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公司财产管理制度

企业公司财产管理制度

企业公司财产管理制度一、财产管理办法二、财产管理规则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例A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例B五、财物盘点制度范例A六、财物盘点制度范例B七、固定资产火灾保险事务处理准则八、不动产管理规定九、设备管理制度十、工具管理制度十一、仪器仪表管理制度一、财产管理办法第一条所谓财产系指资产负债表上所列属于固定资产科目者,其有关事务处理悉依照本办法规定办理。

第二条本公司财产管理系由财务部统筹管理并委托使用单位保管,依其性质划分如下:1.土地。

2.房屋及建筑设备:办公室、厂房、酸洗间、仓库、宿舍、护堤、水道、围墙、停车场、道路。

3.交通及运输设备:小轿车、客货车、推高机、起重机、机车、手推车、台车。

4.机器设备:连续式铸造钢板设备、钢铁热轧设备、钢铁冷轧及冷压成型设备、金属热处理设备。

5.电气设备:输电、配电、变电设备、照明设备。

6.空气调节设备:冷气机、抽送风机、电扇。

7.事务设备:机具设备(计时机、复印机、打字机、计算机、电话机、对讲机、扩音机、油印机等)、家俱设备(写读家俱、储放家俱、坐息家俱)、通讯设备。

8.供水设备:水塔、储水池、过滤设备、抽水机、马达、给水配管设备。

9.其他设备:防护设备(消防警卫、医疗)装潢设备、康乐设备。

第三条财产保管部门应会同财务部每年定期盘点,但对新置者每月对帐一次,其盘盈或盘亏应确实办理增值或减损。

第四条由购入而取得之不动产,应即办理所有权移转登记,其有关产权之登记与变更登记及税法规定事宜与减损报废之报备均由财务部另行规定办理。

第五条各项工程修造不论金额多寡均应编列预算表,并送财务部备查复核,其紧急处理者仍应补办手续。

第六条有关不动产出租或租入,均应事先订立契约书,并会财务部复核转呈总经理核准后始得办理。

第七条资本支出与费用支出划分之标准如下:1.支出结果能获得其他资产者属资本支出,否则应列为费用支出。

2.资产之因扩充、换置、改良而能增加其价值或效能者属资本支出,否则即为费用支出。

3.支出结果所获得之固定资产,其耐用年限在二年以上,且其金额在五万元以上者属资本支出,其耐用年限不及二年或其效用仅及本期者属费用支出。

4.凡为维持财产之原始使用效能,所需之维护费用作为费用支出。

第八条财产支出核决权限,依内购核决权限表之规定办理。

第九条固定资产的折旧,采用平均法,并以帐面价值为准,其折旧耐用年限依所得税规定。

第十条使用年限届满之固定资产,仍继续使用者,得不折旧,但主要或重要生产设备得予调整以往旧额,并继续折旧。

第十一条有关固定资产设帐,财务部于总分类设置“土地”、“房屋及建筑”、“机器设备”、“电气设备”、“空气调节设备”、“事务设备”、“供水设备”、“其他设备”,机械与各项设备之“备抵折旧”等科目,设置财产目录卡,并于各负责管理部门设置同式财产目录表,详细记录负责保管人及移动情况,并经使用人签认留存。

财务部门与管理部门于每年会同盘点时并应互为核对双方登记卡表所载内容是否相符,如有不符应即查明更正。

第十二条本办法经呈准公布实施,修改时亦同。

二、财产管理规则□ 通则第一条本规则所称之财产,其范围如下:1.土地。

2.建筑物。

3.机器设备。

4.仪器设备。

5.运输设备。

6.电讯设备。

7.动力设备。

8.生财器具。

9.杂项设备及资产负债表内所列各项固定资产。

其使用年限达二年以上,而价值在一定金额以上者。

前项之使用年限依政府规定固定资产耐用表为之。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财产管理,系指前条财产之增置、登记、经管、养护、减损等事项。

第三条财产之价值在一定金额以下,或其使用年限不及二年者统作为物品,其管理办法另定之。

第四条财产之管理职责如下:1.财产登记部门:负责办理财产之增减、移动等登记工作及管理责任。

2.财产经管部门:负责办理财产之保管、养护、修缮等工作。

3.财产使用单位:负责办理所使用财产之保管、养护等工作。

第五条各类财产应按其质料、性能、构造、用途及其他各项因素拟定其使用年限签请总经理核定外并应详定其折旧率及剩余价值以利财产之管理。

□ 财产之增置第六条财产增置,应拟具预算,经呈奉核准后,由经管部门或使用单位填具请购单据,签请购置或营造。

前项预算必要时应附具图样,施工说明书,或其他可资说明参考之文件。

第七条财产之增置以集中办理为原则,但得按其性质由有关单位会同办理。

第八条财产之增置系自制,捐赠或其他方法而取得时,应由财产登记部门会同有关单位估列价格。

第九条财产之增置,经验收后,应填具财产增加单,连同发票及其他有关单据,送财产登记部门,为财产增加之登记后签认转送会计单位结算付款。

□ 财产之登记第十条财产应依财产之类别予以分类编号。

并贴订标签财产编号编定后,应编制财产编号目录。

第十一条办理财产登记之凭证如下:1.财产增加单2.财产移动单3.财产保养修缮单4.财产减损单第十二条财产登记凭证为财产卡登记之依据,依各项发生事实由有关部门填造,送财产登记部门为财产卡之登记:1.财产增加单:依财产购、建之发生、由购建经办单位按验收日期填造。

2.财产移动单:经管部门或使用单位财产之移动,由移出单位填造并经移入单位签认。

3.财产保养修缮单:财产保养修缮费之发生,由经办修缮单位填造,并先送经管或使用单位签认。

4.财产减损单:由经管或使用单位填造,并呈奉核定。

第十三条财产因保养修缮或其他原因而增加财产之使用效能或价值者,登记部门应为财产增值之登记。

第十四条为办理财产登记应备置财产登记卡,财产之登记应一物一卡办理。

第十五条各部门经管之财产,每年至少应盘点一次。

必要时得随时派员抽查或盘点。

□ 财产之经管第十六条土地及房屋等不动产取得后,应由登记部门于法定期间内向主管官署办理产权登记,变更时亦同。

第十七条财产取得后应由经管部门或使用单位妥为保管。

工具及其他较小之财产,必要时得由经管单位集中保管。

第十八条经管部门或使用单位已无用途之呆旧财产,不得任意搁置,应即填具财产减损单呈请核准后,随时予以处理。

第十九条财产经分配经管部门或使用单位,应即由移出单位填具财产移动单经经管部门或使用单位签认后送由登记部门为财产移动之登记。

各经管部门或使用单位相互移拨财产时亦同。

但属临时性之借用不在此限。

第二十条财产之移动,应逐项点交点收,如有不符应即追究责任。

第二十一条财产经管部门应随时对使用中之财产查对实际使用状况。

第二十二条财产经管人员或使用人员对使用中之财产应善尽保管之责不得私自移拨。

第二十三条经管财产或使用财产部门主管及其有关使用人员对分配使用之财产,应向财产登记部门办理签认手续。

第二十四条各单位之财产非经呈准,不得出租出借或租用借用。

财产之出租出借或租用借用应订租约或借用契约。

第二十五条经管财产人员交接时,应将其经管之财产交接清楚,并由接交人员另办财产责任签认手续以明责任。

第二十六条员工调职或离职时,应将其经管或使用财产移交清楚,如有缺少或手续不清,应予追保赔偿。

□ 财产之养护第二十七条财产经管或使用单位应经常注意财产之保养,并作保养检查。

第二十八条财产经检查后,如发现损毁,有必要加以修理时,应由经管或使用单位报请修理。

第二十九条财产经修理完毕,其修理费在一定金额以上者,应由经办单位填具财产保养单送由登记部门为财产增值之登记。

前项一定金额由管理部主管核定之。

第三十条为避免发生灾害时遭受重大损失,得按财产性质及财务能力向保险机构投保。

第三十一条财产之经管或使用人员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予以奖励:1.因善良保管,使超过使用年限之财产,未曾损坏,仍能满意使用,而有确切事实足资证明者。

2.对无用途之废旧财产,能作充分适当之利用,著有重大之绩效者。

3.遇特别事故而能奋勇救护,保全财产者。

前项奖励依人事管理规则之规定予以记功或发给奖金。

第三十二条财产经管或使用人员对所保管之财产,如有盗卖、掉换或化公为私等营私舞弊情事即予免职并依法究办。

第三十三条财产经管或使用人员对所保管之财产未经呈准并办理手续而任意转移,对外拨借损坏而不及时申报者按其情节轻重予以议处。

第三十四条财产之经管或使用人员对所保管之财产未尽善良保管之责或由于过失致财产遭受损失,或未达使用年限即告损毁者照下列规定办理。

1.损坏之财产仍可修复使用,并不减低使用效率者,应责令负担一切修护费用。

2 .损毁之财产不堪修复继续使用者,应责令赔偿。

3.赔偿价格应依损毁之市价为准,并按已使用之年限折旧计算。

但天灾地变或不可抗力之事故而致损毁者不在此限。

□ 财产之减损第三十五条财产之减损经奉核准后应由经管或使用单位填具财产减损单送登记部门为财产减损之登记。

第三十六条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予变卖:1.因特殊情形必须出售者。

2.不需用者。

3.呆旧而仍有利用价值者。

4.已失原有使用效能,奉准报废而有残值者。

前项财产之变卖由总经理核准办理。

第三十七条财产之变卖手续由登记部门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办理。

第三十八条财产损毁失去原有效能而无利用价值者得予报废。

报废之财产依本规则第三十六条之规定予以变买或销毁。

第三十九条财产如因灾害盗窃或其他不可抗力事故而致损毁或遗失者应检附证明文件报销。

□ 附则第四十条本规则未规定事项概依法令及本公司有关章则办理。

第四十一条本规则如有未尽事宜得随时修订之。

第四十二条本规则经董事会通过后公布施行,修改时亦同。

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例A)□ 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加强固定资产的保管及使用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范围本规则所称固定资产包括土地、房屋及建筑物、机械设备、运输设备、马达仪表、工具、什项设备(各公司自分事务性什项设备及机电性什项设备)等。

第三条会计科目列帐原则前项固定资产,耐用年数在二年以下,不具生产性,未超过一定金额者(各公司自订) 应以费用科目列帐,而不得以固定资产科目列帐。

第四条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按下列类别,由各公司指定部门负责管理,其管理及保养细则由各公司管理部门会同使用部门自行制定之。

(一)土地、房屋及建筑物、运输设备、事务性什项设备由总部门负责管理。

(二)机械设备、马达、仪表、机电性什项设备由工务部门负责管理,但得视实际需要归由性质相关部门管理。

(三)工具由资材仓库负责管理。

第五条编号固定资产取得后,即归管理部门管理,并会同会计部门依其类别及会计科目统驭关系,予以分类编号并贴粘样签。

第六条移交人员移交时,对于固定资产应依人事管理规则第十一条的规定详列清册办理移交。

第七条增减报告会计部门应于次月15日前就土地、房屋及建筑物、运输设备、机械设备、机电性什项设备等项目编制“固定资产增置表”一式三联送管理部门核对,并填列异常或更正内容后,第一联管理部门留存,第二联送返会计部门自存,第三联送使用部门留存,采用电脑处理报表代替之。

第八条盘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会同会计部门每年盘点一次(不含工具、马达、仪表、事务性什项设备)。

另应于每季就固定资产的项目中根据登记卡册,每一类别至少抽点十项,盘点后应填造“盘存单”一式三份注明盈亏原因,一份自存,二份呈报(总)经理核决后一份送会计部门,一份送总管理处总经理室备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