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

这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由帐内写到帐外,展示了冰天雪地、阴云 重重之景象,为饯别酝酿气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掣”字有何表达效果?
真实地描绘出红旗被冻住了,被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 情状,从侧面表现了天气的奇寒。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两句诗写出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zhǒng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dòu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zhì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chōng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gēng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yí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回家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友人离去;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以及他的思乡 之情。 “不见”隐现诗人久久伫立、极目远送的情态,“空” 包含了作者惜别怅惘的感情。
中心意旨
全诗以“雪”为线索,兼及咏雪与送别两个方 面。诗中描绘了典型的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 组成了一幅壮阔奇丽的万里边疆风雪图,它既 是饯别送行之背景,又是作者抒情之寄托。以 写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雪景,作者真 挚而复杂的感情——对边塞奇异风光的赞叹, 对灿烂春光的憧憬,对别友之惆怅,对故乡之 思念,全部寄托在这壮丽的雪景中了。
诗词曲五首
老阿姨的精美PPT
1 十五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征
目 录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南乡子·
CONTENTS
4 过零丁洋
潼关怀古 5 山坡羊·
01
十五从军征
解题:
《十五从军征》诗题是后人所加。 “十五”点明从军时间之早,暗示封 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有点明主题的作用。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是一本书,现存汉乐府 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汉乐 府民歌大多是叙事诗,这些诗真实地表 达了人民的喜怒哀乐。有的反映了劳动 人民的穷困生活;有的揭露了战争给人 民带来的痛苦;有的表现了反对封建婚 姻、追求美好爱情的愿望;有的揭露了 贵族的腐朽生活和社会的黑暗。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 “乐府双璧”。
满,同时也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04
过零丁洋
解题:
《过零丁洋》“过”是路过、经过的意 思。零丁洋即“伶仃洋”,在今广东珠江 口外。诗人被元军所俘虏,曾路过此地, 写下此诗。
作者简介:
文天祥,原名云孙,字 宋瑞,又字履善,号文 山。吉州庐陵人。南宋 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 诗人,文天祥创作了大 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 有《文山先生全集》。 其中有《过零丁洋》 《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 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 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dōu móu
文白对译 何处望神州①?满眼风 光北固楼。千古兴亡②多 重点词语: 少事,悠悠③,不尽长江 ①神州:中原地 滚滚流。 区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 ②兴亡:指国家 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 眼都是美好的风光。然而,兴衰,朝代更替 却沦陷金人之手。从古到 ③悠悠:连绵不 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 尽的样子 呢,不知道,就像长江的 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
坟墓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狗洞
众多的 样子
远远看去(那边)是你家,(如今已是)长满松柏,里面有许多坟墓
野鸡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进出,野鸡在房梁上飞来飞去
诗文理解:
“松柏冢累累”暗示老兵家人都已过世, 等待老兵的,只有家败人亡得景象。以哀景写 哀情,与下文相呼应。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 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 陵(今湖北荆州市荆州 区)人。曾两次从军边 塞,后曾官至嘉州(今 四川乐山)刺史。世称 “岑嘉州”。岑参工诗, 长于七言歌行,其边塞 诗尤多佳作。
背景介绍: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 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 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当时西北边疆一带, 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 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 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 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 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 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 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 安)而写下了此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咏雪
送别
试将此诗分成两部分,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咏 雪 诗
咏雪——瀚海雪景图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野生的谷子
野葵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井台上长着野生的葵菜
用杵臼捣去 谷物的皮壳

菜羹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拿来做饭,摘下葵叶拿来煮汤做菜羹
诗文理解:
“兔”“雉”“旅谷”“旅葵”这些处于 不同方位的动植物构成一幅悲凉的图画。这几 句诗仍然是以哀景写哀请,以悲凉的景象烘托 老兵心中的悲哀。
年少万兜鍪①,坐断② 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 敌手?曹、刘③。生子当 如孙仲谋。 [译文]当年孙权在青年时 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 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 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 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 “生子当如孙仲谋。”
重点词语 ①兜鍪头盔, 这里代指兵士
拉开
穿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将军的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冰冷得难穿上。
沙漠
纵横的样子
阴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沙漠纵横交错结成百丈坚冰,阴云阴暗,万里凝滞。
宴请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在主帅的营帐中摆酒宴请回京的人,演奏起胡琴、琵琶、吹起了羌笛
领兵将帅的 营门
拉、扯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冷清 四周 年 回想我早年历尽辛苦,遇到朝廷选拔,由科举入仕,如
代指 战争
今抗元战事渐歇已熬过四个年头。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飘絮,我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 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2、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和盖世武功。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 复失地的投降路的愤懑之情。 2、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 统一祖国。
04
中心意旨
这首词借古喻今,反衬讽刺南宋统治者的
昏庸无能、怯懦苟安。暗示了诗人对朝廷的不
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请替换文字内容,添加相关标题,修改文字
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添加相关标题,修改文字 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 直到56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 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 位老兵身处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一个 野心勃勃、好大喜功的人,年年对匈奴 发起战争,于是,文中的主人公就“十 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一会儿
同“贻”,送给
羹饭一时热,不知贻阿谁
菜羹和饭一会儿都做熟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出门向东看,泪落沾我衣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我的衣服上。
诗文理解:
描写老兵出门张望与老泪纵横这一细节, 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 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 致。
返乡经历:
背景介绍:
宋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兵败被俘。 第二年元月,元军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崖山(在 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 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至崖山 后,元军首领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 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 诗以明志。
指遇到朝廷 选拔
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 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 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送 别 诗
送别——风雪送客图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这两句诗写出了边塞气候的什么特点?那个字用得好?
风狂雪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侧面描绘出边塞的寒冷。同时写出了边 塞将士生活的艰苦。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zhé sàn lán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qiú
qīn
báo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03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解题: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 有怀”是题目。有怀,是有所怀念的意思。 标题点明作词缘由。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爱国词人、军事家和政治 家。 一生积极主张抗金,终以 报国无路,忧愤而死。工于词, 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为豪放 派词人代表, 风格 热情洋溢, 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人称 “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 “苏辛”。著有《稼轩长短 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 钞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