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课题申报
(三)、篮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深受学生喜爱。新一轮的课题改革给了每个教师和学生新的体验,体育课题中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作为新课题的要实现的重要任务。作为体育课的延伸与辅助的篮球课题,是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通过教编、整合、补充、拓展、对原有的教材的消化与加工组编而成。它更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充分挖掘我校学生在运动竞技与特长方面的潜力,为他们以后的体育锻炼与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学生的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
教科研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人手一篮球体育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俞承宽
所在单位:无锡市港下中学
申报日期:2010年3月
拟结题时间:2012姓名
俞承宽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
年月
1973年9月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称
中学一级
研究专长
体育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最后学位
一、课题现状分析
(一)、我校以篮球为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时代的产物,早在2000年我校就开展了 “人手一球”特色教学实践,并做出相应方案,旨在改编国家体育课程的部分授课内容,按照我校的实际需要,在体育课中渗透篮球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最大程度上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也许正是这种朴素的思想,没想却走在时代的前列,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勘的文件,其中明确规定在课程管理中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鼓励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人心,我校研究人员在边做课题,边理论学习过程中发现我们最初的这个课题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刻,其主要表现在,开始时我校虽结合实际校情,改革了国家体育遇嫠大纲中的部分授课内容,在体育课中“人手一球”,普及所有学生篮球教学,一方面是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做有利于学生身心的运动,减少由于其不当运动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是利用篮球运动这一有效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但这些考虑的因素随着课,学生对篮球喜欢和兴趣需求是呈金字塔状的,还有另外一部分学生,他们对篮球有更深层次需求,并不仅仅满足于在课堂中渗渗透习得知识,他们有愿望和要求开设独立的课程,来全面学习篮球技术、技巧,在这部分学生中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本身条件素质好,更想把篮球作为特长发展,那么就更有必要开设技巧难度更高、运动强度更大的篮球俱乐部,因材施教,以保护、发展这些篮球苗子。因此,原有的课题方式,以不能满足这种形势发展的全面需求,“人手一球”的授课方式形式单一,不能从多方面、多层次地去满足学生的需求。从另一点看,最初课题仅停留在对篮球技术、技巧的强调上,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忽视利用篮球这种合作与竞争相互融合的体育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不能体现新的高度,虽触及到新课改的精神,但研究模糊,没有把课改的精神完全贯彻,在众多专家、教授指导下,在老师们实践研究下,我校于2005年1月正式把课题更名为“篮球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使课题研究更加规范化,主题更加鲜明化,以实际的行动,以创新的精神,走在新课程改革的前列,真正落实课题时代性的价值。
教育学学士学位
工作单位
无锡市港下中学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无锡市港下中学体育组
邮政编码
214199
电子信箱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不含主持人)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周科杰
中一
无锡市港下中学
体育
落实、协调、检查校本课程进行中的事物性工作
秦飞
中一
无锡市港下中学
体育
校本课程的具体信息、资料收集与校本课程档案管理
张林剑
中二
无锡市港下中学
信息技术
课题活动的图片、视频、课件等电教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缪晓丹
中一
无锡市港下中学
体育
课题研究材料的撰写与审阅
顾锡强
中二
无锡市港下中学
体育
教学训练计划撰写、材料汇总
唐灿
中二
无锡市港下中学
体育
教学教学实施问题总结
陈勇
中二
无锡市港下中学
体育
课题的协调
二、课题设计论证
前言:21世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知识经济加速到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基础教育迫切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是新世纪我国政府积极推行的一项社会事业,也成为由广大教师和基层教育工作者自下而上投入极大热情的一项群众性教育改革运动。
(四)、以篮球为特色的校本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对学生非常有意义的课程。其一,篮球相对于其他体育运动,更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篮球运动有助长之功效,如果配合适当的营养方案,这个效果更显而易见的。其二,篮球的训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勇敢、坚毅的精神,竞争和合作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对挫折承受力的培养。其三,篮球十分强调一种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同伴人际关系的发展,在运动中找到朋友互助的乐趣,形成良好积极的团队精神;其四,学生精力旺盛,以篮球作为他们发泄多余能量的方式,有助于减少他们由于不正当发泄能量而导致的各种攻击性、破坏性行为,特别是针对男孩,以这种健康方式释放运动的能量,既有利于自身人格的培养,又有利于和谐人格的生成。不会由于不当发泄而造成其周遭人际关系的恶化。篮球具有其他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优势,对学生生理、心理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我校具备开发此项课程的精神需求和物质基础,校本课程的精髓在于是否是学生所需,如果不是学生所需就是有再完美的理论基础,有再精良的物质设备,有再丰富的师资资源,那都只会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我校在开设此课程前就对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80%左右的学生喜欢篮球运动,希望能接受篮球的相关训练,且篮球运动不受天气影响,室内外均可,机动、灵活,很适合住校学生的运动要求。而从学校的校情来看,开展特色教学的最大优势便是本镇有国家中型企业一昆达制球有限公司,该公司长期免费提供特色教学所需要的全部篮球。学校有七片篮球场,学校具备开展篮球运动的场地和器材。学校有七位体育教师,其中就有六位老师可以承担篮球教学和训练,完全能够保证篮球教学和训练工作,篮球是我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各年级篮球联赛,学校从八十年代起就一直拥有自己的“学校篮球代表队”,专业水平不断上升,他们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了县、市重要赛事,获得过无锡市冠军,包揽了近十几年来锡山市、区初中篮球赛男子组冠军、在2007年成立女子篮球队又包揽了07年、09年女子组冠军,设为我校校本课程之一,既能巩固多年来取得的体育教育成果,利国利民,又能凸现学校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