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音乐教育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音乐教育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音乐教育行业
分析报告
2018年11月
目录
一、近千亿的音乐教育市场,评价体系完备消费者接受程度高 (6)
1、音乐教育2018年市场规模超900亿,一级市场投融资持续升温 (6)
2、音乐教育“出口”完备,考级体系完善且具有公信力 (7)
(1)素质教育赛道普遍缺乏成熟的“出口”,教学质量难以检验 (7)
(2)音乐教育社会考级体系完善 (8)
3、音乐教育发展多年消费者接受程度高 (8)
二、多方利好但竞争格局常年分散,音乐教育的发展痛点 (9)
1、消费者对师资要求高,优质师资获取难度大导致普通机构招生难 (11)
2、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下坪效、人效双低,导致企业规模化难度大 (15)
三、经验借鉴: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 (16)
1、分拆学习与练习的培训流程,减轻线下空间与师资负担 (17)
2、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对师资的要求及使用数量 (19)
3、深耕教研复刻大师教学手段,打造自身教学体系 (21)
四、相关企业简析 (24)
1、VIP陪练:在线真人1v1陪练企业 (24)
2、Find智慧钢琴:用技术赋能的音乐教育企业 (26)
五、主要风险 (27)
1、政策变化风险 (27)
2、市场竞争加剧 (27)
3、师资数量供不应求情况加剧 (28)
4、快速扩张风险 (28)
音乐教育2018年市场规模超900亿元,但市场发展程度低,竞争格局分散,企业规模化难度大。

从教育培训的角度看,音乐教育的痛点与K12课外培训有较多共性,目前有两大痛点相对突出:痛点1:消费者对师资要求高,优质师资获取难导致普通机构招生难。

音乐教育机构招生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消费者对师资的要求较高,存在明显的大师导向。

而据行业从业人员介绍,一个合格的音乐老师需经过5年学习和3年实战,因此短期标准化培训师资难以实施。

此外优质音乐人才的稀缺性近年来不断加剧,据中国音乐家协会统计,音乐类艺考人数在2015-2016年期间下滑了17.29%,预计2018年音乐类艺考人数不足10万人。

痛点2: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下坪效、人效双低,导致企业规模化难度大。

场地、器材专业性导致分时教学解决方案难以实行,场地坪效低。

传统的教师示范指导教学模式,导致人效低。

此外,音乐教育机构试图通过上门培训、分割练习室来提高场地效率,又间接阻碍了生师比的提高。

音乐教育领域的大师导向是专业教育需求下的产物,坪效、人效低是行业传统模式所致,那么企业能通过哪些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坪效、人效,降低对师资的要求,进而获得规模化的推力?本文借鉴其他教育领域和目前音乐教育新锐企业的的发展逻辑,认为有如下三种方式:
方法一:重点满足日常高频的练习需求,拆分培训流程。

通过在线教育手段,减少部分教学流程对线下空间和师资的要求。

如VI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