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云平台存储资源池规划方案

企业云平台存储资源池规划方案


SAN存储 业务服务器
目前数据的备份架构为0,建议启用当前已有的虚拟带 库进数据备份。
6
目录
2.2.4
2.2.4.1 2.2.4.2 2.2.4.3 2.2.4.4 2.2.4.5
存储规划
存储资源池总体规划 FC存储优化设计 分布式存储规划 存储分层设计
存储资源池路线规划
7
FC存储网络优化
业务服务器
核心SAN网络
SAN交换机
DAS
Server SAN
集群存储
磁带库
◼FC SAN 目前有用华为,宏杉及EMC三家品牌共计15套FC存储,
其中华为和宏杉均为新购的中高端存储。这些存储的性能 和可靠性都非常高,适合提供关键业务和数据库的存储数 据服务,未来的云存储规划中也兼容该类型存储,云平台 可将FC存储资源以服务形式交付 ◼ Server SAN
2
目录
2.2.4
2.2.4.1 2.2.4.2 2.2.4.3 2.2.4.4 2.2.4.5
存储规划
存储资源池总体规划 FC存储优化设计 分布式存储规划 存储分层设计
存储资源池路线规划
3
存储资源池建设目标
构建完善的独立存储网络,消除san孤岛 1.增加FC交换机,与现有FC交换机进行级联,连接华为,EMC,宏杉存储
归档存储层。
2.结合两地三中心的三点架构和本地高可用架构形成san存储四点架构。
2.按照可用性,IOPS,延迟要求等因素,将业务和服务匹配到不同的存储层
4
主流存储架构的对比分析
接口技术 连接方式
FC SAN FC通道
可根据应用需求选择不同链接方式, 如点对点、仲裁环、全交换

构建两地三中心的数据存储容灾架构
1.依据现有的华为(新)&宏杉(新)&EMC(旧)SAN存储,虚拟带库设备和
1.构建存储本地高可用架构,通过存储级同步数据复制技术实施备份生产数据,
计划新购的分布式存储来设计生产存储层,容灾存储层,一级归档和二级
以满足本地存储宕机时的业务切换需求。
数据完整性
使用RAID技术,及成熟的存储管 使用RAID技术,及成熟的存储
理软件保障
管理软件保障
设备利用率
RAID技术最高为75%
RAID技术最高为75%
传输距离 SAN
部署成本
远距离 NAS
Server SAN
高,需使用光纤交换机
集群存远储距离 较高
不稳定 较高 DTACSP/IP易引起网磁络攻带击库 使用数据多副本技术,有一定随 机性 多副本技术最高为50% 远距离
SAN存储
孤岛
方案对比 使用场景 扩展性 安全隔离 资源利用率 建设成本
管理成本

核心-边缘模型

适用于中大型、企业级IT基础设施建设
易于实现不停机扩展 (允许用户采取按需建设模式, 可以扩展到上千端口)
孤岛模型 适合轻量级部署,不适合大规模SAN网络部署 扩展不便,不够灵活
通过ZONE和VSAN进行逻辑隔离
实质上都为总线拓扑方式
Server SAN IP网络
实质上都为总线拓扑方式
传输效率
主流共为享8G存B 储
主流采网用络1利0G用B率组不网足,5但0%正独常立IP存储主流采网用络1利0G用B率组不网足,5但0%正常IP
传输时延

不稳定
稳定性

较高
安全性 集中式存储

分布式存TC储P/IP易引起本网地络磁攻盘击
一般,减少专用的存储设备
占用主机资源

一般(对于普通网卡不带TOE功 能)
较高
适用场景
云数据库等对效率、稳定性要求较 稳定性要求较高、存储容量要求 云主机模板、云数据盘等存储容
高的使用场景
较大的的使用场景
量要求较大的使用场景
5
存储选型
存储分类
共享存储
独立存储
集中式存储
SAN
NAS
分布式存储
本地磁盘
⚫ 资源利用问题 ➢ 某些阶段性应用,在相当长时期内或者永久不再需要,但是 该资源不能被及时、方便的释放或回收,以供新系统使用, 造成空闲资源的浪费
⚫ 安全问题 ➢ 当前对安全防护及隔离考虑较少,而系统安全性格外重要, 必须严格遵守集团对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业务安全隔 离也尤为重要
⚫ 自动化及运维问题 ➢ 仍然存在很多手工配置的内容和纸件办公。随着后续IT 资源 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模式转型会使得业务需求更具多样化, 系统升级扩容将更加频繁,容易产生人为操作错误的问题, 且不易维护
企业云平台存储资源池 规划方案
应用系统现状
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但当前并行存在多套具有各自架构特点的平台,孤岛式建设导致资源不能重用,阻碍信息和业务的进一步 深度集成和共享。
测试系统 一卡通
员工报销
信息中心
档案管理 …
统一支撑管理平台
大数据平台
系统仿真平台 天气预报平台
⚫ 容灾问题 ➢ 当前对容灾备份暂无考虑,数据可靠性和容灾能力较差
建立完整的存储网络平面,消除San孤岛和单点故障。 2.新增IP SAN网络,满足未来对Server SAN的建设。
构建分布式存储,满足未来存储高速扩容的需求 1.分布式存储使用标准X86服务器及硬盘,可标准化存储架构,简化运维 复杂性。它的可扩展性强且价格较低时未来存储的首选。 2.CEPH是OpenStack开源社区推荐的后端存储架构,和OpenStack平台的兼 容性最好。它可以提供快存储,对象存储等统一存储服务,是未来 云储存的优选架构。
目前所有生产存储均为FC存储,但是业务系统对IOPS的 要求普遍不高,存储整体使用成本很高。软件定义的分布 式存储兼具性能和成本,良好的扩展性也符合云的弹性伸 缩的特质,是未来云存储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规划 Server San作为未来云存储资源池的主体。 ◼ 本地硬盘应用于大数据
当前大数据node运行于虚拟机上,使用FC存储资源作 为共享存储,且使用量非常大,单节点可达到3T。大数据 平台不适合虚拟化,且自带分布式存储功能,从成本和可 用性角度考虑,建议使用物理服务器本地硬盘支持大数据 自带的分布式文件系统,释放FC存储资源。 ◼ 磁带库
高 需要采购核心存储光纤交换机,初期建设成本较高,且对规划有较高的要 求
隔离程度高,不同孤岛之间物理隔离 低 不需要采购核心存储光纤交换机,成本相对较低,对规划要求较低
结构清晰,运维管理简单,成本低
随着孤岛数量的增加,运维管理的难度及成本呈线性增加
FC存储网络改造方案
业务服务器
核心交换机
SAN交换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