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快乐寒假九年级语文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蚍(bǐ)蜉逆遁(dùn)珪(guī)组仄(zè)径B.曩(nǎng)昔倜(tì)傥庭趋(qū)丰犒(kào)C.麋(mí)鹿缧(léi)绁斥堠(hóu)狎(xiá)弄D.亟(qì)待瞋(chēn)目谂(shěn)知玉醅(pēi)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散文,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绚丽一脉。
散文,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源远流长,根深叶茂。
唐宋散文,便是文坛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当我们走进唐宋散文的时候,作家们用生花妙笔描绘出一幅幅民俗、民生的图景。
那些描写华夏这片古老土地的沧海一粟、风土人情、亭台楼阁的散文,那些反映民众的生存状态、透视社会心理、展示地域文化的华章,仿佛引领着我们进行跨越时空的遨游。
A.源远流长B.奇葩C.沧海一粟D.透视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针对日本右翼人员再次进入我国钓鱼岛领海的非法行为,由中国海监50、15、26、27船组成的中国海监巡航编队10月3日继续进入我钓鱼岛领海内进行维权巡航。
B.“蛟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C.就菲美“肩并肩”联合军演而言,菲方大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搅动南海局势,提升双方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恐怕是美菲双方的契合点。
D.本着“传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精神”为原则,部分专家学者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提炼出鲜明、精辟、简洁、通俗的“广东精神”表述语。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位与印度代表团无关的红衣少女赫然出现在印度旗手身旁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②原因竟然是刚绕场半周就被引导员带出了体育场。
③要知道这在奥林匹克的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伦敦《每日电讯报》此后称此举为“猛犸象一样巨大的错误”。
④这让人忍俊不禁,这么重大的赛事竟然会有这么业余的引导员。
⑤乌龙事件可以从开幕式说起,最有意思的是日本代表团在开幕式大军中竟然消失了。
⑥最让人不解的是主火炬竟然在开幕式后两天被熄灭了。
A.⑤②④⑥①③B.⑥③①⑤②④C.⑥①③⑤②④D.⑤②④①⑥③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①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②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注】①会计:指征收钱谷之事。
②揖:拱手行礼,这里引申为“观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指数:一一指着数出来B.而人有遇不遇之变遇:遇到C.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穷:穷尽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胜:忍受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州司临门,急于星火B.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D.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亭子命名为“快哉”原因的一组是①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②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③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④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⑤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⑥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⑤⑥D.①④⑤8.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人认为开篇“谪居”二字,引起全文议论,其中,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而无往不快的思想,颇含人生的哲理。
B.文章先写江流之胜,再点明筑亭始末及命名由来。
这种从大处着眼的笔法,使行文不同凡响,也是览观胜景而“快哉”的需要。
C.作者凭吊赤壁“流风遗迹”,联想到此处发生的楚王宋玉论风、曹操孙权争雄的故事,既点明题目“快哉”二字出处,又使人生快意添上了怀古的内容。
D.文章围绕“快哉”二字着墨,表面上赞赏迁客张梦得“自放山水之间”,实际上是借题发挥,寓有自我劝谕之意。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分)(1)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3分)(2)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3分)(3)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4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病后登快哉亭①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剎,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
本诗是诗人被贬职徐州病后所作。
②黄华,菊花。
(1)同是多病之身,杜甫《登高》中是“潦倒新停浊酒杯”,而贺铸却“把酒不知厌”,结合所学知识,试简要分析二者的异同。
(3分)(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颈联“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4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___________________。
会桃李之芳园,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朱光潜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嵋,即使是审美力薄弱的村夫,也惊讶它们的奇景;但在生长在西湖或峨嵋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嵋实在也不过如此。
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
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方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这些经验你一定也注意到的。
它们是什么缘故呢?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
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
看正身,看现在,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
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
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
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兼容。
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
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
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
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
中国和西方古代的昼都不用远近阴影。
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到人们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
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末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
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
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
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
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许多人本来是笨伯而自信是可能的诗人或艺术家。
他们常埋怨道:“可惜我不是一个文学家,否则我的生平可以写成一部很好的小说。
”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
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
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
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谈美书简》,有删节)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大凡艺术创作中的写实主义作品,因为妙肖人生和自然,而使观者回到实际人生,从而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B.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的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的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都是与自然有一种距离的艺术作品。
C.人生和自然总有一定的缺陷,艺术的最高目的正是妙肖人生和自然并弥补这些缺陷。
D.一般人虽有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和深刻的情感,但还是没有创作出艺术作品,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在一定距离以外将其客观化。
E.蔡琰和杜甫写的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他们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站在客位的观赏者将这种情感客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