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基处理》复习主要内容

《地基处理》复习主要内容

2.换土垫层适用条件
3.换土垫层的五个作用
4.换土垫层的设计
5.换土垫层的施工要点
6.换土垫层法的质量检验方法
本章练习题
1.什么是换土垫层?
2.换土垫层的五个作用是什么?
3.什么是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粉煤灰垫层?
4.如何进行砂垫层的设计计算?
5.了解三种不同的垫层施工方法:机械碾压法、重锤夯实法、平板振动法。
本章练习题
1.什么是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面积置换率、深层密实法、强夯法、挤密法?
2.叙述强夯法的适用条件、加固机理、设计计算、质量检验以及现场测试内容?
3.什么是碎石桩和砂桩?其适用条件、加固机理和质量检验的方法。
4.什么是土桩和灰土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
在教材上找相应的答案。
第四章小结
2.叙述排水固结法的加固原理、适用条件。
3.什么是砂井堆载预压法?
4.什么是天然地基加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电渗法?
5.砂井和砂桩的区别是什么?
第五章小结
1.化学加固法的概念
2.灌浆法的概念、应用范围、分类、浆液材料
3.粒状浆材、化学浆材
4.灌浆机理、灌浆的设计与计算、灌浆施工工艺
5.高压喷射注浆法的注浆形式、优点、加固机理、设计计算、适用范围、质量检验
A.夯密
B.挤密
C. 置换
D. 夯密加置换
8.强夯法中,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的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当单夯击能为4000~6000 kN?m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B.100 mm
C.150 mm
D.200 mm
9.强夯法亦称为_________。
本章练习题
1.基本概念
加筋土、筋体、加筋土挡墙、土工聚合物、土工网、土工垫、土工格栅、土工复合材料
2.叙述加筋土挡墙的优点和加固机理。
3.叙述土工聚合物的性能和优缺点、作用
4.叙述土钉的类型和特点及加固机理
绪论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建筑地基处理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规定,软弱地基是由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其中不包括哪类地基土。
A.强力夯实法
B.动力排水法
C.动力固结法
D.夯实填充法
10.一般情况下,夯击遍数应为________次
A.1~2
B.2~3
C.3~4
D.4~5
11.当采用强夯法施工时,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确定主要依据是_________。
A.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B.取决于夯击设备的起落时间
C.取决于土压力的恢复时间
6.砂垫层的质量检验方法:环刀取样法、贯入测定法。
第三章小结
1.深层密实法:爆破法、强夯法、挤密法
2.强夯法的概念、适用条件、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步骤、质量检验、现场测试
3.碎石桩和砂桩的概念、适用条件、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工艺、质量检验
4.土桩和灰土桩
5.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的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工艺、质量检验
(1)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为( )
A. 160 kPa
B. 155 kPa
C. 150 kPa
D. 145 kPa
(2)复合地基的压缩模量为( )
A. 7.5MPa
B. 8.2 MPa
C. 9.1 MPa
D. 10.3 MPa
3. 某饱和粘性土场地采用石灰桩法处理,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不低于150 kPa,天然地基承载力为80 kPa,压缩模量为4 MPa,加固后桩间土承载力为加固前的2倍,桩间土加固效应系数为a=1.2,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桩径0.40 m,桩体承载力为450 kPa,计算桩径取成孔直径的1.15倍。
B. 有无粗骨料(砂石)强夯入软弱土层中
C. 有无降低地下水位
4.某建筑场地采用强夯法处理,场地为不饱和粘性土,缺少试验资料,如采用夯锤重量为150 kN,落距为20 m,其有效加固深度为________
A.5.5m
B.6.5 m
C.7.5 m
D.8.5 m
5.强夯法处理地基时,其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内,且每边应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________,并不宜小于3 m。
4.叙述水泥土深层搅拌法的加固机理、适用条件、质量检验方法。
5.叙述粉体喷射搅拌法的设计、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在教材上找到相应的答案。
第六章小结
1.加筋土、筋体
2.加筋土挡墙、优点、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
3.土工聚合物的类型、性能和优缺点、作用、设计计算、施工
4.土钉的类型和特点、加固机理、设计计算和施工技术
4. 采用石灰桩法时,如使用机械成孔,管外投料,孔壁不缩孔时,桩长不宜超过________。
A.6 m
B.8 m
C.10 m
D.12 m
5. 确定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下述不正确的时_________。
A. 初步设计时,石灰桩桩身抗压强度宜取350~500 kPa
B. 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宜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05~1.2倍
(1)复合地基承载力为( )
A. 145 kPa
B. 150 kPa
C. 155 kPa
D. 160 kPa
(2)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为( )
A. 6.5MPa
B. 7.2 MPa
C. 7.8 MPa
D. 8.5 MPa
2. 饱和淤泥质土地基采用石灰桩法进行处理,按等边三角形布桩,桩成孔直径为0.40 m,桩间距0.90 m,桩体强度为450 kPa,天然地基承载力为70 kPa,压缩模量为3.5 MPa,加固后桩间土承载力为加固前的1.2倍,桩面积按1.1倍成孔直径计算,挤密效应系数a=1.2。
B.减小地基沉降
C.提高地基抗震能力
D.提高土层抗渗透变形破坏能力
E.防止水土流失
F.防止地基液化、震陷、侧向位移
2.在选择确定地基处理方案以前应综合考虑因素_________。
A.气象条件因素
B.人文政治因素
C.地质条件因素
D.结构物因素
3.地基处理的对象是不良地基或软土地基,这些地基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
D.取决于土中有效应力的增长时间
12.对于强夯置换法处理地基,应按__________方法铺设垫层。
A. 在处理后的地面上铺设不小于500 mm的坚硬粗粒材料的压实势层
B. 在处理后的地面上铺设不小于300~500 mm的坚硬粗粒材料的压实垫层
C. 在处理后的地面上铺设不小于200~300 mm的坚硬粗粒材料的压实垫层
6.水泥土深层搅拌法、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工艺、质量检验方法
本章练习题
1.基本概念
粒状浆材、化学浆材、水泥基浆液、可灌比、渗透灌浆、劈裂灌浆、压密灌浆、电动化学灌浆、极限灌浆时间、零变位时间、初凝时间、终凝时间。
2.灌浆法的应用范围、分类、外掺剂。
3.叙述高压喷射注浆法的加固机理、适用范围、质量检验方法。
B. 饱和粘性土
C. 淤泥、淤泥质土
D. 素填土和杂填土
3. 采用石灰桩法设计时,下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 生石灰与掺合料的体积比可选用1:1或1:2
B. 石灰桩应施工至孔口,并略高于原地面高度
C. 石灰桩成孔直径宜为300~400 mm,柱中心距取2~3倍孔径
D. 石灰桩可仅布置在基础底面下
A.淤泥质土
B.冲填土
C.红粘土
D.饱和松散粉细砂土
2.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主要考虑________的共同作用。
A.地质勘察资料和荷载场地土类别
B.荷载,变形和稳定性
C.水文地质,地基承载力和上部结构
D.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
二.多选题
1.地基处理的目的有哪些__________?
A.提高地基承载力
(1)桩间距宜为( )
A.0.70 m
B.1.12 m
C.0.80 m
D.0.85 m
(2)复合地基压缩模量为( )
A. 10 MPa
B. 7.5 MPa
C. 12.6 MPa
D. 14 MPa
强夯法习题
一. 单选题
1.强夯法不适用于如下哪种地基土?
A. 软弱砂土
B. 杂填土
C. 饱和软粘土
D. 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复习主要内容
第一章练习题
1.基本概念
地基、基础、地基处理、软弱地基、特殊土地基、软粘土、冲填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粘土、冻土。
2.基本原理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原理、适用的土质条件和作用。
3.地基处理设计前的四个工作内容
4.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和确定步骤
在教材上找相应的答案。
第二章小结
1.换土垫层的概念
D. 不需铺设垫层
13.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的处理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宽度为___________。
A.为设计深度的1/2—2/3.并不小于3 m
B.为设计深度的1/2—1/3,并不小于3 m
C.≥1.0 m≥0.75倍基础宽度
D.在基础的设计宽度范围之内
A. 承载力及稳定性的问题
B.动荷载下的地基液化、失稳和震陷的问题
C.沉降变形问题
D.渗透破坏的问题
三.思考题
1.地基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方面?
2.地基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3.土木工程中经常遇到的不良土有哪些?
4.地基处理方法可分为几大类?简述每一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范围。
5.地基处理方法的选用原则是什么?简述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步骤。
A.1/4~3/4
B.1/2~2/3
C.1/5~3/5
D.1/3~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