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历史名人故事大全

中华历史名人故事大全

中华历史名人故事大全
明宪宗成化初年,嘉兴知府杨继宗为官廉洁刚正。

一天,监察御史孔儒来到嘉兴,借
口肃清匪源,到处清乡,搞得老百姓不得安宁。

有的老年人经不住折腾,顶撞几句,就被
指控为匪类,轻则毒打,重则丧命。

杨继宗见了十分气愤,命人张榜通告说: "谁家有被
御史打死的,家属可以到府里来报名。

"孔儒见嘉兴知府不买他的帐,便找到杨继宗责问
为什么干扰他清匪。

杨继宗说:
"治理国家要有一定法度,各级官吏有不同的责任,孔大人身为监察御史,就应努
力举劾不法,剔除奸弊。

至于挨门挨户清查户口,维持治安,乃是地方官吏的事。

"
孔儒是专门纠察官吏的监察御史,所到之处,地方官莫不奉迎,没想到被嘉兴知府抢
白了一顿,大煞了威风,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孔儒临走时,没抓到杨继宗任何把柄,
他想,当官的没有一个不爱钱,杨继宗在如此富庶之地做官,还能不刮点地皮,不如打开
他的箱子揭他的底,给他一点难堪。

于是带着几个随从,借口告辞,直入杨继宗住处。


见室内空空,惟有床头放着一个箱子。

心想;知府的贵重财宝一定都在里面。

便让人打开
箱子,一看,只有几套破旧衣服。

孔儒无奈只好怀惭而去。

有一年,杨继宗进京朝见皇帝,明宪宗问宦官汪直:"最近来京朝见的地方官员中,
哪一个比较廉洁?"汪直答道: "天下不爱钱的官吏,惟杨继宗一人而已。

"
据宋人赵善璩《自警录》记载:吕蒙正初任参知政事,在上朝时,有人竟然在朝房帘
内指着他说: "这个人也配当参政吗?"吕蒙正没有理睬这种轻蔑的挑衅,好象没听见一样
走了过去。

随同吕蒙正一同上朝的同僚替他气不过,要派人去查问那人的姓名官职。

吕蒙
正连忙制止,说道: "这-德育名人小故事
样的小事何必穷究?不问,也没有什么损害。

反之,若一知道他的姓名,终身不能相忘,而这位朝士也因此心里惴惴不安,彼此心存芥蒂,所以知其姓名,不如不知。

"
吕蒙正博大的胸襟,能够容人让事的精神确实令人称赞。

古人云"量宽得人"。

那朝士
隔帘说了几句不满的话,当然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但吕蒙正宽厚待人,不追不问,自然赢
得人们的尊敬。

就是这位朝士知此情景,也会觉得理亏自惭,由不敬而折服。

元朝初年,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人许衡,品行高洁。

他小的时候,正是蒙古灭金、
灭宋的战乱年代。

一个炎热的暑天,许衡和一些人逃难经过河南的河阳县,一路上没水喝,嗓子直冒烟。

突然发现前面路上有一棵梨树,上面硕果累累,同伴们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梨吃。

唯独许衡一人端坐-德育名人小故事
树下看书,象不知道有梨一样。

有个伺伴劝他说: "这梨刚熟,甘甜可口,吃了真解渴,你怎么不摘个来吃?"许衡答道: "这梨树不是我家所有,不能随便摘人家的东西。

"
同伴说, "现在兵荒马乱,人们死的死,逃的逃,这树是没有主人的。

不用担心,快吃吧!"许衡说道; "梨树无主,我的心有主。

"结果,他一梨子也没吃。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