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悟交流
之后,我们观摩了优秀教师谭贤惠老师的《认识三角形》一课,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的流程都由“小先生”主导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先生宛如一个个饱读诗书的学者,他们自信而坚定、对知识的把握明确而有条理。整节课以少数优秀的小先生带动着大部分小先生,最后大部分人促使了全班的所有学生都参与了课堂。而那位谭贤惠老先生则成为这堂课的补充者、评价者。保罗校长肖伏龙的《一次函数的图像》的这堂课则又是另一番场景,师生围在一起探讨研究的画面,让原本单调的数学课堂变得轻松自然另人倍感温馨舒适。课堂,本不应该是一板一眼的,能让学生舒适的学习知识,换个姿态又何妨呢?
仙源小学2018年春期教师到保罗国际学校
学习感悟汇报交流
教师:樊翠梅一年级5/6班科目:数学
2018年3月28日,仙源小学组织全体数学、英语教师到南溪区保罗国际学校观摩学习。这次保罗国际之行,是我们仙源教师的灵魂升华之旅。
早上7:50保罗国际学校的晨读课开始了,教师们也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着这美好的新一天的教学工作。这不他们整整齐齐地站成两列,相互展示自己的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我们聆听了几位优秀教师的说课,她们的说课精彩有趣、对教材理解分析透彻、对学情的分析深刻到位、对课堂细节和把控也是细致入微。这里的语文教师如此、数学教师如此、英语教师如此,甚至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如此。不得不说,一个新兴学校的老师能做到这样高的专业素养的确令人折服。
然后我们到了教研室学习了保罗国际学校的精魂:教育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要教学生会自学。这是保罗国际学校对教育和教学别开生面的要求和诠释。一开始,我是持怀疑态度的: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似乎没那么困难,但是要教会学生自育,那简直是不太可能的。特别是小学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差,如何教会他们自学就是很困难的。怎么让他们学会自育?那简直是难上加难!经过了解,我大概明白了这两句话的意图:那就是教会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双自主的治学理论,通过“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实验,通过系统操作模式系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理论,变为教育现实,最终造福学生使其终生受益的宏伟蓝图。
最后,大家坐下来探讨新课改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该何去何从。各校领导都作了分析和指示。这次学习在浓浓的学术氛围中结束了,但是给我们留下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不是教育家,或许今后也很难成为教育家,但我们要有教育家的童心和志趣,要有教育家的胆识和气魄,要有教育家的诗人气质和素养,要有教育家的炙热理想追求,有独立思想又勇于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