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A. 劳动资料B. 劳动对象C. 生产工具D. 生产的产品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B. 价值C. 交换价值D. 抽象劳动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A. 简单劳动B. 商品的使用价值C. 价格标准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D )A. 一般的价值形式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 货币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A.劳动力成为商品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A.绝对剩余价值B. 相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

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10. 计件工资是( A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11. 资本积聚( A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A. G—W…P…W’—G’B. W…P…W’—G’· G—WC. P…W’G’· G—W…PD. G’—W…P…W’13. 下列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B )A. 劳动力(可变资本)B. 原料C. 厂房D. 机器(固定资本)14.金属产品生锈,木材腐朽而造成的资本损耗称为(A )A.有形磨损B. 无形磨损C. 精神磨损D. 自然磨损15. 资本主义生产中第Ⅱ部类是指( C )A. 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B. 制造生活资料的部类C. 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D. 制造享受资料的部类16.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A. Ⅰ(v+m)=ⅡcB. Ⅱ(c+v=m)=Ⅰ(v+m) +Ⅱ (v+m)?C. Ⅰ(c+v+m) =Ⅰc+Ⅱc?D. Ⅰ(v+△v+m/x)=Ⅱ(c+△c)1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A )A.固定资本的更新B. 流动资本的更新C. 不变资本的更新D. 可变资本的更新18. 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以( B )A. 劳动的实际耗费来计算的B. 资本的耗费来计算的C. 预付的不变资本来计算的D. 获取剩余价值的多少来计算的19. 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一定时,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 A )A. 按相反方向变化B. 按相同方向变化C. 按反比例关系变化D. 按正比例关系变化20.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 )A. 完全相等B. 完全不相等C. 不一定相等D. 无法比较21. 生产价格是( A )A. 价值的转化形式B. 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C. 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D. 生产成本与剩余价值之和22. 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C )A. 货币资本的职能B. 生产资本的职能C. 商品资本的职能D. 流通资本的职能2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是( D )A. 保管费B. 运输费C. 包装费D. 建筑费24. 股票的价格与( A )A. 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B. 股息成反比,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C. 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不成比例D. 股息不成比例,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25. 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土地所有者获得的是( D )A. 全部剩余价值B. 租金C. 平均利润D. 超额利润26. 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可以分割为(A()A. 利息和企业利润B. 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C. 利息和超额利润D. 产业利润和超额利润27.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 B )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商品价格采取垄断价格形式C. 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D. 价值规律已经不再起作用28.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C )A. 商品输出B. 原料输出C. 资本输出D. 劳动力输出2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 D )A. 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B. 国家直接掌握垄断资本C.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外部的结合D. 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30.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B )A. 生产资料B. 个人消费品C. 社会总产品D. 生存资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 ABCD 32. BD 33. ABC 34. DE 35.ABDE 36. AD 37. ABCD 38. ACD 39. AB 40. ABCD3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ABCD )A.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B.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 人类从事政治、文化等活动的先决条件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E.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2. 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 BD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E. 世界货币33. 资本的共性表现为( ABC )A. 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B. 是处于不断运动中的资本C. 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D. 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E. 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34. 产业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是( DE )A.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B.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C.产业资本必须变换三种职能D.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E.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依次继起35.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ABDE )A.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 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C. 资本的有机构成D.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E.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36.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 AD )A.生产使用价值B. 创造出劳动力价值C. 创造出剩余价值D.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E. 转移劳动力的价值37. 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资本循环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包括( ABCD )A. 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的折旧费B. 暂时闲置的用于支付工资的流动资本C. 暂时闲置的用于购买原材料等的流动资本D. 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E. 暂时闲置的机器、厂房等38.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是(ACD )A. 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B. 商品价值的平均化过程C. 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D. 资本家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E. 资本有机构成的平均化过程39. 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是对( AB )A. 利息率的调节B. 货币流通量的调节C. 税种和税率的调节D. 价格水平的调节E. 国家采购的调节40. 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特征有(ABCD )A.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B. 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自觉性、计划性和比例性C.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D. 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大力发展生产力E.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 简述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含义以及二者划分的依据42. 简述劳动力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43. 简述垄断的形成过程。

44. 简述垄断引起经济发展停滞趋势的原因。

45. 简述当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

每小题10分,共20分)46. 试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47. 试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48. 试述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B4. D5.D6. A7. A8. A9. C 10.A 11. A 12. A 13. B 14. A 15. C 16. A 17. A 18.B 19. A 20. C 21. A 22. C 23. D 24.A 25.D 26. A 27.B 28.C 29. D 30. B二、多项选择题31. ABCD 32. BD 33. ABC 34. DE 35.ABDE 36. AD 37. ABCD 38. ACD 39. AB 40. ABCD三、简答题41. [解析](1)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中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叫做不变资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创造出自身的价值,而且还包含了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这部分资本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叫做可变资本。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

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42. [解析](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

(2)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的目的,就是要使雇佣劳动者为他生产出高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