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生理复习题
67.休克的现代概念是:组织有效灌流量积聚降低导致细胞和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损害的病理过程
68.临床最常见的休克分类方法是:按休克的原因分类
69.下列哪一类不是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原因:感染
70.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指: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71.调节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的主要因素是:血液及局部体液因素
89.参与休克早期发生发展的体液因子有: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2
90.休克早期具有代偿意义的改变是:容量血管收缩,增加回心血量、血液重新分布
91.休克患者皮肤苍白、湿冷的机理有:皮肤小血管强烈收缩、汗腺分泌增加
92.休克肺患者肺病理改变的特点是:间质性肺水肿、肺泡性肺水肿、局限性肺不张、肺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堵塞、肺泡透明膜形成
134.内源性肝性脑病的特点是:广泛性肝细胞坏死引起、血氨水平大多正常、原发病多为暴发性肝炎
135.氨中毒使脑组织能量代谢产生障碍的机制为:ATP消耗过多、a-酮戊二酸减少、NADH消耗过多、乙酰辅酶A生成不足
136.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之一是: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137.引起神前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过敏性休克
48.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基本因素有: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49.引起血浆白蛋白减少的疾病有: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肾病综合症、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饥饿
50.组织间液含量增多的原因有: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微血管通透性增高、淋巴回流受阻
158.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该磷代谢障碍表现为:血磷升高、血钙降低
144.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等渗尿的原因是:肾浓缩和稀释功能障碍
145.少尿的概念是指24小时的尿量少于:100ml
147.各种慢性肾疾病产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共同发病环节是:肾单位广泛破坏
148.慢性肾衰早期尿量变化的特点是:夜间多尿
149.急性肾衰时最危险的阶段是:少尿期
150.汞中毒可引起哪种类型的急性肾衰:肾性
151.所谓肾血流重新分布是指:皮质肾单位血流量减少,近髓质肾单位血流增加
152.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可能发生:低钾血症、氮质血症、低钠血症、脱水
153.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钠水潴留、肾降压物质减少、血浆肾素浓度增加
154.慢性肾衰病人发生酸中毒的机制是:近曲小管对K+重吸收障碍、近曲小管对Na+重吸收障碍、原尿中磷酸盐增多
118.低心输出量心力衰竭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
119.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有:发热、感染、妊娠、情绪激动、输液过多过快
120.肺淤血、肺水肿时发生呼吸困难的机制是:肺血管壁感受器受刺激、支气管粘膜肿胀、氧分压下降、肺换气功能障碍
121.严重肝功能障碍时氨清除率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尿素合成障碍
性脱水
14.决定脱水类型的因素是:细胞外
液的渗透压
15.高渗性脱水的突出表现是:口渴
16.指出不属于高渗性脱水早期表现的症状:外周循环衰竭
17.等渗性脱水最常见于:腹泻
18.低渗性脱水病人输入大量葡萄糖液可引起:水中毒
19.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部位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20.醛固酮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远曲小管上皮细胞
109.心力衰竭时血液灌流量减少最显著的器官是:肾脏
110.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的主要机制是:钙内流减少
111.心力衰竭的本质是指:心脏泵功能衰竭
112.下列哪一种疾病伴有左心室后负荷加重:高血压
113.下列哪一种疾病伴有左心室前负荷加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14.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衰的最基本机制是:心肌好氧量增加或供氧量减少
155.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低钙血症的机制是:1,25-(OH)2-D3减少、血磷升高妨碍肠道吸收钙、毒性物质是胃肠粘膜受损
156.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贫血的机制是: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甲基胍毒性作用、肠道对铁的吸收障碍、红细胞脆性增加、破坏增多
157.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产生原因是:高磷血症、1,25-(OH)2-D3减少
122.氨对脑的毒性作用主要是: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123.引起肝细胞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
124.肝性脑病的最常见诱因是:消化道出血
125.氨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主要是干扰下述哪种物质生物氧化过程:葡萄糖
126.肝性脑病的正确概念是:继发于严重肝脏疾患的精神神经综合症
127.肝功能严重障碍病人的出血倾向主要是由于:凝血因子产生减少
128.假性神经递质是指: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
129.引起内源性肝性脑病的原发病主要为:暴发性肝炎
130.引起外源性肝性脑病的原发病主要为:肝硬化
131.肝性脑病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减少的原因:高胰岛素血症所致
132.外源性肝性脑病的特点是:大都有门体分流、发病过程缓慢、多发生于慢性肝功能障碍患者
133.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有:便秘、感染、上消化道出血、不适当的蛋白饮食
63.循环性缺氧的常见原因是:心力衰竭、休克
64.CO中毒引起缺氧的主要原因是:HbO2解离速度减慢、HbCO失去携氧能力、CO使红细胞内2,3-DPG减少
65.能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因素有:贫血、碳氧血红蛋白增多、高铁血红蛋白增多
66.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缺氧类型有: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83.从纳洛酮的抗休克作用,说明下列哪一种物质在休克发病机制中其重要作用:内源性阿片肽
84.对休克患者检测补液的最佳指标是:中心静脉压
85.下列哪项不是休克时细胞损害出现的变化:线粒体呼吸酶活性增加,无氧酵解加强
86.心肌抑制因子产生的主要部位是:胰腺
87.心急抑制因子的化学本质是:活性小分子多肽
88.休克早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于:功能性肾功能衰竭
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
生、发展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2.下列哪些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
程:多器官衰竭
3.从机能代谢的角度揭示疾病本质
的科学是:病理生理学
4.对完全恢复健康的正确认识是:
病因已消除,机能代谢和结构完全恢复正常
5.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丧失
6.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肺炎
7.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疾
99.V/Q值大于0.8可见于:死腔样通气
100.2型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合并高碳酸血症)常见的病因有: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中央气道阻塞、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101.可能引起呼吸衰竭的疾病有:脑水肿、安眠药中毒、脊灰、慢性支气管炎、自发性气胸
102.下列哪项最符合心力衰竭的概念: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57.紫绀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明显增加
58.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蛀牙监狱:乏氧性缺氧
59.发生紫绀时,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的数量应:大于等于5g/dl
60.循环性缺氧的最突出特点是:血氧容量下降
61.引起呼吸明显加深加快的缺氧类型是:低张性缺氧
62.低张性缺氧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血氧容量降低
25.下列哪些情况可造成等渗性脱水:大面积烧伤、抽放大量腹水、小肠梗阻
26.低渗性脱水患者可有那些临床表现:降低、动脉血压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27.水肿是指:组织间隙或体腔液体过多
28.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重要的蛋白是:白蛋白
29.引起肝硬化腹水的因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组织晶体渗透压增高
30.所谓“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是指: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静压
51.水肿按其原因命名有: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肾性水肿
52.肝硬化患者腹水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低蛋白血症、门静脉高压、抗利尿激素增多
53.缺氧的概念是:机体氧供不足或氧利用障碍
54.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约比O2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10倍
55.对缺氧最敏感的细胞是:神经细胞
56.急性缺氧时血液中红细胞迅速增加的机制是:交感神经兴奋,库存血释放
41.对心性水肿病人的饮食原则是:适当限制钠盐饮食
42.肾性水肿首发部位:面部眼睑
43.细胞毒性脑水肿是指:脑细胞内液体含量增加
44.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发病机制是:脑内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45.肾小球肾炎其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46.最常见的脑水肿是:血管源性脑水肿
47.导致肺水肿的最直接原因是:肺静脉压升高
115.左心衰竭时出现的变化是:肺淤血水肿
116.左心衰竭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病机制是:平卧位时下肢静脉回流增加,使肺淤血和水肿加重、泡沫样痰堵塞气道、平卧位时膈肌上升肺活量显著减小、入睡后迷走神经中暑紧张性升高,支气管口径变小
117.心衰时心外的代偿方式有: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小血管收缩,维持正常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细胞线粒体增多,呼吸酶活性增强,组织利用氧能力增强、缺氧使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增加
21.对低渗性脱水的正确描述有:以丢失细胞外液为主、易发生休克、多因补液措施不当所致
22.机体内环境稳定是指细胞外液的些列哪些理化指标恒定:各种电解质含量、各种电解质比例、Ph、渗透压、容量和分布
23.高渗性脱水喊着早期尿量和比重有何变化:尿量减少、比重增加
24.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因素有:渴感的作用、醛固酮的作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77.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78.休克的下列临床表现,那一项错误:血压均下降
79.休克时血压下降的主要机理是: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
80.长期使用升压药治疗休克的弊病是:使微循环障碍加重
81.休克进展期微循环管理的特点是: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82.休克时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的主要原因是:肾上腺素增多,兴奋血管b受体