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地测量学基础复习提纲.doc

大地测量学基础复习提纲.doc

大地测量学基础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第一章绪论
1. 什么是观测误差?分为哪几类?它们各自是怎样定义的?对观测成果有何影
响?如何处理?试举例说明。

2. 什么是观测条件?它与观测结果的质量有何联系?
3. 什么是多余观测?测量中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
4. 测量平差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第二章误差分布与精度指标
1. 什么是观测值的真值和真误差、最或是值(最或然值、平差值)和改正数?三角形的闭合差是什么观测值的真误差?同一量的双观测值之差是不是真误差?
2.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大量的偶然误差呈现出什么样的规律性?
3. 什么是精度?衡量精度的指标有哪些?它们各自是怎样定义的?如何计算?
4. 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精确度?精度、准确度和精确度三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5.什么是测量数据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度?评定不确定度的关键是什么?
6. 相关观测向量X的协方差阵是怎样定义的?试说明DXX中各元素的含义。

若X 向量中各个分量相互独立时,其协方差阵有何特点?
7. 两个独立观测值是否可称为不相关观测值?而两个相关观测值是否就是不独立
观测值呢?
第三章协方差传播律及权
1. 协方差(和协因数)的定义?什么是协方差(和协因数)传播律?有何用途?主要有哪几个公式?试写出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

2. 当观测值的函数为非线性形式时,应用协方差(和协因数)传播律应注意哪些问题?试举例说明。

3. 简述协方差(和协因数)传播律的计算步骤。

4. 水
准测量中两种计算高差中误差的公式为和<7^ = 它们
各在什么前提条件下使用?并推导之。

5. 试简述同精度独立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的计算公式A = 的推导过
程,并说明该式使用的前提条件。

6. 权是怎样定义的?权与中误差有何关系?有了中误差为什么还要讨论权?
7. 什么是单位权、单位权观测值及单位权中误差?对于某一平差问题,它们的值是唯一的吗?为什么?
8. 水准测量中的两种常用的定权公式巧=|^和/^. = 以及由不同次数的同
精度观测值求算术平均值的权的定权公式乃=$各在什么前提下使用?并说C
明式屮C的含义。

9. 在非列罗公式~ = V^T rtl,Wi代表什么量?n是观测值的个数吗?计算
得到的是什么量的中误差
A
10.在公式e7Q = f=12"中,6是什么量的权?n等于什么?求得的单位权中
误差^^代表什么量的中误差。

11. 何为观测值的综合误差?它包括哪些误差?观测值的综合方差是怎样定义的?
12. 试写出系统误差的传播公式及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联合传播公式。

第七章间接平差
1. 在间接平差中,为什么独立参数的个数应等于必要观测数,而且参数之间要函数独立?能否说选了足够的参数,每一个观测值都能表示成参数的函数?
2. 在平面控制网中,应如何选取参数?
3. 误差方程有何特点?
4. 能根据给定的几何模型正确列立误差方程、组成与解算法方程及精度评定。

5. 能熟练掌握各量间协因数的求解和证明,特别注意:么,=A%1
6. 能熟练掌握平差值函数(或权函数式)的协因数的求解。

7. 间接平差的函数模型是什么?基础方程是怎样得来的?如何组成与解算法方程?熟识间接平差的计算步骤。

8. 三角网坐标平差(选待定点坐标平差值为未知数)吋,误差方程式的列立(注意统一单位)。

第二部分大地测量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1. 大地测量学定义、分类、地位与作用。

2. 现代大地测量学的特点。

第二章地球重力场及地球形状的基本理论
1. 引力,离心力,重力;引力位,离心力位,重力位等概念。

*2.重力位的数学表示及其一阶导数、二阶导数。

3. 两个算子与调和函数。

4. 正常重力定义式、赤道与极点的正常重力、重力扁率(克莱罗定理)等。

5. 大地体、正常楠球、水准柳球、总地球楠球、参考椭球的概念。

6. 地球重力位与正常重力位、扰动位,以及实际重力与正常重力、重力异常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7. 几何水准理论闭合差的概念,并能证明水准面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8. 正高、正常高、大地水准面和似大地水准面的概念。

9. 高程基准面与水准原点。

第四章地球椭球及其数学投影变换的基本理论
一、地球椭球基本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1. 五个基木几何参数
④第一偏心率e =— ------------- —
a
⑤第二偏心率fZZ b
2. 五个常用椭球参数

2
c - —
t = tan B
b
/f = Vl - e 2 sin 2 B 3. 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二、椭球面上的常用坐标系及其相互关系
②空间直角坐标系
©地心纬度坐标系和归化纬度坐标系 ⑥高程异常与大
地水准面差距
x, y,利用该关系推导法线在赤道面两侧长度的公式 ©B ,L, H I I X, 丫,Z
③大地纬度B 、归化纬度u 、地心纬度*之间的关系
三、椭球面上的儿种曲率半径
法截面:过椭球面上任意一点可作一条垂直于椭球面的法线,包含这条法线的平 而叫法截而。

法截线(弧):法截面与椭球面的交线叫法截线。

1. 各种曲率半径(主曲率半径与平均曲率半径)及艽相互关系
2. 子午线弧长,平行圈弧长;
3. 大地线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大地线的画法;
4. 相对法截线的概念以及正反法截弧(线)的画法;
772 = e 2 cos 2 B
V = Vl + o 2 cos 2 B
1. 椭球面上的常用坐标系 ①
大地坐标系 ③子午面直角坐标系 ★⑤大地极坐标系 2. 各种坐标系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 B ,L L ,
5. 了解大地线微分方程和克莱劳定理
★四、大地测量主题解算概述
1. 大地主题解算的基木概念。

2. 高斯平均引数正、反算公式的思路。

五、地图数学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
1. 概念:长度比、主方向、变形椭圆、长度变形。

2. 掌握:长度、方向、角度、面积变形的计算公式。

六、将地而观测值归算至椭球而
地面不同高度的测站观测值铅垂线、大地水准面椭球面上的观测值法线
归算要求:一是:以椭球面法线为基础一一消除垂线偏差的影响
二是:将地面观测值元素化为椭球面上大地线相应元素
——消除大地高和法截而差的影响
一、将地面观测的水平方向归算至椭球面
垂线偏差改正
标高差改正- 三差改正
截面差改正一
二、将地而观测的长度归算至椭球而
★三差改正:地面方向归算至椭球面上大地线方向
★每项改正的0的
★掌握电磁波测距长度改正公式
七、高斯平而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1. 高斯投影的定义、优点;
2. 柯西一黎曼条件;
3. 正、反算公式的推导思路;
* 4.子午线收敛角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5.会使用坐标正反算和子午线收敛角的实用公式; 6. 垂足纬度(也称底点纬度)8/
八、将地面观测值化算至平面
第五章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
1. 建立国家平面人地控制网的方法与基本原则。

2. 控制网技术设计的一般步骤。

3.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方法布设原则
4.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分类
5. 工程平而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6.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特点
7. 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归算
f 上的元
素!"
正算
高斯平面上的元素
垂线偏差改正 已化
5标石中
心 的方观测值
照淮点髙度改正 反算
惋求面上的
方句观测值
高斯
方向观测佶
-相对法截线改正
问笄至椭球 面上的改正
芬滿角j-4拉普拉斯改正方位
―^线离改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