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紫金旅游资源介绍

紫金旅游资源介绍

河源市紫金县旅游资源介绍一、紫金县的地理环境:紫金县位于东经114°40′一115°30′,北纬23°10′一23°45′,广东省东中部河源市东南部、东江中游东岸。

全县境域:东西长88.6公里;南北宽64公里;全县总面积3627平方公里。

紫金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面积约30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3.98%,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面山峦重叠,地势较高;中部较低并向东西两翼倾斜,构成马鞍形,分别归属不同流向的两条水系(东江水系和韩江水系)。

东南部武顿山为最高峰,海拔1233米:西部古竹江口为最低点,海拔50米,县城为140.8米,全县平均海拔300米。

紫金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以2--3月为春季,4--8月为夏季,9--10月为秋季,11月—次年1月为冬季。

春季冷暖交替,气温较低,多为低温阴雨。

夏季高温高湿多雨。

秋季冷空气活动加强并逐渐影响本县,气温下降,降雨减少。

冬季干燥寒冷少雨,间歇性出现霜冻、冰冻。

二、紫金县的历史背景:紫金古称永安县,民国改称紫金县。

建县前,分属长乐(今五华县)、归善县(今惠阳市)地。

明朝嘉靖年间,境域内农民起义、矿工起义不断,其中青溪磜头山矿工起义持续二十余年,范围延及兴宁、长乐、程乡(今梅县)、揭阳、河源、龙川、博罗,及海丰、归善、东莞,均以归善县、宽得都及长乐县琴江都为大本营。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两广都御史吴桂芳派兵进行第五次征剿,镇压了起义。

为确保安靖,明隆庆三年(1569年)朝廷批准割划归善县古名都(秋香江流域)、宽得都(柏埔河流域),长乐县琴江都(琴江流域)共三都建立永安县,意即永远安定,以古名都乌石约安民镇(今紫城镇)为县治,建筑县城。

因该县名与福建省延平府永安县同名,且其建县早于本县117年(福建永安县建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民国三年(1914年)中央政府批准永安县改名为紫金县,以县城有紫金山而命名。

1949年5月紫金县解放,隶属于东江专区。

1952年改属粤东行政区,1956年隶属惠阳专区,1959年改属汕头专区,1963年复属惠阳地区,1988年河源市建市,改属河源。

紫金地域,春秋时属百越地,战国属楚,秦代起属南海郡博罗、龙川两县地,隋唐为归善、兴宁两县地,宋元为归善、长乐两县地。

明隆庆三年(1569年)置永安县,属惠州俯。

民国元年(1912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民国三年改永安县为紫金县,属潮循道,民国十五年隶属东江各属行政公署,民国二十六年隶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改届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紫金县解放,隶属于东江专区。

1952年改属粤东行政区,1956年隶属惠阳专区,1959年改属汕头专区,1963年复属惠阳地区,1988年改属河源市。

三、紫金县的旅游资源紫金属粤北山区县,群山绵延,山川秀丽。

不仅有众多的竹木、水力、矿产、地下水资源,而且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古竹的越王石巍然屹立,黄塘的龙湾漂流令人流连忘返,九和的御临门温泉给人以舒适的生活享受。

紫金是文明古邑,民风淳朴,客家人民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热情好客,富有正义感和爱国精神。

秋江、神江、琴江水世世代代孕育了许多仁人志士、名流硕彦和英雄人物。

南岭的文天祥屯兵遗址依稀可辨,孙中山先祖的公馆旧迹尚存,龙窝的桂山围石楼巍然耸立于乡村之中。

紫金是广东省重点革命老区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早在辛亥革命时期,本县就建立了同盟会,组织反清斗争和讨袁起义。

1927年,建立紫金苏维埃政府和炮子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中,本县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震撼东江;解放战争中,紫金人民配合粤赣湘边纵队解放了紫金。

如今的苏区红色革命遗址就是历史的一段红色记忆。

四、紫金县的旅游景点介绍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御临门温泉度假村位于紫金县九和镇热水村至幸福村之间,占地面积1100亩,是一所集住宿、餐饮、会议、娱乐、休闲、商务、健身和大型露天温泉等功能于一体的豪华乡村温泉度假村。

温泉概况------温泉区总面积62600平方米,是按国家AAAA标准规划的,建筑风格是巴厘岛风情和客家文化的结合。

温泉源头出水温度高达86℃;日流量达10000多立方米,容纳总人数2700多人。

温泉水质晶莹透澈,略带硫磺气味,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测试中心化验,水质为重碳酸硅钠型,同时,还富含多种矿物质,其中包括: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锂、锶、碘化物、银、钡、铅、锰等。

对治疗心血管病、肥胖症、皮肤病等多种疾病有辅助医疗的功效。

河中温泉区------面积9800平方米,温泉池数量30个,容纳人数450多人,水温33-42℃,河中温泉蔚为壮观,蜿蜒逶迤,河道最宽处为七米多,其中温泉池品种繁多,计有十二源泉和六池,还有颇具特色的十二星座池。

山地温泉区------面积43000平方米,温泉池数量64个,容纳人数2000多人,水温33-42℃。

温泉随着山势起伏,置身其中,放松身心,感受宁静。

此处还有美食坊、温泉水吧台、休闲阁、香薰阁、中医养生堂、健身SPA馆、沐足廊等设施静养享受。

田园温泉区------面积9800平方米,容纳人数300多人,水温33-42℃。

温泉池数量20多个,在此泡浴可包揽田园风光,空气清新,天籁和鸣,其乐逍遥;还有沐足廊、温泉水吧台供游客休憩享受。

龙湾漂流龙湾漂流全程6.8公里,河水总落差80多米,途经六潭九滩,九曲十三弯。

乘上一片无动力的小舟,依托她温柔与澎湃的液流,穿山谷、渡险滩、过卵石、转旋涡、冲浪尖,人与自然交织、和谐的统一,全程带给您浪漫、刺激的漂流(约90分钟)。

景区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传统特色客家风味、农家莱、土特产。

苏区革命遗址群苏区革命遗址群位于紫金县城东南45公里的苏区圩镇(原名炮子圩,1957年冬经中央批准改为苏区)。

1927年4月26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紫金县农军举行了声震东江的“4.26”农民武装暴动,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推翻紫金县反动政权,活捉了反动县长,并宣布成立紫金县人民政府。

之后辗转数月,策应海陆丰农民运动,于1927年12月1日,在炮子圩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紫金县苏维埃政府。

彭湃、周恩来等领导曾先后多次来炮子指导工作。

现留下的革命遗址有“红屋”纪念馆、“血田碑”等多处。

该革命遗址群1998年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列为首批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紫金县委、县政府确定以苏维埃政府旧址、“血田”纪念碑等18处革命文物景点为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基地,省政府拨款资助景点维修和开发。

2003年完成“红屋”维修和革命斗争史布展,共有5个展室,图片180幅、文物191件,已向公众开放。

公馆公馆位于紫金县中坝镇发昌孙屋排,是孙中山的入粤始祖开基地。

明末,孙中山十一世祖孙鼎标在此设馆练武,称武馆。

后解元钟丁先募兵勤王,曾拜孙鼎标为千总,为反清复明屯兵于中坝凹下山,在孙屋排操练兵士,故改名为公馆。

相传明代永乐(1403--1424)年间,孙氏人粤肇祖孙友松偕弟友义,从福建长汀南迁嘉应州长乐,落居在上镇约发昌村的黄牛挨磨山麓,此时,紫金尚未置县,政局动荡,多有农民起义,也有盗贼土匪劫扰,官府也常来“剿劫”,又由于姓氏之间,宗教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有械斗发生,孙氏为保护本姓族利益,便在发昌孙屋排建一拳馆,邀集族中青壮年练枪习武。

明末孙氏十一世祖孙鼎标,对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恨之入骨,从小精心习武,练就一身高超武艺。

他主持武馆,广招门徒。

后来,鼎标为免灭族之灾,令其子孙孙连昌徙去增城,后迁香山,这就是中山先生十二世祖,也是始居香山的鼻祖。

鼎标习武馆也就是公馆。

故孙中山与美国朋友林百克交谈时说:“我的家庙在东江上游的公馆村”。

庙祖石南母寺庙祖石南母寺地处紫金县崇山峻岭之中的九树镇海拔800多米的庙祖山中。

该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佛教文化,自然景观绚丽多彩。

通往该寺的小径由一块块黝黑的岩石砌成,共有432级石阶。

石阶两旁树木虎踞龙盘,奇花异草相映成趣。

庙祖山自然生态景色毓秀神奇。

庙堂雕檐画角,古色古香,佛教文化源远流长。

庙祖石南母寺始建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832年的历史。

寺内供奉有观音菩萨莲花宝座一尊。

《金山铁水》记载,此寺1932年重修,1966年被毁,后由乡民和港澳同胞自愿捐款,于1989年重建,现有一座占地面积为80多平方米的香房和一座庙堂宝殿。

正殿侧有石钟、石鼓,殿旁左侧石洞内有一种黄土,古人称之为“金黄散”,传说能治百病,常有乡民取土回家备用。

白溪自然保护区白溪自然保护区位于河源市紫金县内,属东莲花山支脉,属中山低山丘陵地貌,平均海拔500米,最高峰燕子岩海拔1167.5米。

保护区处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类型主要有丘陵低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等。

保护区内有珍稀濒危植物10种,主要有格木、伯乐树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0种,主要有豹、三线闭壳龟、蟒蛇、豺、白鹇等紫金观紫金观原名天后宫,座落在紫金县城安良片飞凤岗下,是紫金县道教活动中心场所。

天后宫原址在县城市区中心,始建于明末年间,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建宫后,累显灵异,香火不断,经久不衰。

天后宫因历史上种种原因被损毁。

改革开放后,信民仍在原址安炉奉香,日胜一日,香客如流。

政府考虑到在市区中心终日香烟缭绕,人流拥挤,阻碍交通,因此,于一九九二年迁扯到紫金县城安良片飞凤岗下行宫。

一九九四年得香港青松观观长侯宝垣大师率众道长多次前来审视,勘称此处:后依宫山嶂,前朝笔架山,左旗右鼓,旗鼓相应,道风扑扑龙运长兴。

乃安神之福址,建观安神,必定威灵显赫国泰民安。

因此提议:扩建天后宫,增建前、后两大建筑群体,把天后宫升格为紫金观,此提议得到政府批准,遂将“天后宫”升格更名为“紫金观”。

经侯宝垣大师与众道长的勘定:即择日奠基,兴建前、后两大宫殿群体。

紫金观经政府批准用地三十六亩。

主体工程分前、中、后三大宫殿建筑群体。

现已建成:护法殿、财神殿、太岁殿、天后殿、钟楼、鼓楼、偏殿、三青宝殿等古典式宫殿群体。

各宫殿中神像金身、供案桌及相应设施一应俱全。

建好了放生了,充实了各宫殿中道教文化。

雕制了三十多副柱联及部分壁画,已投入资金壹仟多万元人民币(香港青松观董事局支助278万元人民币(现金)、塑制神像估约100万元人民币、共计378万元人民币)。

如今、紫金观规模初具,雄伟状观,成为粤工地区集宗教与旅游于一体的较大的重要景点之一。

道姑岩道姑岩位于古竹镇孔布村正南,距古竹圩4公里。

相传宋末孔布上围有位邹姓女子,年方十七,因抗拒家长迫婚而出走。

数天后,一放牧老人发现美貌女子,从岩侧水井挑水往岩洞走去,觉得奇怪,便尾随而去。

至岩洞不见女子,只见一女尸,经辩认正是那位出走的少女。

群众认为此女已得道成仙,便募捐在岩下建筑庙宇,并塑一女神像,供人观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