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语文教案模板

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语文教案模板

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语文教案模板
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有关月亮的图文资料、图片、神话传说、古诗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之谜,是本文的重点。

学习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创设情境,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1、乐曲《春江花月夜》
2《月球之谜》的。

3、学生收集月亮的有关资料
4、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月球的魅力。

1、课前欣赏音乐:《春江花月夜》、同时让学生背背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2、出示月亮的图片:是啊,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
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
3、出示句子: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月球,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对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读课题:月球之谜。

二、移情体验,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

1、各位宇航员,请大家作好准备,我们的月球之旅就要出发了!
2、出示飞船图片,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3、因为路途遥远,月球离我们有千万公里,所以我们得用四天的时间到达月球,为了能让大家顺利完成这次探险,请大家利用路上的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手里的资料,翻到课后资料袋,读一读,了解月球的特点。

4、出示:
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

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温度变化非常大。

长夜里,温度下降到-180℃;白昼时,温度又上升到120℃。

因为没有空气,宇航员来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聋子”。

两个人即使面对面大声喊叫,也听不到一言半语。

这是因为声音要在空气中才能传播,没有空气的传播作用,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5、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朋友,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6、出示句子: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月球是一片荒漠。

7、你们真了不起,这就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

8、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9、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10、这些谜底等着我们来揭开,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

11、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

三、作业: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文中讲了哪些月球之谜。

2、通过阅读相关读物或登录网站,进一步了解月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