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 (共10题;共31分)1. (6分)物质由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由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升华过程________热,凝华过程________热.2. (3分)如图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Λ”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这表明:带电物体能________轻小物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___3. (5分)用________可辨别火线和零线,使用时手一定接触笔尾的________,笔尖接触________,如果氖管发光表明接触的是________,如果氖管不发光,表明接触的是________.4. (2分) (2017九上·富顺期末) 如图所示,甲、乙是电流表或电压表.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并联,甲表是________,乙表是________.5. (4分)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请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进行正确补充:①压缩冲程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飞轮转速为3600转/分,该柴油机活塞1s对外做功________ 次.若其效率为40%,消耗5g的柴油转化成的机械能是________J.(q柴油=4、3×107J/kg)6. (2分)(2012·无锡) 在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质量时,若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 g.在用电流表测某电路中电流时,若指针如图乙所示,则电流为________ A.7. (1分) (2017九上·阜阳期末) 用同样功率的电磁炉分别给相同质量、相同初温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开始阶段发现食用油温度升高的快,说明食用油的________比水小.8. (2分)(2019·天津)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的整个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则电阻R1的阻值为________Ω;当变阻器滑片P处于a端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_W。
9. (3分) (2016九上·黄浦期末) 某导体两端电压3伏,10秒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这段时间内电流做的功为________焦,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安.当该导体两端电压变为12伏时,它的电阻为________欧.10. (3分) (2017九上·宜兴期末) LED灯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如图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6.6W 的LED灯泡.该灯泡的额定电流是________ A.若它每天正常发光5h,则它一个月(30天)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 kW•h.与普通白炽灯相比,在达到相同亮度的条件下,假设LED灯可以节约90%的电能,则这个LED灯与功率为________ W的白炽灯亮度相当.二、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1. (2分) (2016八·酒泉月考) 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 . 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 . 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 . 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12. (2分) (2017八下·金牛期中) 大气压与生产、生活及科研活动紧密相连.下面几个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A .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玻璃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的值比实际值大一些B . 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低C . 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并倒置后,纸片不掉落,是因为水把纸片粘住了D .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13. (2分)在煎、蒸、拌烹调美食时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 . 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 . 青椒炒肉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青椒和肉的内能增加C . 蒸桂鱼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热,使鱼蒸气液化放热蒸熟D . 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无规则运动1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B . 发电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C . 家庭电路中的开关应安装在用电器与零线之间D . 安全用电原则之一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15. (2分) (2018九上·深圳期末) 分别标有“6V,2W”和“12V,8W”的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电路中,为使其中一个恰能正常发光,加在电路两端的电压应是()A . 12VB . 15VC . 16VD . 18V16. (2分) (2016九·薛城月考) 李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乙导体的电流为0.1AB . 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到电压为2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6AC . 导体甲的电阻小于导体乙的电阻D .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17. (2分) (2017八下·沙坪坝期中) 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能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A . 吹气时A管中水面上升B . 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C . 吹气时纸片向下凹陷D . 吹气时纸条向上飘三、实验题 (共3题;共15分)18. (5分) (2016八上·富宁期中)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提出问题:观察图1,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液体表面的大小:b、液体________的高低;c、液体________的快慢.(2)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Ⅰ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图2).Ⅱ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Ⅲ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________相同.Ⅳ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3)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4)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___法.19. (4分)(2017·瑶海模拟)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烧瓶中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两烧瓶中的电阻丝阻值相同.(1)实验中,用________(填序号)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比较________(填序号)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A.通电时间 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2)下表是某次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________(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3)若在甲、乙两瓶中,液体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电阻丝的阻值不同,则该装置可用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的关系.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终温度(℃)液体甲15020345液体乙1502036820. (6分)(2012·河池) 某小组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组成,小灯泡L上标有“2.5V”字样.(1)实验时,通过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再利用________求此小灯泡的电功率.(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电路连好后闭合开关,若小灯泡发光很暗,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3)当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 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电流是________ A,小灯泡的功率为________W.四、计算及推导题 (共3题;共45分)21. (10分)(2017·凉州模拟) 如图所示,灯泡L1标有“4V 8W”字样,灯泡L2标有“4V?W”(?表示数字模糊不清),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恒6V,当开关S闭合时,测得灯泡L2比灯泡L1亮,灯泡L2消耗的功率为4W,不计温度对灯泡阻值的影响.求:(1)灯泡L1的电阻R1.(2)灯泡L2的电阻R2和灯泡L2的额定功率.22. (20分)(2017·营口模拟) 某品牌电火锅额定电压为220V,将其单独接入电路中正常工作时,向锅内加入质量为2kg、初温为25℃的水,将水加热到35℃用时1min,此时观察到标有“3000r/(kw.h)”的家用电能表的表盘在1min内转了110r.求:(1)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2)该电火锅消耗的电能及电功率.(3)该电火锅的电阻.(4)该电火锅的效率(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23. (15分)(2017·玄武模拟) 如图 1 所示是某型号超声波加湿器,如表为其部分技术参数,其中加湿效率η值是实际加湿量Q实和实际功率P实的比值.额定电压220V加湿效率≥1.2×10﹣2L/(h•W)额定功率440W(1)加湿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多少?(2)在没有其他用电器接入电路的情况下,加湿器工作 30min,标有“3000imp/(kW•h)”的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 600 次,此过程中加湿器的加湿量 Q实至少为多少 L/h?(3)利用湿敏电阻 R0可实现对环境湿度的精确测量.如图 2 所示,电源电压为 24V,定值电阻 R 的阻值为120Ω,电流表的量程为 0~100mA,电压表的量程为 0~15V,湿敏电阻的阻值 R0随湿度 RH 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 3 所示.该电路能够测量的湿度范围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10题;共31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1-1、12-1、13-1、14-1、15-1、16-1、17-1、三、实验题 (共3题;共15分)18-1、18-2、18-3、18-4、19-1、19-2、19-3、20-1、20-2、20-3、四、计算及推导题 (共3题;共45分) 21-1、21-2、22-1、22-2、22-3、22-4、23-1、23-2、23-3、第11 页共12 页第12 页共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