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油罐区操作规程
E 由于罐区的部分储油罐充入了氮气,为了防止作业人员进入含氧气低的油罐进行清罐作业时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油罐特制定进罐安全操作规程,具体如下:
F实施清罐作业前,先打开人孔测定氧气含量,使用通风机对储罐通风。
G在确认罐内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达到规定范围内(氧气:19.5%-23.5%)方可批准作业人员进罐做清罐工作或其它罐内作业。
1、油脂产品进出流程图………………………………………………………………………………3
2、罐区油品输送作业指导总则 ……………………………………………………………………3
3、罐区各项作业操作规程…………………………………………………………………………4
3.1 装卸船操作规程…………………………………………………………………………………4
3.7.11 保持所用测量器具的完好,定时查验。油尺经过校验,刻度清晰,尺面清洁无油垢,放尺、收尺灵活。温度计经过校验,保持清洁无破损。
3.8 油罐、油管清洗操作规程
为保证油品的清洁卫生,避免油品的互混,特制定此操作规程。
3.8.1油罐的清洗:
A 每个油罐在存油发完后,都必须打开人孔,进行清罐作业,
3.2.5对有限重数量的油车,则必须通过流量计进行计量发油(仅限豆油和棕榈油)。
3.2.6作业结束后,各阀门归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拾工属具,清理作业现场。
3.2.7发货手续的办理及单据的传递详见《销售及提货流程》,数量和单据处理详见
《原材辅料成品收发程序》。
3.3火车卡装油操作规程
3.3.1确认火车卡到车位、公司品管部验罐合格后(发验罐通知单)进行火车卡装车操作。
H在实际清罐作业过程中,要求当班人员每隔一小时到正在清罐的储罐旁检查一次。且将测氧仪放置在罐中实时检测氧气含量。
3.4.4 罐区油罐充满油后,罐区班长通知精炼班长换另一油罐进油。罐区人员倒好阀门,并作检查、确认,在交接班记录记录开关阀时间及操作者。
3.4.5 车间生产出的不合格油而需打入罐区的油品,精炼班长必须特别强调并通知罐区;罐区班长对这种情况必须做出详尽的书面记录,精炼班长签字,并最晚于次日报告罐区主任。
D 装油须经油化验船仓合格,卸油须经化验员取样后,本班码头接油员通知罐区收油员打开装卸油的各相关阀门。
E 接油员通知船方(或本班收油员)开始启动输油泵泵油,流量由低到高逐步提高,记录好起始时间。
F 监视罐内液位(装油时根据提单计算出发油吨数的控制液位),每半小时与船方联系,确认双方进出油数量。
G 接、收油员在作业开始后,对整个管路进行巡查。
H 正确进行换罐(换舱)操作,先开启空罐(舱),然后逐渐关闭满罐(舱)。
I最后一个油罐(舱)应留有充分余量,以便容纳扫线入油。
J 装船停泵后,先用压缩空气吹扫罐区管线,再用海绵吹球吹扫至船上;卸船结束后,先吹扫管线至罐区,再用海绵吹球吹扫至罐区;每次吹扫压力保持在5-6kg。整个吹扫过程力求快速、准确,以避免油品堵塞管线。
2.2在输油进罐前,一人先根据计划启用的管线,正确开启管线上的阀门,另一人必须再次检查将要启用管线上的阀门是否处在正确状态,然后通知输油方用压缩空气试气,以确认管线是否畅通、准确,试气正确后,通知输油方进行输油操作。(接收油操作)
2.3油罐在进/出油输送同时,绝对不允许油罐满溢,软管设备泄漏/爆裂使油洒落。在进行输送后必须再次沿本次启用的管线检查,以保证油品在有序按计划管线安全流动。发现异常情况后,立即采取措施制止漏油等意外事故,并立即通知值班人员,关闭进出油口总阀,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3.1.3 装卸油船舶的检验:
A 船舶靠港后,等待船舶进行联检、海关上船验货、商检进行重量和品质的检验。
B 待上述部门完成检验工作后,接码头现场调度通知后方可进行装卸操作。
3.1.4油船的装卸油操作:
A油船装卸油作业区内的当班人员各就各位。
B 在码头与船方之间用软管连接起来,并接好地线。
C 向整个管道充入压缩空气进行试压,压力至5kg后停止充气,静止观察30分钟,并沿管线进行巡查,如压力保持不变,则试压工作结束。
3、罐区各项作业操作规程
3.1装卸船操作规程:
3.1.1 装卸船前准备工作
A运输管理员预报到港船只的船名、船期,罐区主管了解装卸货合同,包括所装油品的规格、数量、品质,然后组织、布置油船的装卸货作业。
B编制罐容的存储计划、装卸货方案、策划出装卸船管线流程。
C安排人员清洗、检查好油罐及管路系统。保证各相关阀门的正常开启,各工艺环节要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3.2汽车装卸操作规程 ……………………………………………………………………………… 6
3.3火车卡装油操作规程 …………………………………………………………………………… 6
3.4精炼厂各种油品进出油罐区作业操作规程………………………………………………………7
3.5 倒罐作业操作规程 ……………………………………………………………………………… 7
3.6.6油罐区按业务出库单发货,禁止任何人带客户或客户自己进入油罐区工作现场。
3.7罐区打尺计量操作规程
3.7.1每天码头卸油罐必须要有开始、结束时的油高及油温记录。
3.7.2对精炼车间的进出油罐及时打尺记录。
3.7.3每天核对去小包装、发车、灌桶的出库数量。
3.7.4操作顺序:先测油高,再测油温。
B毛豆油换装精炼豆油时,清罐人员必须将罐底、罐壁残留油品清干净,用布擦干。
C 棕榈油换装其他油品时,应将人孔打开,清理罐底、罐壁残余油品,再用棉布擦干。
D牛油、椰子油、毛棕仁油等储油罐,由于异味较大,打开人孔后,首先清理余油,干净后,放水至加热盘管用蒸气加热4-5小时,排空余水,擦干罐底后用电风扇吹风4-5小时。
置的温度;当液位超出1.5M时,必须对油品采取上中下三个位置的测温读数。
测量点距罐壁至少300毫米,以免受外部冷热影响。
3.7.9 如同一点打尺数据无二次相同或温度测量中三点温差不符合环境因素规 律,视为现场校验有误,需重新测量。
3.7.10打尺结束须及时整理测量器具。油尺用后将尺缠紧,使油尺上附着的油用棉布擦净。测温绳随用随清,在提起过程中用力将绳中的油挤出,并将其放在清洁容器内,避免受到污染。尺带、温度计用完即擦拭干净。
3.6皂脚发货操作规程
3.6.1流程
3.6.2由于精炼厂生产的皂脚混有一定比例的中性油和水,需通过保温静置一定的时间,让油、水、皂分离。
3.6.3R7/R8罐满,保温静置24~48小时后,抽出油罐上层中性油,下层的积水排出。
3.6.4每次发皂脚时间间隔应为7~10天。
3.6.5发货时避免边进罐边出罐,避免皂脚油、水分离不好,导致皂脚中含油、含水较高。
2.4在执行以上检查完毕,油品安全流动后,若没有其他管线准备工作,则一人要在油罐内巡视。主要检查正在流动的油罐中的液位情况,以防止液位超出安全存放高度。
2.5码头、罐区内、操作平台在输送进/出油时,任何时候都要有人员巡逻,警惕并防范油品输送过程的任何环节出现异常。
2.6 罐区班长将本班管线的使用情况详细记录于《交接班工作记录》中。
E 将有关单据、凭证、报告发送有关部门。
3.1.6 岸罐计重:
A 待油面静止时间不低于8小时方能进行打尺计重,罐区内勤会同商检或公证机构对进油油罐进行测深、量温,认真填写《岸罐计量表》,作为岸罐出证的依据。
3.2 汽车装卸操作规程
3.2.1接到贸易部下达的提单组织作业,并将手、发货记录登记在《发货登记表》上。
一、目的
规范罐区各项操作,预防油品跑、冒、滴、漏等各种事故的发生,提高效率,减少人为误差。
二、范围
适用于罐区各项操作。
三、有关规定
1、油脂产品进出流程图
打尺计量入库
过磅入库
过磅入库
生产领用、打尺计量 生产入库 输入储油罐
打尺计量
调油领用、打尺计量
过磅出库
2、罐区油品输送作业指导总则
任何时候绝对不允许开错阀门,以防止油品混合受污染。
3.4.3 在精炼车间每次换油操作过程中,对于每批次的油品第一次出油入罐、出混合
油等情况,必须要求车间当班班长签字确认,方可予以打开进油阀门。精炼在从甲品种更换到乙品种时,应与罐区班长联系,双方配合,精炼为命令者,罐区为执行者,罐区接精炼车间进出油命令后,应根据实际的生产计划进行确认,并要求精炼班长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确认,无误后开启相关阀门。
K 作业全过程当班人员应保证通讯畅通,不能擅自离岗。
3.1.5 结束作业:
A 司泵员停泵后,关闭所有阀门。
B 油化人员对油船取样封存,船方与我方人员共同对油船进行打尺、封仓。
C 接到货运人员通知后拆除地线和软管,各工具归位,清理作业现场。
D 船方签收有关部门单据、办理有关部门手续,当班接油员认真填写《装卸船作业记录》,并及时送至罐区内勤处,以便完成《装卸船报告》。
2.1 在输油出罐区前,一人先根据计划启用的管线,沿着输油流向进行检查,无误后从指定的油罐开始向输油泵方向开启管路上的阀门,在启动输油泵之前另一人必须再次检查将要启用的管线上的阀门是否处在正确的状态。检查无误后再用压缩空气进行试气,以确认管线是否畅
通、准确,试气正确后再开启出油口的阀门,启动输油泵。
3.7.5在油罐打尺计量时,必须从油罐测油孔的测油位置下尺。在尺锤接触到基准时立即将油尺提升,在读数时,量尺必须垂直提放,视线与尺面保持90度视角。
3.7.6在对油罐测量油高时,若连续二次读数相差在1mm以内,不必测第三次。
3.7.7 测量油高后,应立即测量油温,中间间隔不应大于5分钟。
3.7.8 根据液位的高低可以采取两种测温方法:当液位低于1.5M时,可以测中部位
3.3.2 装卸操作同上3.2
3.3.3发货手续的办理及单据的传递详见《销售及提货流程》,数量和单据处理详见
《原材辅料成品收发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