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模型总结
光学法
• 将大鼠头部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切开皮肤,暴 露颅骨,静脉注射光敏材料虎红酸钠,用特定冷 光源(500--600nm)照射切口处颅骨,光线透过颅 骨与血管内的光敏物质接触,激发光化学反应而 产生单线态氧,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而诱导血 栓形成。 • 优点:不开颅,手术创伤小,动物易长时间存活, 血栓形成过程与人类近似,适用于抗血小板、抗 血栓及内皮细胞保护药物的急慢性动物实验研究。 • 缺点:较早地导致终未动脉及微血管永久性闭塞, 不利于扩血管及促进侧支循环作用的研究。
二法比较
• Longa's法 • 神经功能评分 2.2±0.84 • • • • 改良法 2.6±0.55
模型制作时间 30.83±4.62 20.17±4.88 成功率 83.33% 83.33% 死亡率 16.67% 0 梗死率 (23.03±7 .94)%(18.65±2.61) %
梗死灶区域比较
栓塞法
• 麻醉动物,将无菌干燥研碎筛滤的血凝块、碳素 颗粒、塑料颗粒、花生四烯酸盐等作为栓塞剂, 由颈外动脉注入栓子后结扎,开放CCA,栓子由颈 内动脉(ICA)进入MCA,造成以MCA供血区脑组织损 伤为主的缺血模型。 • 优点:不用开颅,操作较为简单。 • 缺点:无法预测栓塞部位与大小,脑组织缺血不 一,不利于神经症状和脑组织定量分析。
脑缺血模型
脑缺血模型的发展
• 1986年,Koizumi等首先采用血管内栓塞堵塞脑中 动脉开口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 • 1989年,Longa等采用血管内栓线阻塞法制备该模 型。 • 之后发展起来的还有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开颅 机械闭塞法、微栓子栓塞阻断法、化学刺激诱导 血栓性闭塞法、光化学诱导血栓形成法等。 • 综合考虑操作难易度以及缺血效果等方面因素, 运用最为广泛的是血管内栓线法。
4VO全脑缺血法
• 麻醉动物,电凝烧灼双 侧椎动脉;颈前分离双 侧颈总动脉;分别结扎 双侧颈总动脉的远近端, 并从中间剪断,以确保 阻断动脉血流。 • 优点:缺血模型状态稳 定,成功率较高。 • 缺点:对实验温度要求 较高,如控制不当,大 鼠易在实验过程中死亡。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
• 麻醉动物,颈前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分别 结扎,结扎14min,以确保阻断动脉血流后 缝合。 • 优点:操作较简单,对动物的创伤较小。 • 缺点:对实验技术要求较高,在分离迷走 神经时,若操作不当,大鼠易在实验过程 中死亡。
• •
• • • •
Thank y点:无需开 颅,对动物病 理刺激小。模 型重复稳定性 高,方法相对 简单。 • 缺点:对动物 体重要求严格, 一般在250300g间,且丝 线粗细要适中。
改良线栓法
• 方法步骤:仅分离并结 扎颈总动脉,于颈内外 动脉分叉处插入线栓, 而不分离颈外动脉和翼 腭动脉。 • 优点,能精确控制缺血 和再灌注时间,模型损 伤评价高。 • 缺点:模型成功率高
Longa's线栓法
• 麻醉动物,颈部正中 切口,暴露并结扎CCA 和ECA,在CCA分叉处 剪一小口,插入4—0 手术丝线,进入 ICA17—20mm,阻断MCA 起始端及其所有侧枝 供应,在一定缺血时 间后抽出丝线至CCA分 叉处,进行再灌注。
检测指标
• 参照Zea Long评分标准,分别于大鼠术后 清醒时、再灌注开始前后评分: • 0分:无神经损害症状; • 1分:不能完全伸展左侧前爪; • 2分:向左侧转圈; • 3分:行走时向左侧倾倒; • 4分:不能自发行走。
• Longa's传统线栓 法 • 改良线栓法
• 参考文献
• • [1]孙宇,严国锋.改良线栓法大鼠中脑动脉阻塞模型的建立[J].中国比较医 学杂志,2008,18(8):8-10 [2]吴巍,王彦云等.开心解郁汤对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大鼠行为学及脑血流量 的影响[J].中医药现代化,2010,,12(4):562-564 [3]王军,大鼠脑缺血模型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03,15(5):60-61 [4]Walson BD,Praolo R,Dietrich MD,et a1.Induction of reproducible brain infarction by photochemically initiated thrombosis[J].Ann Neurel,1985,17:497. [5]张成英,陈前芬.走置脑映血模型血管阻断郝住的选择.四川解剖学杂 志.2000'8(3):146_149 [6]吴远华,朱广旗,胡蓉.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改良与评价 [J].2010,9(13):4-7 [7]王春霞, 刘春风, 包仕尧������ 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改良后 的实验研究[ J ]������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9, 19( 2) : 125������
开颅法
• 麻醉动物,耳眼连线的中点垂直切开皮肤, 通过钝性分离颞肌,开颅后暴露MCA,用电 凝器横过嗅束旁的MCA使其凝闭,用10号手 术丝线结扎MCA,造成MCA支配区局灶性脑 缺血模型。 • 优点:实验条件恒定,缺血效果可靠,全 身影响小,局部条件可控制。 • 缺点:需要开颅,创伤大,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