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下通风与防尘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井下通风与防尘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井下通风与防尘管理制度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井下通风与防尘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目的
保证井下有良好的作业环境,确保职工作业安全和身
体健康。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井下所有作业场所。

3 职责与分工
生产部:负责井下通风系统的设计、规划,系统的通
风方式及其管理。

安监处:负责井下局部通风管理、局扇配置,配合井
下通风系统的设计、规划、管理。

设备能源部:指导通风系统风机的安装、维护和更换
等工作。

机电工区:负责通风系统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维修等。

生产工区:负责自己作业区域内的局部风机的安装、维护和更换等工作。

4 要求
4.1井下空气质量应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要求:
4.1.1入风井巷和采掘工作面的风源含尘量,应不超过0.5mg/m3。

4.1.2排尘风速,采场风速0.15~4m/s,巷道0.25~6m/s。

4.1.3进风井巷冬季的空气温度,应高于2℃。

4.2通风系统应符合本标准化《通风系统管理制度》有关要求:
4.2.1应根据生产和季节变化,及时调整矿井通风系
统、风流、风向及风量大小。

4.2.2采场形成通风系统之前,不应进行回采作业。

4.2.3采场等作业面应利用贯穿风流通风或机械通风。

4.2.4采场开采结束后,应封闭所有与采空区相通的影响正常通风的巷道。

4.2.5通风构筑物(风门、风桥、风窗、挡风墙等)应由专人负责检查、维修,保持完好严密状态。

4.3主扇
4.3.1正常生产情况下,应连续运转。

4.3.2主扇应有使矿井风流在10min内反向的措施。

4.4局部通风
4.4.1掘进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应安装局部通风设备。

局扇应有完善的保护装置。

4.4.2局部通风的风筒口与工作面的距离:压入式通风应不超过l0m;抽出式通风应不超过5m;混合式通风,压
入风筒的出口应不超过l0m,抽出风筒的入口应滞后压入风筒的出口5m以上。

4.4.3人员进入独头工作面之前,应开动局部通风设备通风,确保空气质量满足作业要求。

独头工作面有人作业时,局扇应连续运转。

4.4.4停止作业并己撤除通风设备而又无贯穿风流通风的采场、较长的独头巷道,应设栅栏和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进入。

若需要重新进入,应进行通风和分析空气成分,确认安全方准进入。

4.4.5风筒应吊挂平直、牢固,接头严密,避免车碰和炮崩,并应经常维护,以减少漏风,降低阻力。

4.5防尘措施
4.5.1凿岩应采取湿式作业。

4.5.2湿式凿岩时,凿岩机的最小供水量,应满足凿岩除尘的要求。

4.5.3爆破后和装卸矿(岩)时,应进行喷雾洒水。

凿岩、出碴前,应清洗工作面10m内的巷壁。

4.5.4防尘用水,应采用集中供水方式,水质应符合卫生标准要求,水中固体悬浮物应不大于150mg/l,PH值应为6.5~8.5。

贮水池容量,应不小于一个班的耗水量。

4.5.5接尘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

防尘口罩的阻尘率应达到I级标准要求(即对粒径不大于5μm的粉尘,阻尘率大于99%)。

5 相关文件
5.1《采矿手册》
5.2《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6 相关记录
《通风系统测定数据表》。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