区编号用“000”表示,在此情况下地籍区也代表地籍子区。

4.3.3 跨地籍区或地籍子区的连续的铁路、公路、河流,可以单独划分为一个地籍区或地籍子区,用999表示。

4.3.4 为保证宗地代码的唯一性,因宗地的权利类型、界址发生变化,宗地代码在相应宗地特征码的最大宗地顺序码后续编,原宗地代码不再使用。

4.3.5 新增宗地代码在相应宗地特征码的最大宗地顺序码后续编。

4.4 代码表
宗地号
土地所有权类型 地籍子区
地籍区 县级行政区划
为使宗地代码标准文本格式整齐统一,应按照GB/T20001.3—2001和以下规定的格式编制:
参考文献
【1】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1998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4】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5】2002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6】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7】2008年2月1日起施行《土地登记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