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的写法本讲目录文献综述的作用文献来源文献检索途径阅读文献的技巧文献综述的写作模式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一、文献综述的内涵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
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文献综述的作用防止盲目的重复研究帮助辨别本领域的研究前沿帮助构思论证主题的理论框架、论证技术以及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弄清前人对于该研究所持的不同解释或观点以及成功或不成功的论证工作,并为研究者自己的研究假设提供基础二、文献来源书籍经济管理类期刊管理档案工作论文报纸1、书籍专著论文集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科普读物专著就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门问题系统全面地论述,多是作者多年研究的结果,有较高的学术水准。
名家名作。
商务印书馆、上海三联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张五常《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2001论文集某位专家或众多专家的学术论文,论题集中,观点各异,信息量大。
《管理科学季刊最佳论文集》《美国管理学会学报最佳论文集》《实验经济学论文集》《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教科书阐述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科研成果和有待讨论的问题等,教科书追求学术上的稳定性,名词术语规范,结构系统严谨,叙述概况,可读性强。
国外经典教材,如斯瑞波尔《农业市场经济学》、罗宾斯《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资料性工具书就某学科有关问题的历史与现状、方法与结论以及各种争论观点作广泛客观的阐述,不涉及作者本人的见解,叙述简便,查阅方便。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牛津法律大辞典》《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科普读物面向广大群众的以普及经济学、管理科学知识为宗旨的通俗读物,提供实用类信息。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2、经济管理期刊学术期刊——反映经济管理理论研究的动态与成果。
《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情报性期刊——文摘及复印资料,可反映某一特定课题的文献概况。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月刊)《管理科学文摘》普及通俗性期刊——介绍管理新思维、新观点、管理理论与方法。
实践性强。
《中外管理》《北大商业评论》学术期刊学术期刊经过同行评审,能反映最新的研究前沿和正在探索中的问题,是文献综述的重要参考文献。
情报性期刊经过重新筛选,也是可重要参考文献,但会有几个月的滞后期。
普及通俗性的商业期刊,观点没有经过论证和同行评审,只有一些数据和事实可以引用。
但《哈佛商业评论》除外。
SCI、SSCI、CSSCI、中文核心期刊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
SCI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和高校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SSCI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
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
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2001年)收录社会科学领域内1,700余种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CSSCI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
CSSCI的来源期刊或来源文献,不仅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而且将包括欧美等各国出版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来源期刊按引文量、影响因素、专家意见等标准评定。
CSSCI来源期刊(2010-2011年)管理学26种,经济学72种,统计学4种。
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学术水平的确认方面。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大“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3、经济管理档案经济管理档案是在经济管理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献资料,包括学术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经济统计年鉴等。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进行专题研究后为获得某种学位而撰写并提交的科学论文,带有一定的独创性,一般选题论证会充分,文献综述全面,探讨问题比较专深。
但是学位论文多数不公开发表,由研究生招收单位保存,北图、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和社会科学研究所分别负责收藏各个级别的学位论文。
中国期刊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年鉴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内重要事件、学科进展与各项统计资料的信息密集性工具书,分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种。
如《中国经济年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4、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尚未正式发表的工作论文,它们能反映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也属于重要的参考文献。
如CCER、NBER的工作论文5、报纸报纸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信息量大而快,但材料分散,不系统,纸质不易保存,但是现在很多报纸都出了电子版,检索较方便。
专业性报纸常常开设理论专版或专栏,这些文献往往属于学术性作品,值得管理研究人员仔细阅读的。
《经济学信息报》《经济学人》《中国证券报》文献资料的优先处理1、如果你是首次研究这个主题并且对其相关研究不熟悉,可以从综合性文献中的宏观描述开始,例如,百科全书中的概述。
或期刊中的综述性文章。
2、然后是权威期刊的文章和全国性的期刊,尤其是报告研究状况的期刊。
从有关研究主题的最近的研究开始,然后回溯到以前的研究,并记录下这些期刊所列的参考书目,以获得更多的研究线索。
3、再转向与主题相关的图书。
先从概述学术性文献专著开始,继而查阅单一主题的图书或由不同学者分写不同章节的合编图书。
文献资料的优先处理4、接下来就是搜寻与研究主题相关的近期会议论文,它们通常报告了相关主题的最新研究动态。
搜索主要的、全国性的会议及会议论文。
并与作者联系,写信或打电话向他们请教。
5、如果时间允许,在国际专题论文摘要(DAI,微缩影印图书大学版,1938-)上寻找学位论文的摘要。
学位论文在质量上呈现出较大差异,在查阅这些研究时要注意选择。
如何查找精品文献从经济学辞典中找线索从经济学专业手册(handbook) 中找线索浏览相关专著中的文献综述及目录借助期刊数据库或图书馆的目录索引,从名刊中寻名作请专家介绍或借助同事交流获取名家名著信息从经济学辞典中找线索德国的Gabler Wirtschaftslexikon 和英国的The New Palgrave以1987 年版的帕尔格雷夫发展经济学词典为例,撰写劳动力过剩词条的是Gustav Ranis。
他仅用了8 个页码,就极为简捷地阐明劳动力过剩和二元经济之间的联系。
首先,单刀直入地说明李嘉图如何建立静态劳动力过剩经济模型;其次,展示Lewis、Fei 和他自己的动态劳动力过剩经济模型。
最后,在此基础上论述发展中国家实现整个经济现代化转型的条件。
在词条末尾,他只列出4 篇文献,发表时间最早的是1954 年,最晚的是1984 年。
这几篇文献的作者分别是H.Binswanger 和M. Rosenzweig , J . Fei 和G. Ranis , S. Kuznets , 以及W.A.Lewis。
从那精悍的文献目录中,熟悉发展经济学的人一眼便可看出,篇篇都是名家名著。
对于最初涉足这一领域的经济学人来说,Ranis 创作的词条不啻是茫茫书海中一座熠熠发光的航标。
三、文献检索的途径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外文数据库)馆藏图书和期刊(现刊和过刊)索引和摘要网络资源四、阅读文献的技巧带着“目的”去读文献一般文献重点读引言和讨论部分重点文献要精读(带着问号去读)做好笔记,写好心得!充分利用综述性文章尽量多读外文文献!重点读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提供背景知识介绍,通过阅读引言部分,可吸收了新知识,知道该课题为什么重要,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现在存在什么问题,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果。
带着问号去看文献首先,拿着记号笔去标注文献,在纸上留下自己的记号。
一篇文献至少要在不同的时间看三遍才行:开展课题前一遍,调研或做实验中一遍,写文章中一遍,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作者的结果是什么?这些结果在这个课题中达到了什么高度?是否是非常重要的贡献?哪些东西是有原创性的,哪些东西没有?哪些数据是合理解释的,哪些有问题?哪些问题还没有搞清楚?文章写得好还是写得不好?哪些部份写得好,哪些部份写得不好?如果自己是作者,应该怎样写才能写得更好?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不要相信自己的记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一篇文献你不做标记,不写点自己的心得,那么用不了多久,你再打开该文献,因为该文献上也是很干净的,因为你没有留下任何标记,你可能会忘得很干净,到时候不得不重新再从头阅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在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应稍微花点时间,把重点句子标记起来,把文章的大致内容和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充分利用综述性文章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综述性文章要必看。
此类文章的标题常常表述为“… …综述”、“… …述评”、“… …评述”、“… …新进展”综述性文章对某一领域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概况,可省去研究者大量的阅读时间,直接把握研究的前沿动态。
《经济学动态》、《外国经济与管理》尽量多读外文文献!国内的文献质量一般,可能与中国人发表文章是为了谋生计有关,许多发表的东西的真实性都有待考察,但是国外的文献大部分都是很严谨的,或许与他们做学问的态度有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