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详细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详细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详细规划.强企业。

这些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需要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与其遍布全球的市场销售网络构成一体化的运做体系,以缩短生产所需的零配件进口及产品外销的转运时间。

据预测,苏州工业园区将成为世界上最热的半导体生产基地之一。

这需要融仓储、通关、多式联运等一系列环节为一体的物流中心的配合。

2001年11月,吴仪国务委员在沪苏考察期间提出在苏州进行快速通关现代物流试点。

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苏州地区物流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现代跨国公司物流供应链的顺畅,整合苏州市的物流资源,形成集中的进出口货物快速集散地,设立苏州市的现代物流基地势在必行。

最近的一两年时间内,围绕开发区、港口、大型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领域等物流密集区,一批新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运而生。

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新区高新物流中心、昆山开发区华东物流公司、张家港港区物流中心等都已初具规模。

业界著名的宝供物流集团已决定在我市投最近,资4.3亿元,建立综合物流基地;相城区依托其紧靠铁路、公路交通干线的区位优势,正为建设物流配送园区开展可行性研究;中外运江苏公司也在苏州浒墅关地区筹建自己的物流中心。

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作为经海关总署批准的三大直通试点之一,根据园区外资企业众多,国际物流交换量大的特点,着重提供包括报关、报检、理货等手续在内的进出口货物一站式服务,VMI供应商管理库存业务,进口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业务、进口拼箱分拨业务等。

2002年4月,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成立,公司领充分认识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让即将开发的园区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决定进行规划方案的征集二、选址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东侧的唯亭分区内。

南沿连接沪宁高速公路的现代大道连接线,西靠青秋浦东岸的唯胜公路,东至唯亭工业小区。

总规划控制面积1.42平方公里,平方公里。

0.48首期启动.1、选址的交通有利条件物流中心位于工业园区东侧,共享园区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

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周边的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路与全国各主要城市相连。

公路运输沪宁高速公路的开通使上海到苏州工业园区的行车时间仅需1小时。

312、204和318国道连接着苏州与南京、上海等大城市。

连接杭州的苏州-杭州高速公路也将开工建设。

空运上海虹桥机场:距园区约80公里。

通过机场路或沪宁高速公路,行车时间只需1小时。

航班可达主要的国际城市,如东京、香港、新加坡等。

硕放机场:距园区36公里的国内机场,有发往北京、惠阳、佛山、济南等地的航班,经沪宁高速公路和312国道可抵机场。

光福机场:距园区20公里的国内机场,每周四有发往北京、佛山的航班。

铁路江苏最大的货运站白洋湾京沪铁路线经过苏州。

.距离园区12公里。

水路上海港是为苏州服务的主要港口,苏州地区7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通过上海港,可停泊35,000吨级的海轮。

张家港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北部90公里处,是长江沿岸具有集装箱运输能力的港口,苏州地区30%的进出口货物通过此港,可停泊35,000吨级的海轮。

航线连接至欧洲、美国、地中海、日本和香港。

由新加坡领头的财团投资建设的常熟港可停泊30,000吨级的货船。

新的刘家港正在规划中,它的建成将有助于减轻苏州对上海的依赖。

京杭大运河将苏州与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相连。

园区内陆发达的水路系统,是北京-杭州大运河的组成部分,把苏州、南京、上海和天津相连。

这些水路承担了江苏境内80%的日用品运输,是运输建筑材料、散装货物、低价值货物的理想方式。

园区内的运河支流可以通行10,000吨重的拖轮。

除大运河外,园区还有三条五娄江、吴凇江、青秋浦。

: 级运河.2、选址的交通限制条件物流中心拥有优良的对外交通区位,与此同时,进出物流中心的交通组织亦受到一些限制。

物流中心用地位于现代大道跨青秋浦大桥的东北一隅。

物流中心在现代大道上的出入口的位置和数量都受到限制,必须以不影响现代大道的交通畅通为前提。

用地以西的唯胜公路今后将拓宽为苏州市外环路的东段,这亦限制了用地在西侧开口的数量和位置。

用地北出口的位置已初步确定。

3、用地现状物流中心用地南侧的现代大道和西侧的唯胜公路已建成,北侧和东侧路幅30米宽的唯亭开发区道路亦已建成。

物流中心包括南北两块用地,北块约95公顷,南块约47公顷。

现状用地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用地多为农田,河流交叉处形成密集的村镇。

北块用地的北端现有两处工厂用地:优利(苏州)苏州工业园区通维科技有限科技材料有限公司、.公司。

南块用地西端为占地10公顷的苏州物流中心,已建成一栋办公楼,约2万平方米仓库和1万平方米堆场。

三、定位1、物流——“第三利润源泉”物流是经济活动的“第三利润源泉”。

众所周知,第一源是降低资源消耗,第二源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物流作为第三源,就是合理组织产销环节,即将必要的货物,按必要的数量,以必要的方式,在必要的时间内,送到必要的地点。

很显然,就是让每一个要素、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这样的一种理想组合可以创造出比以往多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

物流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运输手段,为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实现“零库存”的理想。

美国持续8年经济稳定增长,被理论界认为是违反常规的“新经济现象”。

专家普遍认为主要由三方面原因所至:一是高科技产品的高附加值因素,拉动了整体经济效益;二是实施了平衡预算政策及灵活的货币政策;三是随着通讯市场需求与商品库存之间的手段及技术的提高,信息得以优化处理,减少了不必要的库存及流动资金。

物流运作模式明显使商品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商品的竞争力。

2、物流基地——物流业的大本营随着物流产业的兴起,原来相互分割,缺乏合作的仓储、运输、批发等传统企业逐渐走向联合,专业性的物流配送经营实体及基地――货物配送转运中心应运而生。

各个企业都逐渐意识到配送转运中心分散建设、各自为战带来的资源浪费,各级政府也发现这种方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总体规划功能。

物流基地作为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日本、德国等物流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

物流基地在日本称为物流园区(DistributionPark),在德国被称为货运村(Freight Village),虽然名称不同,各国的定义表述也不完全一样,但是它们的建设目的,服务功能是基本相同的。

在现代物流活动中,物流中心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可以归纳为:各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使供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在时间、季节、需求量上都存在大量随机性,而现代化生产、加工无法完全在工厂、车间来满足和适应这种情况,必须依靠物流中心来调节。

适应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与变化。

经济高效的组织贮运。

从工厂企业到销售市场之间需要复杂的贮。

运环节,要依靠多种交通。

运输、库存手段才能满足。

传统的以产品或部门为单位的贮运体系明显存在不经济和低效率的问题。

故建立区域、城市的物流中心能进行批量进发货物。

能组织成组成批成列直达运输、集中贮运,有利于降低物流系统成本,提高物流系统效率。

提供优质的保管、包装加工、配送、信息服务。

现代物流活动中由于物资物理、化学性质的复杂多样化、交通运输的多方式长距离长时间。

多起终点、地理与气候的多样性,对保管、包装加工、配送、信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集中建立物流中心,才有可能提供更加专业化、更加优质的服务。

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物流中心同交通运输设施一样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是吸引投资的环境物流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条件之一,中心的建设可以从多方面带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3、苏州物流中心定位建设苏州物流中心,既充分考虑了苏州工业园区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也充分考虑苏州乃至苏锡常地区经济再上新台阶,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对周边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在物流中心定位的时候,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致力于构筑一个高起点、多角度、全方位的功能架构,以现代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活整个地区社会和经济功能的良性运作。

1快速通关的物流基地。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作为经海关总署批准的三大直通试点之一,根据园区外资企业众多,国际物流交换量大的特点,应提供包括报关、报检、理货等手续在内的进出口货物一站式服务,VMI供应商管理库存业务,进口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业务、进口拼箱分拨业务等。

2地区性的出境物资集货基地、进口物资的转运苏州工业园区为苏州地区众多经济技术开基地。

.发区的联结点,外向型经济发达,国际物流往来频繁,为适应国际物流发展的需要,应和海关合作,组织好出、人境物流以达到进出口货物快速通关目的,为这一“经济地域”提供营运能力、仓储能力和分流能力必须的空间支持,降低产业成本,成为地区性的出境物资集货基地、进口物资的转运基地。

苏州地区的进出口货物将在此完成快速通关,转运。

物流园区内的配送企业将依托区内仓储实现面向苏州乃至东南亚的区域配送。

3生产资料的供应和配送基地。

苏州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的制造业需求合理组织它们的原材料供应物流和产品销售物流,形成生产资料的供应和配送基地。

4货品储存基地和综合配送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的商业系统需求合理组织供应物流的,形成商业系统共同的货品储存基地和综合配送中心。

4、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功能设定物流中心应该具备的功能要和建设物流中心的定位相符合,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也可以说取决于外围环境的条件。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的功能设定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1.运输功能。

物流中心需要自己拥有或租赁一定规模的运输工具,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中心不只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覆盖全国的网络。

因此,物流中心首先应该负责为客户选择满足客户需要的运输方式,然后具体组织网络内部的运输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客户的商品运抵目的地。

除了在交货点交货需要客户配合外,整个运输过程,包括最后的市内配送都应由物流中心负责组织,以尽可能方便客户。

2.储存功能。

物流中心需要有仓储设施,但客户需要的不是在物流中心储存商品,而是要通过仓储环节保证市场分销活动的开展,同时尽可能降低库存占压的资金,减少储存成本。

因此,公共型物流中心需要配备高效率的分拣、传送、储存、拣选设备。

3.装卸搬运功能。

这是为了加快商品在物流中心的流通速度必须具备的功能。

公共型的物.流中心应该配备专业化的装载、卸载、提升、运送、码垛等装卸搬运机械,以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减少作业对商品造成的损毁。

4.包装功能。

物流中心的包装作业目的不是要改变商品的销售包装,而在于通过对销售包装进行组合、拼配、加固,形成适于物流和配送的组合包装单元。

5.流通加工功能。

主要目的是方便生产或销售,公共物流中心常常与固定的制造商或分销商进行长期合作,为制造商或分销商完成一定的加工作业。

物流中心必须具备的基本加工职能有贴标签、制作并粘贴条形码等。

6.物流信息处理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