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由于EMC不断努力的推广和应用,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nform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ILM)正逐渐走俏,其实这个概念在上一世纪60-70年代,就已经诞生,之所以现在又得到宠爱,是和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分不开的。
ILM需求的产生企业的经理们在他们公司成堆的信息中,希望能够建立整合的信息流并加以利用为企业找到削减成本增加利润的途径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碰到许多障碍。
在这些挑战之中: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今天一个现代人一天所吸收的信息,比莎士比亚一生所得的信息还要多”,相信这种说法在今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据统计,每年的全球数据增长量超过50%,而且这种增长的速度还在加快。
对于企业来说更是如此,许多业务信息大多数可以在网上找到,这对公司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增长。
随着信息技术引入企业商务实践,信息量正在大幅增长。
而数据的存储格式却五花八门,难以统一。
电子邮件信息、Word等文本类文档属于非结构化信息,数据库和业务交易等数据又属于结构化信息。
然而要把这些不同的来源数据信息进行整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作。
另一方面,信息的相关程度却不断提高。
人们显然更关注的是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而且,电子数据的增长也带来了一套全新的属性数据。
属性数据是指关于数据的本身的信息(也是数据),譬如文件是由谁创建的、谁接触过它、修改过它以及它存放在何处等等内容。
这种增长是呈指数性增长的趋势,从而对管理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成本的限制企业必须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要求不断缩减开支的经营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增长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将变得更加困难。
在预算可能持平或略有上升的情况下,CIO们承担着用好每一分钱,发挥最大效益的工作压力。
控制数据信息成本的能力至关重要,如果CIO们仅仅只是做扩张计划,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信息系统产生冗余和重复,而这是企业所不希望看到的。
信息的战略价值成本费用的压缩和企业规划的要求都无法阻止对于更方便的信息存取的需求。
企业已经认识到信息对于企业来说,具有不可否认的战略价值,正不断寻求一种信息之间能够紧密结合、企业知识提取迅速快捷的解决方案。
利润就来自于那些关键业务信息的易获得性、快速传递以及对它们的安全保护。
理解和认识信息的商业价值是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它不仅需要企业的信息管理者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还需要企业整体业务团队的通力合作。
信息的流动性信息在它存在的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商业价值,需要与之匹配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这意谓着企业需要创建相关的流程来允许信息根据需要自由地流动。
信息在流动的过程中,价值并不总是越来越小,而企业制度才是决定一项业务数据信息流向的主要因素,企业需要建立起一种更加高效的数据移植能力,使得需要相关信息的人员可以更快地获取它们。
法律和法规的要求随着信息化的普遍应用,企业各方面的信息都开始进入电子化。
由于企业信息,特别是财务信息等重要信息,国家都有法规要求。
一些国家的重点行业,如金融,电信和政府部门等,对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更是有专门的规定,这都是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尤其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每个人的资料信息量加起来就更大,这些都需要高效的信息管理。
信息的灾难性恢复不可抗力的情况发生,会对信息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譬如2003年的美加地区的大面积停电,如果企业重要的业务数据丢失,那么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就不仅仅是数据本身,还有商业机会可能丧失,客户服务水平也会下降。
从小的方面说,个别硬件系统的意外和不稳定同样会对企业重要信息的造成破坏,给企业造成难以觅补的损失。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企业正越来越需要对信息进行更加有效安全的管理模式。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定义什么是ILM?ILM(Inform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根据META集团的定义,信息(或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是,信息在储存媒介网络之内流动的过程,而这种过程需要确保企业获取需要的商业信息,并向客户提供一个良好的服务水平,同时把单位成本降到最低。
ILM还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对于成熟和自动化存储管理的需求,这可以在保持企业对于商业环境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的同时,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
这一种定义强调的是过程的概念。
ILM的积极推行者EMC公司将ILM定义为主动预防性的信息管理方法,帮助企业以最低的总体拥有成本,在信息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都能获得信息的最大价值。
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ILM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而是一个管理理念,更强调从企业级别的视角,对信息进行更有效的管理、更有价值的开发和利用的全过程。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作为一种信息管理模型,认为信息有一个从产生、保护、读取、更改、迁移、存档、回收的周期、再次激活以及退出的生命周期,对信息进行贯穿其整个生命的管理需要相应的策略和技术实现手段。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在信息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价值。
看看企业中的信息是如何流动的。
一笔业务信息从客户订单下达开始,就诞生了,此时的信息拥有的价值较高,许多相关部门的人员都要对信息进行存取和处理,当一个订单完成以后,该笔信息的价值开始逐渐下降,此时将它转存到低成本的存储介质中可以节约成本。
而当该笔业务发生后续服务问题,譬如质量,咨询和改进等等,此时企业又需要该条信息的内容,把它重新激活,提取到高效设备中。
随着质量保证期期满,这一信息的价值又重新下降,直到一定期间以后,退出它的生命周期。
除了关注信息在其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的不同价值,信息本身的内容同样十分重要。
特别是在当前的经营环境下,信息需要以更加认真的处理方式来对待。
内容可以说是,数据存储位置和方式的又一决定性的因素。
举例来说,信息技术人员在一段时间结束以后,是不能随便清除所有电子邮件文档的。
其中的垃圾邮件,当然可以马上删除, 但是那些个属于业务交易、人力资源和财务等重要文档却应当被保留,作进一步的分类、储存和保护,为了更长期间内的使用。
同时,由于这一信息可能在一定时期内都会有人要查阅,所以它也不应该被简单地移动到后备数据系统。
在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识别的流程、制度规定以及方便实用的技术支持能力。
存储设备可以从成本考虑,分为高、中、低等各种不同的硬件平台,对应重要程度不同的、结构性不同的数据,然后还要选择相应的软件。
ILM对企业的战略价值利用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将信息管理与业务目标相对应。
这样在数据对业务的价值不断变化时,企业可以按照信息的当前价值来管理数据,从而获得:通过分层存储平台提高资产利用率实现信息和存储基础结构的简化和自动化管理获得成本高效的信息存取、业务连续性和保护解决方案通过基于战略的管理,确保更容易符合政府政策和法规通过将存储基础结构和管理与信息的价值相匹配,从而以最低的信息持有成本提供最大的信息利用价值ILM的实施方法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nform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对企业用户而言是一种信息技术战略、是一种理念,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或方案。
信息化建设中最关键的是数据,数据代表着信息,它可以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自然地进入到了一个循环,经过收集、复制、访问、迁移、退出等多个步骤,最终完成一个生命周期,而这个过程必然需要良好管理的配合,如果不能进行很好地规划,结果就会是,要么是浪费了过多的资源;要么是资源不足降低了工作效率。
上图表明了一般情况下,数据引用概率与数据寿命之间的关系,这是理解数据应当如何管理的关键所在。
为信息在它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规划存储和迁移的方案是ILM的核心内容。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最初由StorageTek首先提出来的,经过EMC的发展和大力宣传,进入市场化阶段指日可待。
然而我们应当认识到,信息生命周期管理作为一项企业信息化战略,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相对长期的工作。
当代的企业或多或少都已经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信息生命周期管理不可避免地要利用和继承企业目前所拥有的技术和体系结构。
EMC公司的三阶段论EMC公司建议客户分三个阶段实施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第一步,实施自动网络存储,优化存储基础设施;第二步,提高服务等级,优化信息管理;第三步,实施集成式生命周期管理环境。
第一个阶段,各机构应消除直连存储,逐步将存储完全网络化,然后实现存储环境自动化。
以便经济有效地融合和控制存储资源,保证业务连续性。
第二个阶段,服务等级阶段的任务是:在存储网络中建立服务等级层次,然后部署初始信息管理工具,按照企业要求的变化,将信息转移到相应的服务等级层次中。
利用这些工具,许多机构都能够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优化其信息管理资源。
前两个阶段是最后实现价值的基础,一般情况下,需要若干年时间才能实现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自动化。
在这种集成式环境中,客户将能够在整个混合IT 基础设施中贯彻企业战略精神,并在适当的时候从一个控制台为一定的服务等级提供相应的应用。
第三个阶段,借助信息生命周期管理,企业不但能经常自动制定决策,保证按照预定的业务准则和战略,以便在适当的时候,为适当的应用提供适当的信息,还能按照信息价值变化的敏感性实时地进行调整。
这三个阶段使IT人员能够利用各项新技能和新方法了解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随着实际经验的积累提高自动化水平。
ILM的实施方案--自动化ILM体系我们通过分析EMC提出的自动化ILM体系,来看看整个ILM的实施方案。
一、总体结构图1 自动化ILM体系如图1所示,自动化ILM体系分为三个功能区域:管理服务通用服务自动化模块每个功能区域都包含很多的具体的服务模块。
每个模块都清楚自己在整个自动化ILM系统内的位置和作用。
通过一个称为ILM知识库的数据库来与其他服务共享基础数据。
模块化的设计方式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决定ILM解决方案的组成。
下面我们来讨论这些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对于整个体系的作用。
二、管理服务自动化ILM体系的管理服务提供系统的操作管理功能。
如图2所示,管理服务由四部分组成:应用程序、信息组、存储网络和平台。
每层中都包括一组管理服务,每个服务提供一项具体的ILM流程功能。
譬如,LEGATO 网络服务可向信息组层提供备份/复位服务。
图2 管理服务管理服务可以单独安装,也可以与其他的服务组合使用。
自动化ILM框架并不限制使用的具体产品,通过通用标准的使用,自动化ILM为通用服务和自动化模块提供了公开的接口。
这些开放性的接口允许任何的第三方管理服务、用户接口或是业务应用程序可以利用自动化ILM系统内各部分的功能,并整合它们。
为了得到支持,管理服务必须和通用服务层的衔接,并在自动化ILM知识库中注册名称和服务类型。
基础数据用来描述业务应用、信息组以及服务水平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