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东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专业:初等教育姓名:周锐文准考证号:060811300053东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及基本要求学生姓名:周锐文准考证号:060811300053初等教育专业摘要:课堂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经过长期使用而形成的教学用语。

课堂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使用原则、表达方式和风格,是社会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

课堂语言是科学严谨的书面语和表达灵活生动的口语的高度统一,它既是书面语的“声情”化,又是口语的语法、逻辑规范化。

因为有了“严谨”,才能保证知识的准确传授;课堂教学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教授知识、启迪智慧、塑造心灵的最基本工具,也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及教学阶段,力争做到教学语言的规范科学、精炼准确、生动幽默、激发思维,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示范,且能够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并产生新的思维点,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教学语言;规范科学;精炼准确;生动幽默;激发思维Abstract:Classroom language is formed by the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after long-term use of language teaching. Classroom languag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use principle, expression and styl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social language. Classroom language is written scientifically rigorous and flexible express vivid oral highly unified, it is written "genie", it is oral English grammar, logic and standardization. Because of the "strict", can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f the knowledge of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language has a vital role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to a certain extent determines the efficiency of students' mental work. Classroom teaching language is a teacher, a professor at the knowledge, wisdom, shaping the mind of the most basic tools, also is the most basic teaching skills. Teachers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ontents,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stage, strive to achieve scientific, the norm of the teaching language refined accurate, vivid and humor, inspire thinking, a demonstration of the students in their language learning, and to inspire students' thinking, encourage students to think deep, and generate a new point of thinking, for their lifelong learning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Key Words:The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science; Refining accurate; Vivid and humorous; Stimulate thinking前言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做到“学术功底﹢语言艺术”。

二者必须有机整合,缺一不可。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针对特定的学生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采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达到某一预想的效果而使用的语言。

”它是教师教授知识、启迪智慧、塑造心灵的最基本工具,也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

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教学语言这一人类交际工具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又是教师选择最完美的语言为手段,培养人才的技能。

因此,教学语言除了具备一般语言的共同性质外,还显示出与其它语言的明显区别,有它自身的特征。

教师所从事的是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崇高事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从这一点出发,就要求教师无论是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还是在思想工作中,即在一切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应该用最完美的语言区启迪、影响、感染学生的心灵世界、用最完美的语言去开拓学生的视野,这是对教师语言的总要求。

另以方面,学生每时每刻都在密切地注视着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因此,作为教师,比其他任何职业的人都要严肃认真,使自己的语言尽善尽美,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

由于教师职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语言的基本特点。

(一)教育性教师的职业性决定了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作用。

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注意语言的教育作用。

教师语言教育作用的发挥同教师个人的威信有直接的联系,也同社会、家长对教师的态度有密切的关系。

对教师来讲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人师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提出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品质,必须以身作则,必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首先自己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无私无畏、诚实勇敢。

2.语言要有辩证,防止绝对化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使理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世界上的事物种类繁多,千变万化,在讲解它们的共性和规律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许多特殊和例外,不能一概而论。

(二)学科性教学语言所传递的使每个学科的教学信息必须运用本学科的专门用语术语来进行。

因为专业术语是一定学科范围内的共同用语,运用它们进行教学,一说就懂有利于交流。

否则,不但语言不严谨,甚至可能出现错误。

(三)科学性首先,教学语言的规范科学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包括语音正确,吐字清晰,语调丰富,语速、音量适中,符合学科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应避免出现诸如“嗯”“啊”、“这个”、“那个”等画蛇添足的口头禅。

其次,规范科学的教学语言要求教师力求做到,思想无谬误,知识没差错。

对知识的描述和界定要肯定、准确、科学,切勿含糊其辞,避免使用“大概”、“或许”、“可能”之类的言辞,更不能用想象和猜测替代严密的推理和科学的论证,尤其在介绍定义、公式、原理、规则等方面,更要准确科学,并注意使用恰当的学科专业术语。

(四)简明性教师语言的简明性是由教育教学的特殊任务所决定的。

教师的语言不简明,势必给学生吸收教学信息带来极大的困难。

教学语言的简明性也是由其特定的环境和表达方式所决定的。

一节课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把较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语言的表达必须简明扼要。

另外,教学语言是诉诸学生的听觉,转瞬即逝,冗长的语言会使学生抓不住重点,影响学生的情绪。

(五)准确性教学语言的精炼准确应体现在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合乎逻辑。

内容上要符合以旧带新、从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有因有果,从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要点突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如为了特殊目的,穿插一些小故事,时间也不宜太长,达到效果即可,避免教学语言偏离授课主线。

(六)启发性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催化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

”也就是说,教学语言不仅应做到促使师生情感上产生共鸣,而且应激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深度思考,给学生以力量、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不仅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学语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能起到调动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作用。

教师的语言是否具有启发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看他的语言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是否对学生产生了激励作用,达到了培养人才的目的。

启发性有三重意义,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的意义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对比、归纳、演绎;启发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七)可接受性教学语言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要使之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用的语言必须能为学生所接受。

首先要注意语言的外部形式,声音过低、吐字不清、节奏不适,都要影响学生对信息的接收;声音过高、语气太重,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因此,教学语言应当声调的高低要适度,节奏快慢要合理;既不要用平淡的语言无表情地去讲授重大而有趣的问题,也不要用激昂慷慨的言词去讲授那些本来平淡无奇的事实。

其次,是要了解学生的语言,会运用学生的语言。

在这里,仅仅能模仿学生的语言是不够的,教师不仅要说学生能听得懂的话,而且在语言运用上要比学生稿一筹。

只有这样,学生的语言在教师的影响下才会迅速发展。

另外,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跟学生当时的思维联系起来,跟学生的接受水平相一致。

因此,这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不是一字不差地背诵讲义,而是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一边按计划讲解,一边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从学生的表情上“洞察一切”。

发现学生有难于理解的问题,应能随时选配学生易懂的词句,或更改叙述的结构进行再一次说明,直到学生理解为止(八)幽默性生动幽默是取得良好课堂效果的法宝之一,应体现在语言丰富、表达灵活、激发热情、活跃课堂、深刻智慧,促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

当然,教学语言不能只是为生动而生动,为幽默而幽默。

如果脱离了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地取笑逗乐,那只会给学生以粗俗轻薄、油嘴滑舌之感。

油腔滑调的调侃、戏谑讽刺的挖苦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而不良的语言习惯或许会影响学生的终生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