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营养标签标示成分世界各国政府对食品的管理有两大目标:第一是确保供应的食品的安全和卫生;第二是防止经济欺诈。
恰当标示,如实反映食品营养的信息,便于消费者判断产品价值,即经济价值和健康价值两方面,维护企业权益,防止假冒伪劣,净化市场。
为此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和美国农业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SDA)、食品安全检查局(F oo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FISI)制定了营养标签法规。
在美国,分析食品化学组成的主要依据就是营养标签法规。
1990年营养标签和教育法(N utrition Labeling and Education Act, NLEA)的颁布使营养标签更加完善。
FDA要求对几乎所有食品实施强制性营养标签[1~2]。
NLEA对营养标签的基本格式、内容、营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取值规则均有明确规定。
一、美式营养标签的基本内容格式(一)美国食品营养标签的标准形式图1 营养标签实例 1990NLEL美国食品营养标签包括必须标示营养信息和自愿标示营养信息两部分。
营养标签信息的标准形式如图1所示,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1)一份的量、每包份数;(2)除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外,每份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Amount Per Serving);(3)除糖和蛋白质外,每日量值百分率(% of Daily value);(4)占日营养摄入量参考值百分率%(%Reference Daily Intake);(5)当食品含2000千卡(8368KJ)和2500千卡(10460KJ)热量时,有关营养成分日需要量的补充说明。
(6)能量换算指南。
(二)美国食品营养标签的简化格式如果在14种强制标示的营养成分中,有7种或7种以上的营养成分含量是微不足道(不包括由脂肪产生的热量)或是“0”标示的,属FDA管辖的食品可采用简化标签。
在这种情况下,五种核心营养成分(见表1)的信息必须列出。
但是,如果其他强制标示营养成分在食品中的含量不是微不足道的,则必须标示。
表1 营养标签简化格式标示项目一般说来,“微不足道”[1]指其含量在营养标签上可标示为0;但对蛋白质、总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而言,则指其含量标示为“小于1g”。
一、美式营养标签涉及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一)美式营养标签强制标示的营养成分项目,见表2表2根据1990NLEA规定食品标签中14项强制标示的营养成分[3]只有在本表中列出的各种成分可以标注在营养成分表上,且必须按指定顺序列出。
各成分用含量和/或规定日需要量的百分数表示。
(二)美式营养标签自愿标示的营养成分项目,见表3表3 根据1990NLEA食品标签中21项自愿标示的营养成分[2](三)美式营养标签使用的检测方法说明美国食品“营养标签”标示是基于食品实际检测数据或食品检测数据库数据制作完成的。
美国FDA指出:“除非是营养标签中规定的特殊分析方法,一般使用法定分析方法[4]中公布的AOAC国际标准分析方法。
没有适当的AOAC方法,可使用其他可靠并合适的方法。
”由于食品相同的检测项目有多种检测方法,而且多是经验方法,在食品检测时根据食品类别及特点选择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三、美式营养标签中营养成分含量的标示准则(一)每份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除维生素和矿物质外)的含量(Amount Per Serving)美国营养标签标示数值与中国的食品标签标示数值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的食品标签通常是以每百克(毫升)计的含量,营养成分标示值即根据检测标准所得检测数据值,根据相对误差要求进行食品标签的标示;而美国的营养标签通常是以每份(克或毫升)计的含量,营养成分标示值是把依据检测方法所得检测数据转换成每份食品的含量标示数据,同时要根据以下规则对数据进行标注。
1.能量:即每份食物所包含的热量。
若所含热量低于5千卡,则标示为0;在50千卡热量以内,以5千卡为进位单位;50千卡热量以上,以10千卡为进位单位。
2.脂肪能量:即每份食物中总脂肪的热量。
规则同上。
3.总脂肪:即每份食物中总脂肪酸以甘油三酯来表示总脂肪克数。
若含量低于0.5g,标示为0;含量低于5g,以0.5g为进位单位;高于5g的以1g 为进位单位。
4.饱和脂肪:即每份食物中所有不含双键脂肪酸的饱和脂肪的克数。
当含总脂肪少于5g时,标签中不需标明饱和脂肪含量;饱和脂肪含量少于0.5g,标示为0;低于5g以0.5g为进位单位;高于5g以1g为进位单位。
若饱和脂肪含量不做标明,则在营养素含量表的底部要标明“无重要饱和脂肪来源”。
5.胆固醇:即每份食物中含胆固醇的毫克数。
当胆固醇含量少于2 mg时或未含有脂肪,脂肪酸或胆固醇成分时,可标为0;含量在2~5mg时,标示为“小于5mg”;含量大于5mg,则以5mg为进位单位。
若不标明胆固醇含量时,在营养成份表底部要申明“无明显胆固醇来源”。
6.钠:即每份食物中含钠的毫克数。
当钠含量低于5mg时,标示为0;含量为5~140mg时,以5mg为进位单位;含量大于140mg时,以10mg 为进位单位。
7.总碳水化合物:即每份食物中总碳水化合物的克数。
若含量小于0.5g,标示为“0”;含量小于1g,标示为“含量小于1g”;含量大于1g,以1g作进位单位。
8.膳食纤维:即每份食物中含膳食纤维的克数。
若含量小于0.5克,标示为“0”;含量小于1克,标示为“含量小于1克”或“低于1克”;含量大于1 g,以1g作进位单位。
不标明膳食纤维含量的,需在营养成分表底部注明“无重要膳食纤维来源”。
9.糖:即为所有游离单及双糖的总和(例如葡萄糖、果糖、乳糖及蔗糖)含量,以克来表示。
若含量小于0.5g,标示为“0”;含量小于1g ,标示为“含量小于1克”;含量大于1g,以1g作进位单位。
若不要求标明甜味素、糖及糖醇含量,那么在糖含量小于1g时,也可不标示此项,但需在营养成分表底部标明“无糖的重要来源”。
糖醇:即食物中含糖醇的克数,为自愿标出项目,当食物成分中含有糖醇时,则必须给予标示。
糖醇的定义是指所有糖中一个羟基被酮基或醛基取代后全部衍生物的总和,且必须属于被FDA批准允许在食品中添加使用的产品(如甘露糖醇)或被普遍认可是安全性产品(如木糖醇及山梨糖醇)。
仅在食品含有糖醇的情况下,才可使用“糖醇”这一术语,而且要标示出专有名词(如木糖醇)。
若每份中含量低于0.5g,标示“0”;含量低于1g,标示为“含量低于1g”或“少于1g”;含量大于1g,以1g作进位单位。
10.蛋白质:即每份食物中含蛋白质的克数。
若含量小于0.5g,标示为“0”;含量小于1g,标示为“含量小于1g”;含量大于1g,以1g作进位单位。
蛋白质含量按下述公式计算:N含量×6.25(对特殊食品官方会选用其他因子计算)。
以上规则总结如下:表4 每份食品中营养成分含量的标示准则注:n是自然数(二)每日量值百分率(% of Daily value)1.每日量值百分率(% of Daily value)的介绍每日量值百分率(% of Daily value)指除糖和蛋白质外,每种营养成分的量占每天正常从食品中获得2000Kcal(8.4KJ)热量的百分比,它表示营养参考值(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用以标示含量较多营养成分及其热量来源。
每日量值百分率能更好的表明一种食品如何满足完整的每日膳食需要。
根据参考摄入不同热量而确定的食品中各营养成分日参考需要量DRV(Dai1y Reference Values),见表5。
表5 根据不同摄入热量确定的食品中各成分日参考需要量DRVs2. 每日量值百分率的计算DRV%=(每份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含量÷每日参考需要量DRV)×100%,数值取整数位。
(三)占日营养摄入量参考值百分率(% RDI):1.每日营养摄入量参考值 RDI(Reference Daily Intake,RDIs)的标准(表6)表6 人类营养必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每日摄入参考量RDIs2. 占日营养摄入量参考值百分率(% RDI)的计算RDI %=(每份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含量÷每日营养摄入量参考值RDI)×10 0%,数值取整数位。
3. 占日营养摄入量参考值百分率%标示数据规则此规则适用于维生素和矿物质:表明每份食物中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按RDI计算,以占日营养摄入量参考值百分率%标出,包括VA,VC、Ca和Fe。
其含量百分数低于10%时,以2%为进位单位;高于10%且低于50%时以5%为进位;高于50%时,以10%为进位单位。
当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小于RDI的2%时,标示为“0”;或在营养成份表底部注明“此营养素含量小于每日营养素需要量的2%”或“无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以上规则总结如表7:表7 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每日摄入营养素量%标示数据规则(四)标示数据的四舍五入规则1、每份食品中各营养成分(除维生素和矿物质外)含量的四舍五入规则约取接近增长量取值范围(低值或高值)的数值原则。
如:增量为1g,约增加1g,总数位于两整数的中间值或高于中间值的(2. 50~2.99g)则进位表示(3g);若总数低于两整数的中间值(2.01~2.49),则用原整数表示(2g)。
2、百分率数值的四舍五入规则将实际定量总额或标示总额除以合适的DRV或 RDI计算的%数值,都将使食品标签保持最大程度的一致性,防止消费者产生不必要的混淆。
如:当%位于两总值的中间值或高于中间值的(2.50~2.99),则进位表示(3%),低于两整数的中间值(2.01~2.49),则舍去小数点后数字表示(2%)。
例1:热量 47千卡,范围<50,增长量5,取值范围45-50,最接近45,取值4 5。
例2:热量 96千卡,范围>50,增长量10,取值范围90-100,最接近100,取值100。
例3:总脂肪3.3克,范围0-5,增长量0.5,取值范围3-3.5,最接近3.5,取值3.5。
例4:总脂肪9.4克,范围>5,增长量1,取值范围9-10,最接近9,取值9。
例5:胆固醇32毫克,范围全部,增长量5,取值范围30-35,最接近30,取值30。
例6:钠13毫克,范围5-140,增长量5,取值范围10-15,最接近15,取值1 5。
例7:钠244毫克,范围>140,增长量10,取值范围240-250,最接近240,取值240。
例8:蛋白质3.3克,范围全部,增长量1,取值范围3-3.5,最接近3.5,取值3.5。
例9:VA 3.3%,范围0-10%,增长量2%,取值范围2%-4%,最接近4%,取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